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但理解能力还不高的小小孩特别难沟通。该怎么说孩子才会心服口服听话呢?

您家中的孩子是否有叫他愈不要就偏偏要唱反调的情形呢?会摔下来很危险、东西不要乱丢、地板是湿的不要跑,孩子一定迅速跑过去、吃饭时间要孩子乖乖吃饭,孩子却又把食物吐在地上或直接把玩起来,简直快把爸爸妈妈们气坏了。

周晋逸(泰迪)治疗师提供四项重点带着爸爸妈妈们逐一来破解:

1. 孩子在吸引爸爸妈妈们的注意

尤其常见于小小孩身上,有时会观察到孩子们丢出玩具、推翻东西后笑着看向爸爸妈妈的反应,所以此时爸爸妈妈们表情与反应不要太过于激烈,若是小事情并且没有危险之虞,有时仅仅只需要看着孩子,不用大呼小叫的责备他们,否则当然容易让孩子感到混淆,觉得我如果要引起爸爸妈妈们的注意、看到有趣的反应,是否就透过上述这些方式呢?

推荐阅读:阿德勒教养学:想改正孩子的坏习惯,不能只从批评开始

2. 指令简短明确,身旁不要有太多刺激物干扰

“我再给你最后 10 秒,不收是不是,不收以后妈妈就不买了,这礼拜也不带你出去玩了”,语句太长、周边干扰物太多又再加上小小孩理解与逻辑能力尚未成熟,对于这一长串的指令也是似懂非懂的。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让指令简短明确化,爸爸妈妈们可以改成这样说:“收拾玩具啰,不然明天就不能玩”。


图片|来源

3.  孩子请“选择”,而非总是要不要

当孩子年龄稍大,接近两岁左右时,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开始会有所坚持,不喜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被限制,所以爸爸妈妈们每每问什么,一定常常迎来孩子“不要、不要”的攻势。此时就请家长们不要问孩子要不要,而是给孩子有选择(先后)的机会,例如:这三个选择都得做,让孩子选择一个先完成,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过程是自己去决定,而非一味地处于被动配合。

推荐阅读:教养心理学:孩子在知错之后,最不需要的,就是再多一次指责

4. 大人小孩一起做,保留有孩子参与的机会

孩子常常想和大人做一样的事情或模仿大人,常常会想抢着要做一些大人眼中看起来孩子自己独立做不到的事情,这时要避免双方均不愉快的方式就是爸爸妈妈们请留下“一小部分”给孩子来做帮忙,完成后再给予孩子们鼓励及肯定,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也能够做得到。与其总向孩子说“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我们可以改成明确和孩子说“可以做什么”,更能够收到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