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个阶段的任务都不同。放远目光,预知变化,并提早为了变化做准备,可以多带给你几分从容。

专访上篇:专访马来西亚创业家:“追求幸福,不代表你会一直快乐”

上一篇谈到幸福与意义、成就感有关,让生命长期创造意义,才能持续感到幸福。但是当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冲突,又该怎么办呢?

我在大学毕业时创业,一进入创业的状态后,没有太多循序渐进的学习机会,挑战与困难往往一次涌上,因此牺牲睡眠、用餐、交通等所有非“工作时间”给工作,变得理所当然。直到这样的状态维持了五年,我逐渐发现自己活得力不从心,创业的使命感与对健康的责任似乎显得相当冲突,更遑论家人、朋友、感情的兼顾。

我始终记得,当我深爱的人远从海外飞来台湾陪伴我时,我却因为工作关系决定留他一个人在家等待,那样的选择是割心的;又或者是当我每个月都赴医院就诊,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由着医疗仪器在我体内横冲直撞,那样的忍受是痛苦的。

因此当我开始再次学习“幸福”时,如何兼顾有意义的人事物成为了我首要的难题,我很期待世恩可以给我一些指引。

世恩, 30 岁的他是我生活圈中非常理性的一名创业家朋友。理工背景出身的他,毕业后没多久便创业,年纪轻轻已经成为行业里的翘楚,是 QSearch 的创办人,曾经于 2017 年入选 Forbes 亚洲区的 30 under 30 榜单。

他面对各种难题总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有一次我因为发生车祸,苦于警察说摄影机没有拍摄到当时情况,没办法提出有效的法律告诉而不知所措时,他是唯一一名朋友很明确地帮我查看了邻近路段的摄影机设置,然后提出可以倒推计算当时的红绿灯秒数、车速乃至于当时灯号的人,相当理性。除了车祸的经验,他更曾经做过无数的图表与小工具,让身边的朋友可以有效地跟到所有特价机票、找到最好的信用卡方案。对我来说,他是把理性应用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达人。

我相当好奇,对于理性思考的人来说,该如何追求幸福?面对重要的事物彼此冲突时,他又该会如何应对?

“我认为成就感就是幸福的来源。但是,我所说的成就感,并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能够循序渐进的实现自己预想的短、中、长期目标。”世恩所看见的幸福,有着清楚的时间轴线与规划,他希望他能够在不同面向的人生上,他能够好好规划行动与目标,并且让身在其中的人可以获益。因此,“平衡”成为他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面对你都在意的人事物,你是如何选择的呢?当我把时间花在工作上,我便是牺牲了陪伴伴侣或是照顾自己的时间啊!”我问道。


图片|来源

提早规划人生的下个五年目标

“你必须要认真规划生活啊。”

他告诉我,他会先考虑自己的生活作息,比如稳定自己的生活作息,在固定时间内睡觉跟起床,做到不用闹钟也有本事可以固定时间起床、固定时间吃早餐、固定时间与家人相处。由自己带动生活的节奏,这是他追求生活平衡的基本功。紧接着,会考量工作跟家人谁优先顺序比较高,谁就会往前排多一些时间。而优先顺序的排序,小至同时段不同目标的先后排序,大至不同生命阶段的追求,都是他会在情境来临以前几年开始逐步思考与规划。

延伸阅读:“只能在放弃工作和过劳加班中选择吗?”当疫情蔓延,职业妇女的处境更艰难


图片|周世恩 提供

“你是怎么知道现在应该关注家庭?还是投入工作呢?”我接着问。

他说,“我的人生有一个预期的时间表,透过观察自己,又或者观察别人的生活,我就会大略知道自己未来大概遇到哪些挑战,以及开始掌握对未来生活的想像。如果到那个时候才改变,应该就惨了,所以我都会先想好,并且逐步让自己可以从一个重心逐渐转换到其他重心上。好比,我 20 多岁时的人生重心放在工作,但是 30 岁以后便开始转为家庭,转变不是在 30 岁生日的那天,而是在 20 多岁的时候开始准备,让自己可以逐渐过渡到 30 岁的阶段。因此创业的头两年,自己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为团队留下执行的脉络,才有机会让自己在下一个人生阶段来临时能够抽身顾。”

20 多岁的年轻人要如何帮自己预想未来人生?世恩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拥有比自己年纪大的朋友或许是个方法,让我们可以透过观察他们,从而想像未来人生可能会遇见的种种问题。

世恩的经验,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梅格.洁依(Meg Jay)在《20 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书中写到的观点很相近。

梅格.洁依从她的实务谘商经验中发现, 20 多岁的年轻人普遍有强烈的不确定感,年轻人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有美好的人生,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同时,期待着过了 30 岁以后,人生可以迅速上轨道,于是,把很多选择都留到 30 岁以后才做决定,事实上, 20 多岁的年轻人就像是刚启航的飞机,在刚启航的时候改变目的地航点,只要做一点小小的调整就能抵达。但若是我们在飞行即将抵达目的地时才改变航道,便需要绕一大圈才有办法抵达。

延伸阅读:“我的人生是不是有点失败”,30 岁前容易罹患的“青年危机”

因此我们可以想像,若我们在 20 岁时不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未来阶段的规划,比如婚姻、孩子、甚至退休金,当我们真的面对 30 岁时,我们其实不只会感到茫然、卡住,更有很高的机会要在不断“失败”中找寻答案。因此,梅格强烈建议年轻人在 20 多岁时便开始规划 30 岁的人生,尽管 20 岁的我们都觉得 30 岁很遥远。

世恩对于未来人生的规划通常会想到 5 年左右,也就是当他 25 岁时,他已经开始想像并规划他的 30 岁该怎么活了。对他来说,自我实现是每天的日常。他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透过滚动式的修正跟调整,用策略逐步达成自我实现。因此他能轻松说出他未来的想像,对生活规划的策略就是从“当下此刻”到“五年后”之间的连结,比如如何渐进式地让自己从创业的第一线退居幕后,又比如渐进式地在自己未来要生活的国家安顿下来。


图片|来源

让目标冲突可以减少的技巧——沟通目标与时程

当排出不同生命目标的优先顺位后,要能真正落实平衡在人生中,则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巧——沟通。世恩说,他会尽可能把自己现在当下要做的事情让所有重要的人知道,夸张一点说是分享自己的行事历给身边的人。世恩认为,他说,要让生活产生平衡的幸福,重要的是愿意把规划的困难与想法说出口,这类的沟通会传递出你对于对方的重视,对方也可以比较同理自己的安排与困难。

当然,在沟通的过程中仍是痛苦的。难缠的问题已经在手上,却还要面临来自家人的不谅解,那样的痛苦会需要理性帮助他找出解决之道。

由于世恩是做资讯系统相关的公司,工作往往是 24/7 全年无休。一年往往只有一小段时间是自己的休假,在那段短短的休假期间,却也无法避免工作会有临时需求。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他的生活方式相当解 High。

有一次他与家人一同去公路旅行,却在旅行刚开始时,公司系统严重出错,每晚一小时处理,他就会赔上一定金额的费用。于是,他到了美国国家公园的游客中心拼命找网路,家人会争执说为什么出来玩还不能专心。面对这样的情境发生时,要跟身边的家人沟通很明确的完成时间,让家人知道这个糟糕的时刻会在什么时候结束。这样的沟通,帮助他走过好多年的创业生活,达成他较为理想的平衡生活。

延伸阅读:人生感觉很迷惘?一张图表,找到你最在乎的五个价值观

世恩教会我的幸福学问,或许可以用他说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当我看到其他人周五晚上去酒吧、去看电影、去露营,而我却在家里写程式码时,我不会感到羡慕。因为当我写 code 时也很过瘾,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幸福是提早看清楚自己的目标,每天专注在自己的长、中、短期目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