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对新婚夫妻一起来上课,当下并不觉得有太大的改变,回去后才发现彼此的相处多了满满的幸福感。我问幸福感哪里来,他们告诉我,来自于他们发现有一种工具可以解决彼此的难题。过去,虽然相爱却不知如何相处,一旦关系陷入胶着,往往就会泥足深陷,徒然消耗彼此的心力。而现在,就像找到能解决误会、化解冲突的方法……

文|赖佩霞

这几年我一直在教课,许多学员抱着各种心情踏进工作坊大门。让我最开心的,不是他们进来的模样,而是课程结束之后,他们跨出大门的神情。每个人走出去时露出的灿烂笑容,就是我莫大的成就。

曾经有对新婚夫妻一起来上课,当下并不觉得有太大的改变,回去后才发现彼此的相处多了满满的幸福感。我问幸福感哪里来,他们告诉我,来自于他们发现有一种工具可以解决彼此的难题。过去,虽然相爱却不知如何相处,一旦关系陷入胶着,往往就会泥足深陷,徒然消耗彼此的心力。而现在,就像找到能解决误会、化解冲突的方法──犹如手中多了一把尚方宝剑,心里多了一份笃定与沉着。

特别是新婚夫妻,研究显示通常等到蜜月期一过,幸福感就会开始往下掉。曾经有位心理学家说,从小妈妈就告诉他这辈子只要做好这三件事:赚钱、结婚、生小孩,人生从此圆满。所以,他花了大半辈子针对这三件事做研究:有钱、结婚又生子之后,这样的人生是不是真的可以带来幸福快乐?

幸福感不是来自“结婚”本身,是要靠维持,而维持,就得靠沟通。

研究结果很有趣。他发现在亲密关系里,幸福的最高峰是在婚后的蜜月期,之后就会开始一路往下滑,而下一个高峰竟然是落在离婚后的那一段日子。他再深入研究后发现,幸福感不是来自“结婚”本身,幸福感是要靠维持,而维持,就得靠沟通。如果没有学习良好的沟通,幸福就会摆荡到低点。也就是说,除非你的结婚对象是一个愿意跟你交心的好朋友,两人持续经营友好的关系,否则,幸福很难维持,而我们也都知道,友情的维系,当然要靠彼此之间健康、友善的互动。


图片|来源

我还看过一则有趣的故事。有一个专门研究夫妻关系的心理学家,太太生小孩之后,连续喂了十一个月的母乳,照顾婴儿的压力让两人忙到连觉都睡不好。终于等到断奶那天,他跟太太把孩子交给丈母娘照顾,两人放自己一天假,到最高档的饭店住一晚,希望能让两人好好睡上一觉。

这位心理学家来自一个中产阶级的普通家庭,而太太则从小就家境富裕。当两人来到高级饭店准备入住时,他看到身旁的妻子就跟饭店大厅里的其他人一样,穿着体面、有格调,反观自己的穿着却显得寒酸,这让他感到相当自卑,于是躲在一旁角落,让太太一个人到柜台办理入住手续。

孰料到了半夜两人就寝没多久,饭店警报器突然大响,他心想:“不会吧?我只想好好来这里睡一觉,竟然发生这种事!”接着又想:“天呀!等会出去,每个人的穿着一定都像先前一样得体,而我除了一身的破T恤、短裤,其他什么也没带。”于是,他也懒得换上自己的衣服,而是干脆套上衣橱里的睡袍,就赶紧跟妻子跑到饭店大厅。

结果他发现,大家都跟他一样──穿着饭店睡袍。

那一刻,他突然有非常深的理解跟顿悟:原来,平常每天人们衣冠楚楚地走在街上,回到家跟家人相处的时候,私底下其实都一个样儿。

我们会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戴上面具,表现出美好的一面,然后将最真实、不怎么美好、甚至有点不堪的一面,留给身边的家人。我们在家里,无论是语言或行为举止,都不太修饰。我们喜欢随兴不受拘束的舒适,喜欢放松下来的自在,却没有想到必须忍受不修边幅的人,就是与自己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亲人。

在夫妻相处上,不加修饰的语言与行为常常会诱发彼此的弱点,久而久之,弱点不再只是弱点,而是演变成恶化夫妻关系的元凶。别看有些在外面展现出高度修养,或在职场上表现优异的人,其实很多人都把在职场上累积的压抑和压力,统统带回家里爆发。

记得有位学员曾说过一个故事。她在医学院授课,先生是一名医师,夫妻俩就住在医师宿舍。在宿舍里,她常常听到有个男人极度歇斯底里的咆哮、嘶吼,听得出来是在指责太太跟孩子:“怎么笨得跟猪一样,我跟你讲过多少次了……你为什么都听不懂?”私底下,左邻右舍都很替这家的妻小抱不平──有这么严重吗?这个男人干嘛要骂得那么难听?是不是该看看精神科了?

有一天,她走在医院的长廊上,突然听到有人在说话,她心想,这熟悉的声音不就是经常咆哮与嘶吼的那个邻居吗?猛然转头一看,竟是一位外表斯文有礼的医生。好奇心驱使下,她问了旁边同事关于这个医生的背景。原本她以为,平常动辄痛骂妻小的男人,应该是个脾气暴躁、在同事之间风评不会太好的家伙,但对方的回答却让她目瞪口呆。

“他是一位名医,待人很好,对病人也非常有耐心。”这一刻她才惊讶的发现,原来这位在家中时常情绪大暴走、像颗不定时情绪炸弹的男人,在职场上却是另一副模样,竟然是一位以和善待人而闻名的好医生,而且大家都听过他的好声望。

要用心打造并维持友善关系的对象,不该只是家庭之外的人,其实家中的亲人更需要重视,因为他们才是帮助我们建构幸福人生的关键人物。

卢森堡博士将非暴力沟通推展到联合国,也亲自到中东国家去调解各方歧见,让大人小孩都能运用这套公式,开启族群跟族群的对话。在我来看,非暴力沟通的练习更应该从每个人的家里做起,尤其是我们最亲密的人生伴侣。如果家中还有子女,那就更需要好好学习,为儿女立下好榜样。

许多研究都指出,拥有良好的关系是长寿的重要因子。如果我们跟孩子、家人、工作以及社会,都能保持友好的互动关系,对我们的健康将有正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