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有自闭儿的家长们,你想知道的孩子发展阶段,以及亲身经历者可以给你的一些建议。

文|孙中光

星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和健康的孩子一样,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从早疗时期、求学时期和高中毕业后,孩子们与家长都必须面临许多的抉择与难题,而环境上的改变,更会让星儿们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造成他们在情绪与行为上强烈的起伏变化,也形成他们与周遭环境和这个社会间的一座“高墙”。

墙内的人走不出来,或者说根本无法走出来,而墙外的人因为不了解而更加排斥与抗拒,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难解的恶性循环。星儿和他们的家长们,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身心各方面都遭受极大的压力与磨难。

自闭儿三部曲

我时常说,自闭儿有三部曲:早疗时期、求学时期、高中毕业后。

一、早疗时期(就医阶段)

这是家有自闭儿的父母们最辛苦的时期,因为每个地区的资源不同,都会区的孩子通常会比较早被筛检出来,偏乡地区的父母或者是隔代教养的长辈,则由于本身观念不够,对于讯息掌握较为不足,所以孩子往往会在年龄很大时才被发现是自闭症。

在孩子确诊前后的那段期间,家长们一方面要带着孩子四处求诊看医生,另一方面,夫妻之间彼此对于孩子在医疗、养育,以及教育方面的沟通与磨合,也很容易产生磨擦与争执。家庭工作两头烧,对于夫妻俩承受压力的抗压性,是种很大的考验。有部分家长也会变相的将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一种负面的刺激。

不仅如此,彼此还要承受来自于双方家长、家族亲友,公司主管与同事,以及生活周遭环境的各种质疑眼光与压力,有的家庭甚至还会彼此质疑是对方的家族遗传因子所导致。像我自己就曾经面对家中长辈的不了解,认为我们夫妻“不会教孩子”才导致孩子变成这样的。

一旦确诊后,也要带着孩子去上各种早疗的课程和治疗,对于父母们来说,时间经常不够用,而且也会因为对于自闭症的认知不同,对孩子的复健或痊愈,产生不同的期望与落差。

二、求学时期(就学阶段)

等到小孩子正式上小学之后,随着年纪增长,待在学校的时间也愈来愈长。因为父母好不容易可以暂时松一口气,好好休息了,所以有的家长会倾向于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和老师。

即使孩子经过早疗阶段,经由各种复健或是治疗产生改变和进步,但是真正进入学校就读后,仍会面临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各种适应难题有待解决。高功能的孩子或许“社会化”较为成功,可以“假装”成正常人,但事实上很多孩子往往因为面临环境的转变,而且接触到全新的人事物,多半都会需要一点时间来重新适应。

在求学阶段中,孩子一路从小学、国中,到升上高中或高职,都有学校老师照顾和同学围绕在身边,又有不同时期的课业目标要学习,父母亲往往也很容易在这段时期因为彻底放松,忘记了之前带孩子的种种辛苦经历。

事实上,家长仍然需要和学校老师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状况,唯有学校和家庭之间互相配合,才能提早因应孩子的适应问题与情绪上的变化。

三、高中毕业后(就业阶段)

当他们成长到十八岁,即将走出校园大门之际,父母们才猛然发现:孩子高中毕业离开校园以后,将何去何从?父母们放松后却忘记去思考与规画孩子未来的出路,孩子离开学校之后怎么办?社会上会有公司行号愿意接受他们吗?

大多数的星儿们,如果能够具备生活自理的能力,对于父母或是身旁照顾的人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至于能否进入小作坊工作,并且顺利留下来,也会因为每个孩子自身条件和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有所不同,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机会的。

绝大多数的孩子不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在家由父母亲全职照顾,二是如果父母亲年纪大了或是没有余力,只好选择送到机构安置。


图片|来源

十年的顿悟

十年前,我带着阿策去高雄长庚医院进行疗育,接触到资源较好的环境之后,我逐渐燃起了一线希望,心中默默期盼着:说不定,我家的孩子有可能会是个“奇迹”,总有一天他会好起来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也渐渐的了解到一个不争的事实:自闭症只能改善,不可能完全痊愈。

当阿策终于到了要上国小一年级的年纪,其实我心里一直感到很挣扎,究竟要让他读普通学校的普通班和抽离资源班,还是要让他去念对他会比较有帮助的特教学校?

两相权衡比较之下,我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以他的能力恐怕无法进入普通班和资源班就读,当时刚好国立台东大学附属特殊教育学校第一届国小部正在招生中,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特教学校,交给专业是我唯一能做的。因为他们必须要有“被照顾能力”,当孩子的被照顾能力越好,将来照顾他们的人也比较轻松,就能获得较高品质的照顾。

早疗不能说没有效果,但也不能完全寄望于早疗课程上,在孩子早疗的这一部分我尽全力做了,但还是会受限于自闭症本身症状的特质与情绪性行为。

以现行的法令规定,特教班的师生比是一比五,也就说是国中以上满员十五个学生,需配置三位老师,国小满员十个学生,需配置二位老师与一位助理人员。一般学校的资源班则是将特殊生集中在一起上课,但碍于法令与现实环境的情况,“巡辅老师”们有时需要支援偏乡或是其他学校,课堂上往往只剩下一位老师。

相比之下,特教学校有专门的师资与足够的人力,而且专业度够,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规画也非常生活化,侧重在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比方说有时会带孩子到卖场去进行校外教学,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运用金钱买东西。

或许六岁前的早疗资源,在软硬体各方面,台东远不如台北和高雄。但是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在特教学校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与协助,台东特教学校可说具有非常专业且完整的团队。

因此,对于我的孩子来说,选择集中式特教班反而能得到更多的照顾与帮助,学习的环境也来得更适合。

我听过不少父母因为担心孩子上特教学校容易被“贴标签”,必须承受周遭的眼光,所以选择一般学校的资源班,可是也要考量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应变能力,是否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并且融入同侪团体中,和同学产生良好的互动与建立人际关系,否则,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可能也会是另一种压力。

东特的高中的教学方向,主要会以孩子未来比较有可能接触进入的产业,做一些相关行业的就业辅导规画。比方说,会针对电脑、烘焙、客房整理︙︙这类比较不会有过多人际互动的工作内容为主,让孩子尽可能在毕业前,具备各种专业能力,至少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可以靠自己维持基本的生活。

试想:这些孩子踏入社会后,到底有多少企业和公司行号可以接纳他们?一般老板会接受一位坚持度如此高的员工吗?他们与同事间会不会有相处上的问题,甚至产生摩擦冲突呢?

事实上,他们真的很难进入一般职场,至少我所接触到的成年孩子大部分都宅在家里,这种情形我们只能接受,并设法为孩子的未来及早做规画。

另一方面,小孩毕业后待在家里,失去原有的规律生活,对他们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他们有很多事情都不会做,或者因为他们本身的“固着性”,只会执着于他们自己想做的事。

每天只能和父母待在家里,朝夕相处的时间一久,多少也是会和父母发生磨擦,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暴力冲突,加上与外界的联系和互动变少,孩子本身甚至会有“退化”的情况产生。所以,这也是我之所以要成立“台湾自闭儿家庭关怀协会”的主要原因。

孩子出了校园之后,的确将是家长们最沉重的甜蜜负担,因为没有学校可去了,有些人甚至连小作所都进不去,这群孩子将何去何从呢?各位家长必须勇敢的去面对、去思考,这是家长们最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