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这部电影不是部“母”力全开的电影,光是题材和玛姬葛伦霍、薇拉戴维丝便足以叫我冲进电影院了。

 

如果,不能让一切变好,那至少维持现状吧!

如果,这一切糟到谷底,那么我要改变现况!

试问,这两者之间,谁对?谁错?

 

瑕不掩瑜。若以纯电影角度而言,这是我对《永不放弃》所下的注解。继“野兽情人”后,导演丹尼尔巴尔兹总算挑对好剧本。我相信《永不放弃》本身是个相当好发挥的题材,电影中亦得以看出丹尼尔巴尔兹动用不少资源,充份清楚地交代并架构起电影结构,使得《永不放弃》看来立体生动。或许由于题材架构过于庞大,电影节奏衔接转折上略显生硬,电影后半段有几处剧情予人一种突遭乱流的颠跛感,不过电影整体看来仍然优秀出色。

 

 

 

 

我试着从不同角度思考,《永不放弃》并不能让我感到丹尼尔巴尔兹长足进度,虽然改编真人真事并非易事,不过某种层面上却是相对省力气的事情。除却故事本身题才相当引人,玛姬葛伦霍、薇拉戴维丝、荷莉杭特等人出色演技诠译绝对功不可没。然,若今日故事题材演员不变,将丹色尔巴尔兹替换为其他名导,《永不放弃》是否仍能让我爱不释手?

 

我的答案是“不会”。我甚至对我所思索出的结论感到惊奇,我认为丹尼尔巴尔兹手中的《永不放弃》是浓度最为恰当的版本,今天若交由其他名导手执导筒,或许有可能过于热血励志,抑或令人因无奈哀伤的氛围,进而偏离《永不放弃》原来应有的味道。这年头拍励志片不难,难得的是励志片拍好而不浮滥,单就这点我便愿以予《永不放弃》热烈掌声。

 

犹记得薇拉戴维丝在“姐妹”里的台词“I`m kind, I`m smart, I am ... IMPORTENT !!!”,一如《永不放弃》里另一句“Dare read, write, speak...... Dare to think !”,这两句强调自我认知的台词,狠狠地敲击着我心房。我想这是我无法不喜欢玛姬葛伦霍在《永不放弃》里每一次灿烂笑容,和薇拉戴维丝每一滴悲伤眼泪的原因。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你,这世界也不会相信你,甚至有可能你也不会相信你自己,但若连你也无法相信自己,你的人生将止步于此。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对庞大无情的体制感到绝望?体制磨耗一个人的热情与灵魂是如此迅速,把你变成一个顺服体制怨天尤人的混蛋甚至不需要用超过你从幼稚园毕业的时间。体制使人僵化,从里到外的,同化再扩散。各种媒体或是言论平台更常洗脑我们,让我们阿Q地学会“若我们不能改变环境,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这样的价值观没有不好。但在相对安全的价值观保护下,灵魂随着体制侵蚀腐败,改变之于我们,竟成为一种梦想。

 

但真实人生中,还是有人改变了,有人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地单挑了体制。因为爱,也因为她敢。我深信过程必定有如站在拳击擂台上遭人一次次痛击,却仍得再度摇摇晃晃地爬起。这是场没有对错的战争,却有着绝对悬殊的强弱之分。《永不放弃》写实描绘出当前体制崩坏,人为求安身立命,既渴望救赎,却又害怕改变的矛盾现况。而欲改变的一方出现时,却成为了相对弱势,这是场太艰难的战役,你所面对的不止是生锈斑驳的腐败体制,以及来自各方害怕改变种种阻力磨难,甚至最大的敌人,可能是你自己的无奈心酸。

 

 

 

 

写到这里,我仍会想起《永不放弃》中玛姬葛伦霍无视困难的气魄,与薇拉戴维丝终于肯为失序人生奋战一次的苏醒勇气。这是个矛盾的年代,我们需要面对的敌人过于强大,大多数人都败下阵来,我们在反覆失败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现实中的磨难是我们最惯用的藉口理由。但你知道吗?就像饰演女儿的Emily Alyn Lind在片尾所说的“希望”,《永不放弃》告诉我的不是人生大道理,只是一份单纯的“希望”。

 

活在底层的人最急欲改变,不论是生活上的,或是人生谷底的,即使是占大多数身处体制之中的人也同样希望改变。前车之鉴太多,这场战争中你的对手们没有人认为自已足以创造奇迹,所以只能等待,最后沉没腐败。却忘记了,其实奇迹只是你真心地希望成就一件事情,只要你敢。
《永不放弃》是部连预告片都能让你回想勇气的精采电影,若你正想要改变,去看看吧!

 

如果连这个世界也不会相信你,请你一定要记得,至少相信你自己。Do it !! If You Want.

 

 

 

 

梦想只差一步

〉〉《找到想做的事,拥有无悔人生》命运之星在你内心闪烁

〉〉转个念头,你也可以变成人生胜利组

〉〉坚持下去,成功会来找你

 

 

本文转载自 乔小夫。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