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拉丁美洲蔓延,巴拿马、秘鲁与哥伦比亚先后采取“性别隔离禁足令”,要求男性与女性必须在不同天外出,以降低每天上街民众的人数,试图阻止疫情失控。然而,这样的措施不仅无视社会少数的存在,也限制了每个人的性别展现。

自 2 月 26 日巴西出现拉丁美洲第一起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案例以来,疫情逐渐在拉美地区蔓延,截至 4 月 20 日止,秘鲁确诊人数达 16,325、智利确诊人数达 10,832、厄瓜多确诊人数达 10,128,巴西确诊人数达更破 4 万,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更为严格的管制措施,试图阻止疫情失控。除了众人熟知的“社交距离”外,4 月开始,巴拿马、秘鲁及哥伦比亚先后发布了“性别隔离禁足令”,要求男性与女性必须在不同天外出,以降低每天上街民众的人数。

不过,医疗人员、军警及在超市工作人员等不在此限。

防疫为重,也必须真实反映社会的多元面貌

巴拿马是最早开始实施性别隔离禁足令的国家,依据政府规定,女性可于每周一、三、五外出,男性可于每周二、四、六外出,周日则是全体居家日。民众出门一趟最多是 2 小时,并且只能进行食物及药品采买等必要性活动。巴拿马当局表示,这项措施“毫无疑问地让在外移动的民众人数减半”,成效良好。

秘鲁政府在数日后跟进,却产生非常不同的结果。他们发现,轮到女性可上街的日子,超市总是大排长龙,连基本的社交距离都难维持,但轮到男性外出时,街道却相对空旷许多。这样的现象反映了秘鲁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采购食物是女人的工作。不过,防疫当头,政府无暇想着扭转这不公平的现象,而是选择迅速摒弃这项高风险的措施。最后,性别隔离禁足令仅在秘鲁执行了一周。


巴拿马实施性别隔离禁足令,女性正站在超市外排队,而男性必须待在家。图片|达志提供(AP)

秘鲁的失败经验,并未动摇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长 Claudia López 的决心。作为波哥大首位女性及同性恋市长,她也支持性别隔离的禁足令。她认为,这项措施将有效降低人群接触的频率与风险,不过,有别于其他政府只考虑到“男性”与“女性”,Lopez 市长也顾及“第三性别”,因此,在这段轮流外出的时日,跨性别者可依照自己所认同的性别配合规定,而政府当局必须尊重多元性别的展现。

以性别作为隔离人民的基准,在执行上或许容易,却藏匿着种种盲点。

首先,它立基于“性别二分法”的假设上,将所有人类一分为二,忽视人民对自我的认知与认同;第二,它建立在“男性的模样”及“女性的模样”的性别刻板印象上,倘若你的穿着打扮令官方起疑,便会遭到盘查,限缩民众追求喜好的自由与对自身的想像。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忍一忍就好!”“还是以防疫为重吧!”但是,如果防疫的代价是跨性别者被消失、变性人遭受质疑与歧视,即便是男性与女性,也必须活在性别框架当中,那这个政策绝对没有我们想像的好。

延伸阅读:“我今天完好无缺的在这里说话,非常幸运”台湾是亚洲对 LGBT 最友善?看跨性别者现况

事实上,哥伦比亚的其他城市其实有不同的作法,例如以身分证字号的尾数分配外出时间,显示并不是没有其他减少外出民众的替代方案。


图片|达志提供(AP)

接触病毒的风险降低,取而代之的,却是性骚扰与性别歧视

对许多在超市上班或从事医疗工作的女性而言,性别隔离禁足令衍生了其他问题。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即便在“男性日”,她们还是必须外出,而成为街上的少数,令她们感到非常不自在。走在路上,虽然接触的人少了,却多了许多打量的眼神、轻浮的口哨声及言语调戏。

哥伦比亚记者 Laura Dulce Romero 曾在几分钟内二度遭受言语性骚扰,她说:“在这项措施下,自视甚高的男性对于挑衅我们更具信心。”性别隔离禁足令创造出的“男性日”,或许让某些男性感到更有权势,也因此更敢于向处于弱势的少数展现雄风。

Bárbara Delgado 是一名居住于巴拿马的变性人,自认为女性的她,在某个周三上午出门,前往住家附近的医疗中心担任志工。她想着,自己还没收到医疗中心应该给她的通行函,所以如果半路被盘查,她会好好解释自己是要去工作。而她也果真被拦住查问了。不过,阻碍她的,并不是她的工作,而是她的性别——警察在她的身分证上看到“男性”,而不是她宣称的“女性”。Delgado 不仅被带回警察局,在那等待令人感到羞辱的 3 小时,更必须缴交违规罚金。

在巴拿马,你必须进行完整的变性外科手术,才能改变官方证件的性别栏位。也就是说,除非 Delgado 摘除原本的男性生殖器官,并且植入女性泌尿生殖器及进行隆乳手术,否则她就只能是男性,她的穿着打扮、她的自我认同,甚至她可能经历过的其他微型手术,对政府而言都比不上防疫重要。


图片|达志提供(AP)

借镜拉美经验,我们可以创造更为性别友善的生活环境

性别隔离禁足令也许不是一项完善的防疫措施,但看清它的性别盲点,却帮助我们创造更为性别友善的生活环境。

首先,我们可以练习更谨慎地使用“性别”,尤其是避免使用我们习以为常的“性别二分法”。比方说,我们常常会在分组时说出“男生站这边、女生站那边”,或是在分配优先顺序时使用“女生先来,再换男生”,这些我们觉得很公平的方式,其实默默地歧视、边缘化了一些人。而如果我们的本意从来不是要排斥任何人,那我们就应该更努力地扩大我们的包容。

第二,我们可以更平均地分配家务工作。秘鲁出现上超市购物人潮不平均的现象,显示无论主动或被动,女性往往必须负责一家的生活起居。如果我们认同家中的每个人都同等重要,那么,每个人都该分担家务,因为没有一项工作是只有特定性别的人做得来的。随着禁足令的颁布、居家办公的机会增加,我们在家的时间拉长,毋宁是建立真正公平的家务分配的良机。

最后,我们要对自己的性别意识更有信心,尤其在危机之时,更不能掉以轻心。采行性别隔离禁足令的国家,都是希望以防疫为重,而不是想要排挤社会上的某些人,不过,当政府政策确实会对某些人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社会弱势时,防疫并非合理化政策瑕疵的藉口。

“魔鬼藏在细节里”便是在告诫我们,不要小看任何“小问题”。

例如台湾的粉红口罩事件,我们当然可以“不要那么小题大作”,但我们却选择运用整个社会的力量,告诉所有的孩子“谁都可以戴粉红色的口罩”。

延伸阅读:“他们嘲笑我带公主水壶!”当戴上粉色口罩、公主物品被歧视,家长怎么回应孩子?

同理,当我们试图告诉所有人“谁都可以做真正的自己”时,也不该是要求跨性别者、变性人、同性恋者,甚至是被认为“外表打扮不正常”的男女“忍一忍”,而是与他们站在同一阵线,要求一个更包容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