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自我批评的声音,它会在自己有过失或不足时,跑出来斥责你、贬低你。而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习惯自我批评,其实与童年记忆十分相关?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自我批评的声音,它会在自己有过失或不足时,跑出来斥责你、贬低你。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Dr. Matthew Mckay 认为,自我批评是在童年由父母植入的。父母会根据自己心中善恶好坏的标准来教育孩子——孩子行为得当,就会赢得父母的拥抱和赞扬;孩子行为错误,孩子就会挨批受罚,而父母的这些惩罚行为被称为“禁止姿态”(forbidding gestures)。于是,那些父母的惩罚声音一直跟着孩子长大,成为了自我批评之声。


图片|POPA Channel 提供

如果父母早年的禁止姿态相对温和,孩子成年后仍能保持高自尊,不会太常斥责自己;但如果童年时遭受到的禁止姿态很强烈,孩子成年后只要有机会就会向自己开火,并因此感到痛苦和自卑。

推荐阅读:给他一个拥抱吧!孩子遇到困难,父母不需要想办法解决

父母可以从以下五大方面,去认识和检视自己的“禁止姿态”。


图片|POPA Channel 提供

一、父母习惯将孩子的品味、个人需求、安全感等等,与道德挂钩吗?

某些父母喜欢家里清清静静,他们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嘈吵是错的事——“你真的很吵很曳”;有些家庭则会将“考低分”看成是一种罪恶;也有些父母见到孩子打扮得时髦出格一点,便说他“学坏了”。

但这些判断其实跟孩子的年龄、性格或他周围的文化有关,涉及父母或孩子自己的品味、喜好,亦可能只是孩子暂时还未有能力控制某些行为。

正如要家里清静,只是父母的个人喜好,而且孩子也可能未够成熟去控制自己发出声音的冲动,父母却让孩子感到自己是不道德的(morally wrong),是做错事。这些一点一滴累积下来,容易形成孩子自我肯定的问题。

指责不能把外向的孩子变得文静,或把笨拙的孩子变得优雅,但会深深挫伤孩子,成为孩子自尊不足的泉源。

二、父母有多混淆孩子的行为和其本质?

当孩子做错事时,很多时,父母并不是向孩子表示他的行为不可接受,而是告诉孩子他这个人不可接受。

举例来说,两个同样在街上乱跑乱窜的孩子,一个受到家长警告,另一个则被父母骂作“衰仔(坏孩子)”。被叫作“坏孩子”的孩子所接收到的资讯,是“我很差劲”。

这点父母也要先明白,行为跟本质分别。

乱跑这行为有机会撞到别人,因此父母想要叫停,但这跟孩子本身是否“坏孩子”是两码子的事。当父母把两者混为一谈,孩子无法区分自己的行为与本质,那么他长大后,也一样不仅指责自己的行为,还会人身攻击自己——“我很没用”、“我总是那么笨”。

相反,如果家长不把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本质混为一谈,就能培养出自我感觉较好的孩子,孩子的内心声音会更加温柔,不会因为某件事做得不够好而全盘否定自己。

三、“禁止姿态”的频率有多频繁?

你每天批评孩子几次?每周呢?每月呢?

家长传递负面资讯的频率对孩子早期形成自我价值有很大影响。孩子不会因为挨一两次批评就认为自己不行。但如果“笨”、“懒”、“自私”这样的话语,被父母成天挂在嘴边,重复多次后就会被孩子当成真理。孩子会把这些批评内化到心里,认为自己就跟父母说的一样——懒、笨和自私。

四、“禁止姿态”有多一致?

每个家庭都会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某些说话与行为可以接受,某些则不可以。

如果父母的反应常常前后不一致——有时会因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大发雷霆,有时却又对同一行为置若罔闻。这种随意的抨击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并产生莫名的负罪感。他们觉得自己做错了,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准则,因此无从知晓问题出在哪里。

最终他们会得出结论:“问题不在于我做了什么(同样一件事,有时可以,有时却不行),而在于我本身,真正有问题的是我。”他们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自己能够正确行事丧失信心。

推荐阅读:给新手爸妈:成为父母,你不必失去自我

五、父母有多常将“禁止姿态”与自己的怒火或威胁捆绑在一起?

当然,这并不是指父母不可以批评孩子,而且孩子也不一定像我们所想的脆弱。

但家长要留意的是,批评孩子时,会不会同时展示出愤怒,或威胁要收回对孩子的爱?若有的话,那批评的威力就巨大无比,很可能会超出孩子能承受的范围了。

因为这些愤怒和威胁会给予孩子一个讯息:“你很坏,所以我不理你了。”而失去父母的爱往往是孩子最恐惧的事。那些失控的语言和厌恶的神情,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以至于孩子在成年以后,这些印记仍会以别的面貌再现,继续打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