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冰雪奇缘!你有想过电影中的门、手套有什么意义吗?带你从电影小巧思看角色背后的心理变化。


图片|《冰雪奇缘》剧照

我们从《冰雪奇缘 I》的几首知名曲目中,看到极频繁出现的“开门/关门”,在剧中扮演关键的隐喻媒介,隐喻两位主角 Elsa 和 Anna 怎么处理姊妹间“心门”该开还关的问题。

在这篇,我们将延续这个观察,从电影的画面元素中,看无所不在的“门”的隐喻,还有其他《冰雪奇缘 I》在视觉设计上着墨的象征巧思。(我非常赞叹制作团队这么细致地去设计视觉元素,甚至不少续集中才明着使用的元素,都已在第一集中先埋梗、呈现了)

我们将分成“剧中场景元素”和“人物造型元素”两部分来解析。

剧中场景


图片|《冰雪奇缘》剧照

如同上一篇所提过的,在《冰雪奇缘 I》当中,角色们开开关关门的次数超过 30 次。而这些开门、关门的动作,跟角色的内心状态和任务密切相关。

“门”在故事中象征着“封闭、隔离内心感受”,是进入内心世界的入口管制。

Anna 跟门的关系有两种:“试着敲开别人的门”跟“被别人拒于门外或丢出来”。

除了她从小到大一直敲姊姊 Elsa 的门但都被拒绝之外,Anna 还被丢出/遗弃在门外两次过:

  1. 到访 Elsa 的冰宫却激怒 Elsa,而被守卫“棉花糖”丢出冰宫
  2. 回到王宫向 Hans 索取真爱之吻,却被露出真面目的 Hans 拒绝后,关门遗留在冰冷的房间内等死

两个 Anna 最想进入对方内心的人(姊姊与男友),都把她关在外面,所以严格来说 Anna 的目的从未达到过。最后 Anna 和 Olaf 走出王宫救了姊姊,并不是开门走出去的,而是 Olaf“打破窗户”带 Anna 跳出去的。

这暗示Anna要解决问题,没办法用“常理”的方法,比方说跟Elsa沟通、讲道理,这她之前试过(Elsa的冰宫曾经对Anna开门过)但失败了;她需要靠“破坏性的行为”来达成,也就是剧末Anna为了帮姊姊挡剑,而牺牲自己可能得救的机会,用自己的命换姊姊一命,这是“情感”的解答,也是“心”的解答。

记得山精爷爷曾说的话吗?“脑被冰封还有救,因为脑是能够被说服的,但心没有办法,心一旦被冰冻,需要用真爱的举动才有办法拯救对方”


图片|作者提供

所以(用脑的)沟通注定无效,不论是解救 Elsa 封闭的内心,还是 Anna 实质上被冰冻的心,姊妹俩需要靠“用情感的具体行动”来解这个双重难题。

Elsa 跟门的关系也有两种,但和 Anna 恰恰相反:“对着别人不断关门”和“开门是为了逼迫自己或逃离他人”。

剧中一直在关门的 Elsa,只有下面几次开过门:

  1. 加冕典礼上,不得不打开王宫大门,勉强自己扮演称职的女王
  2. 在王宫受 Anna 激怒而暴走后,打开王宫大门逃出艾伦戴尔
  3. Anna 来访冰宫,冰宫自动开了门;而 Elsa 在说服 Anna 她想独自一人时,推开了冰宫阳台的门

Elsa 所有的开门都是被动的、或是抗拒跟想要逃离的状态,和“打开心门”正好相反,也就是内心所想和外在行为不一致的情况。

这暗示了,Elsa 开门是“开假的”,因此这些开门的“假动作”都对解决诅咒没有帮助,就像她以为自己逃到北山自由了,解放魔法盖了一座自己的冰宫,从此以为天下万世太平,却仍下意识地在盖完冰宫后把门甩上。

假的。(Seafood 语)

Elsa 后来被露出真面目的 Hans 关回王宫的监牢中,但因为担心妹妹,所以用冰魔法破坏了手套,并冻碎石墙,逃了出去。我们再一次看到这个非常里的“破坏性行为”才是真正解方的暗示。

想要保持优雅理性的解决情感上的恐惧与诅咒,是不可能的。

最后姐妹俩“双冰冻”的问题解决流程是:

  1. Elsa 最害怕的事情成真了,妹妹被自己失手杀掉,因而大崩溃(破坏性解方)
  2. 最坏的结果已发生,Elsa 不再恐惧(没有需要了),象征她内心的暴风雪因此停止
  3. Anna 挡下 Hans 对 Elsa 挥的剑
  4. 剑粉碎、Hans 被弹走(破坏性解方)
  5. Anna 呼出一口气,完全冻结成冰雕而死去(破坏性解方)
  6. Elsa 看到为了救她而牺牲自己生命的 Anna,再次崩溃,而且终于抱着 Anna 的身躯大哭出来(破坏性解方)

最后一步相当重要,因为这是 Elsa 第一次亲手碰触 Anna,并且流泪。眼泪是水,是温热的水。

从冰要融化成水、再加热到温热的水,需要大量的热能(情感)加温,因此泪水象征 Elsa 内在“拒绝感受自己情感的防御”被融化了,对妹妹的在乎与爱得以流动,Elsa有多痛苦、就代表她有多爱妹妹,此刻痛哭的她,内在感受与外在行为是一致的。

因为妹妹的“勇敢无惧”让姊姊终于敢“打开门”,触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恐惧,感受那份恐惧、接受恐惧化为真实的痛苦,并如实表达内心的痛苦,诅咒因而解开,Elsa也瞭解原来“爱”是调控情绪(魔法)的秘诀。

这个“流泪融化结动之心的诅咒”的设计我非常有共鸣。

我开始去心理谘商的契机,正是“碰到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怎么样都哭不出来”的问题,那时候的我的确经常有身体、四肢发冷的情况,觉得血液都流不到这些地方,非常难受,好像整个人都麻木了一样,像个活死人一般。

经过谘商,我才知道我哭不出来,是因为过去发生一些创伤事件时,为了展现自己独立坚强、有能力先解决问题的我,都选择先压抑情绪在说,所以久了之后,我的身体学会“原来妳不允许自己哭啊,那就不让妳哭啰”,而开始转而用其他生理症状来展现我的情绪痛苦,例如莫名长疹子、干呕等等。

有次我去做催眠治疗,催眠师请我讲讲那些让我难过的事情。我讲了一段时间,催眠师却打断我,问我“你为什么要笑?你明明在讲这么难过的事情,为什么要面带微笑?”。

我对此毫无自觉,因为太习惯了,我的脑子“知道”我很痛苦,但实际上我的“心”很害怕真正去感受痛苦,所以我才不让自己哭。

催眠师要我停下来,放松脸部肌肉,好好感受内心的感觉是什么,然后他说出那句咒语:“请你尽量让你的脸,如实呈现你内心的感受”。

接着我就爆哭了。这就是不再有“心门里心门外”之分,门被打破,我的感受与行为展现一致的时刻。

Anna 不能硬去撬开人家不想开的门,Elsa 不能在不愿意开门的情况下硬逼自己开门,她们都要跳出“开门或关门”的思维局限,等到时机成熟,用一种“破墙/破窗”的方式来让门内外的世界呈现一致性,那是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重大代价的,例如我的爆哭。

再讲回被边缘化的两位男主角,他们也有与“门”的互动,但都没有突破“门”的限制,因此并没有真正地完成任务。

Kristoff 其实不太想要去开门。除了去 Oken 的商店买东西开过一次门外,不管是到达 Elsa 的城堡,或是送 Anna 回艾伦戴尔王宫,他不是坐在门外等待,就是看着关上的门转身而去。

这意味着,Kristoff 还不想去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连动机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他所有“起心动念”都是由 Sven 来提示跟推动他的缘故,他把自己的感受“解离”了之后,放到一只动物身上,而动物通常象征本能。

从小跟地精长大的他,鲜少有与人相处的经验,因此也不擅长处理关系问题。他在尝试进入别人心中时缺乏同理心,例如打开了Oken商店门之后讲话很难听,最后被 Oken 丢了出去并关上大门;而当他和 Sven 窝着的谷仓门被 Anna 打开(意味着Anna试图走入他心中、跟他建立关系时),Kristoff 也感到十分的抗拒跟不悦。

Hans 跟门的关系则很有趣,他遵循着“开门之后一定好好把门关上”的模式,在电影后半段分别对两姐妹显露出他邪恶的真面目时。

首先,Hans 到牢房探望 Elsa,并对她探问解决诅咒的方式。再来,Hans 到房间探望虚弱的 Anna,注意到他有好好地关上门、拉上窗帘、捏熄烛火、浇熄炉火后,才露出贪婪本色。

“开门后一定把门关好”,暗示着 Hans 是个很懂得好好隐藏自己内在真面目的家伙,门的操控权都在他手上,他想开门时没人可以阻挡(强行进入Elsa跟Anna内在的脆弱面)、他想关门时没有人可以进来(展现邪恶面时外人看不见),是个深谙如何使用门的高手,却也是因为太擅长使用门,而被门给困住的人。

在最后篡位失败、阴谋被揭露后,Hans 被关进船上的牢房,原路遣返回国,这是他第一次被别人关门(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请注意他的“头”被水桶遮盖住了,意味着他“用脑发想的谋略”再也不管用。

手套

既然讲到 Hans 的假面具跟真面目,那就一定要谈剧中另一个很重要的象征物:“手套”。

手套在剧中象征“隐藏、压抑真实自我”的防护罩,如同面具的功能。


图片|作者提供

大部分观众都明显会注意到“穿脱手套很关键”的角色是 Elsa 和 Hans。

Elsa 小时候魔法失控,爸爸就给她戴上手套,告诉她“手套对你有帮助”。之后加冕典礼上,Elsa 受封为女王时要执权杖跟主权之球时,教皇要她脱掉手套,因此她的冰魔法稍微泄露了出来。

而在舞会上跟 Anna 起冲突后,Elsa 一只手套被妹妹扯掉,使她的魔法完全暴露;最后 Elsa 逃向北山,在唱《Let It Go》时,最先脱掉的就是剩下的那只手套,开始展现她的魔法。

手套对 Elsa 来说就是压抑、控制她以生俱来的魔法与能力,因此在后来被 Hans 抓回王宫后,Hans 对 Elsa 的处置方式,就是用拴住铁炼的金属手套将 Elsa 整双手封起来。

Hans 几乎从头到尾都戴着手套,展现出温柔、正直的气质,直到剧末他走进虚弱的 Anna 所待的房间,Anna 等待他给她一个真爱之吻时,Hans 做了下列这些动作:

  1. 几乎要吻下去
  2. 嘎然而止,告诉 Anna“如果这世上真的有人爱你就好了”
  3. 走到窗边,看了一下窗户反射自己的倒影(记得 Elsa 在伤害 Anna 前也这样做过吗?)
  4. 拉上窗帘(等同于关门)
  5. 脱下右手手套,一边告诉濒死的 Anna 他的心机真相 
  6. 用没戴手套的手捏熄烛火
  7. 拿水浇熄炉火,让 Anna 留在寒冷中
  8. 用没戴手套的手托住 Anna 的脸,威胁她
  9. 带回手套
  10. 开门出房间,关门,锁门

我们可以看到手套在 Hans 上的功能,就是“面具”。在牌卡占卜工作者常用的“浪漫天使神谕卡”中,下面这张“欺骗”(Deception)卡的牌面,就是几个戴着面具的人。


浪漫天使神谕卡:欺骗。图片|Pintrest 

我们常说的人格(Persona)也是,这个由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描述如下(引用自维基百科):

荣格将一个人的人格比喻为面具,功能是使人能够演绎各种性格,通常是符合社会期待的一面,给予他人一个好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

另一方面,人格面具也作为隐藏真实自我。

人格面具对于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来说是必需的,它使我们能够与各式各样的人们交际,即使对方是令人厌恶的。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会带上不同的人格面具,例如,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戴的是一幅面具,与朋友相处的时候戴的是另一幅面具。

Hans 的手套、Elsa 的手套,都是他们为了“符合社会期待而表现出的那一面”而戴上的。

这两个压抑的角色戴手套不稀奇,但如果我们仔细看,会发现其实看似真诚直率的 Anna 和 Kristoff 在冒险途中,也都戴着手套。(而且 Anna 的手套颜色还跟 Elsa 一样,都是湖水绿)

Anna 和 Kristoff 压抑跟隐藏的是什么呢?

Anna 的手套一直到剧末她身体虚弱地被抱回王宫后才脱掉,接着她就见到Hans的真面目,这意味着,Anna 其实一直逃避去面对“看见真实的对方”这件事,一直活在自己对 Hans 一厢情愿的幻想中,因为太过渴望爱,无法承认自己实际上就是没人爱的事实。

是否觉得 Anna 的状况很耳熟?如果你身边有某些朋友,明明大家看他们就是清楚他们碰上“渣”男女,当事人却始终帮对方找藉口,死也不离开对方,那他们可能就是戴上了 Anna 的逃避手套。

而 Kristoff 的手套从开始冒险、到剧末 Elsa 解除魔法时都没有脱掉,一直到最后的最后 Anna 送他一台新雪橇、Kristoff 结结巴巴想要跟 Anna 示爱时,他才是没有戴手套的状态。

Kristoff 隐藏的,是他对别人投入感情、在意他人、喜欢他人的心情,包括对 Anna 的放心不下、在意、被她牵动着的心情,在 Kristoff 戴着手套时,始终都是由 Sven 来代为表达他内心对Anna真正的想法跟感受。

也就是说,剧中四个主角或多或少都有自己逃避面对或是压抑的真实面,因此他们都有需要戴手套的时候,而成长的任务,就是学着怎么脱掉手套。

悬崖

剧中一个常出现的场景元素是“悬崖”。

悬崖的象征很直观,“生命的穷途末路、走投无路、困境、危险、极端”。在《冰雪奇缘 I》中,悬崖出现在下面这些场景:

  • Elsa 和 Anna 小时候在房间堆雪玩,Elsa 造出好几个高耸雪堆(悬崖)给 Anna 跳跃着玩
  • Elsa 显露魔法后逃到北山上,在悬崖峭壁上盖了冰宫
  • Anna 出发寻找 Elsa,并和 Kristoff 碰上狼群围捕,被逼到悬崖边
  • Anna 和 Kristoff 被 Elsa 创造的冰宫守卫“棉花糖”追赶到悬崖边

第一集里大部分处理“该怎么面对悬崖”的课题的人是 Anna:她儿时“掉下”过悬崖(Elsa 造的冰堆)然后昏迷,她逃离狼群时“飞越”悬崖,她被棉花糖追赶时“跳下”悬崖,总之,都不是用走的。

飞越可能象征“走一条不可逆、不可回头的路”、跳下可能象征“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然舍弃、将生命交给运气决定”,但都不是一个“线性、合理、符合逻辑”的低风险选项,而是某种“巨大的、直觉地改变”,或是“意料之外的不得不”。

这种福至心灵的改变或成长,通常在人生中,都不是我们努力想要学习跟克服就会发生,而是生命逼着我们走到临界点、自己的极限时,非得突破不可、否则就活不下去的情况;所以这种成长注定不舒服甚至痛苦,而且往往在我们的计画跟预期之外。

我记得在看冯・法兰兹(荣格的传人之一,专门研究童话分析)的书时,她讲过一句乍听很可怕却很真实的话:“如果你不成长,成长就会反过来杀死你!”

的确,人是很懒惰又很胆小的,如果不够痛苦,就缺乏改变的充分动机啊!

Anna 的勇敢在于她“信任”命运,并谦卑地把一切交由命运带领她,每一次碰到悬崖,就跳吧。

Anna 的特质,可以对应到塔罗牌中的“愚人”牌。仔细看牌面,你会发现愚人带着一个小包袱和一只小白狗,来到悬崖边上,背景则有着高耸的雪山群,是不是跟 Anna 的故事中的状态非常相似呢?

愚人牌的牌义如下(节录引用自mytarotdiary):

愚人象征旅程的开始,现在一般人都习惯将它放在第一张。另外,愚人本身可以当作空白牌来使用,它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正如同它的编号0,愚人可以是完整的圆,也可以是零──什么都没有。它可以是好也可以是坏,同时包含着两种可能

愚人是初生的婴儿,像动物一样凭着本能行事,俗话说“初生之犊不畏虎”,愚人就是这样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因此愚人牌可以表示旅行,特别是漫无目的、未经详细计画的旅行。愚人到达悬崖末端后,将跳进一个未知的环境,所以也代表大胆的行动

这辈子从未出过城堡的 Anna,就是“愚人”的天不怕地不怕,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也不害怕失去,也不被自己过去的经验给束缚住,即使Elsa这么多次拒她于千里之外,Anna 还是没被吓跑,继续尝试亲近姊姊。

悬崖的象征在《冰雪奇缘 II》中也有丰富意涵存在,而这次换姊姊Elsa与悬崖共舞,我们将在后面几篇继续讨论。

番红花

我在本篇的首图,放了一张 Olaf 嗅闻一朵紫色的花的剧照。

这可不是一朵普通的花,它是艾伦戴尔的国花——番红花(Saffron)。

番红花产自中东、地中海地区如伊朗、西班牙,是重要且珍贵的香料,我们平常看到的番红花香料是干燥的红色花蕊或黄色粉末,取自番红花的雌蕊柱头,因为量很稀少而相当昂贵。

番红花的花瓣是紫色的,如下图,就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样子:


图片|来源

除了番红花真花本人,它的图样也大量出现在艾伦戴尔王国中,因为番红花就是艾伦戴尔的国花;我们可以在艾伦戴尔国旗、Elsa 和 Anna 的衣服、王宫的墙壁上找到番红花的标志:

番红花象征着“重生”,其花语为真心、依恋、我会一直在原地等你。是不是很与《冰雪奇缘 I》的姊妹情与主角任务相呼应?

另一个有趣的事情(还是海苔熊提醒我的),是“为何长在中东地区的番红花,会成为北欧国家艾伦戴尔的国花?”,这真是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好问题,我们保留一下,留待《冰雪奇缘 II》系列文探讨。

国旗颜色

讲到番红花和艾伦戴尔的标志,我们就顺势来看一下艾伦戴尔的国旗颜色,紫色和绿色。


艾伦戴尔王国的国旗。图片|Pinterest

在色彩学中,紫色通常是贵族、王室的代表色,不论东西方皆然,因为(引用自 BeautiMode 此文):

在东方,紫色自古以来便象征尊贵、祥瑞,汉朝刘向所着《列仙传》中,就有“紫气东来”的说法;明代以后,朝廷的所在地称为“紫禁城”,也是一例。

而在西方,早在古罗马时代,紫色就已经被用来代表皇帝,原因无他,当时的紫色染料难以生产,价值甚至超过等重黄金,

自此之后,紫色在西方几乎与王室直接画上等号。

⋯⋯紫色专属于王室,加上价格昂贵,所以从古代到近代,它一直鲜少出现在衣物和纺织品上,这也就是为什么紫色很少出现于现代国旗的原因,因为必须大量印制的旗帜,使用紫色实在不符成本。


直到 19 世纪中期,随着现代化学的发展,便宜的化学染料才“意外”地被发明,让这个长久以来激发人们无限羡慕与想像的颜色,进入大众的生活之中。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艾伦戴尔是一个很有钱的王国(误)。不是啦,是指旗子上的紫色象征皇室。等等我们在分析角色造型时,请特别注意身上带有紫色元素的角色们。

而绿色很明显地,象征艾伦戴尔家族。不仅 Elsa 加冕时穿的女王服、Anna 参加舞会的礼服含有大量绿色,Anna 从小到大的各种衣服,都是以绿色为基底,绿色是其家族的代表色。

如果我们超译一下来诠释,事实上,紫色跟绿色的搭配有很重要的历史意涵在:20 世纪初,英国女性争取“妇女参政权运动”时的服装配色,正是“紫色配绿色”。


图片|《女权之声:无惧年代》海报

2015 年的电影《女权之声:无惧年代》(Suffragette)就是在讲这件事,你可以看到海报的配色为紫、绿、白,因为紫色表示尊严,白色表示纯洁,绿色象征着希望,这三个颜色便是女性平权运动的代表色。

人物造型

既然讲到服饰,那终于可以进入我最喜欢的“冰雪奇缘时尚”Part了!首先我们仍以 Elsa、Anna 姊妹俩的造型为主分析,接着再进入其他角色的造型分析。

Elsa 和 Anna 的服饰

在成年之前,Elsa 跟 Anna 的主色调其实就已经奠定了。Elsa 的主色调为“蓝色”、辅色调为“蓝绿色”;Anna 的主色调为“绿色”、辅色调为“黄褐色”。

根据《色彩暗号:关于那些人的颜色学,心理事》一书,蓝色与绿色反映的特质与状态如下:

  • 绿色:绿色处理的是“生存环境的内在课题”,也就是为了生存,一个人该选择安全还是行动的问题。绿色代表和谐、安心、自在、信任、适应力强、生命力旺盛、与大自然紧密相关。
  • 蓝色:蓝色处理的是“心理状态的内在课题”,也就是该不该表达自己内在心理状态的情感和欲望。蓝色代表压抑、抽离、理性、冷漠、孤独、严肃、少言、内敛、意志力、创造力。

我觉得这个选色还蛮符合观众对 Elsa 和 Anna 的个性认知。值得注意的是,在 Elsa 暴走事件发生前,姊妹俩的穿着有个趋势,Elsa 随着年龄增长、使用的蓝色越来越深、暗,Anna 身上的浅色区块明显比 Elsa 多,这也暗示了两个人的个性,姊姊沉重压抑、妹妹轻快开朗。

若连发色、肤色一起检视,我们可以发现 Elsa 整体色调偏冷色、而 Anna 则有清楚的暖色调在,以 Elsa 白金色的头发和 Anna 橘红色的头发对比最为清楚。

根据卡萝・杰克森(Carole Jackson)发展的“四季色彩理论”(Color Theory of Four Seasons):

  春季型 夏季型 秋季型 冬季型
温度
浓淡 浅柔 浅柔 深浓 深浓
特质 年轻、活泼、娇美、鲜嫩、朝气、开朗 沈静、温婉、飘逸、柔和、淡雅、亲切 成熟、稳重、务实、雍容、丰饶、华贵 锐利、鲜明、神秘、强烈、端庄、坚定
色彩搭配 粉嫩明亮的马卡龙色系 掺杂灰阶的莫兰迪色 温暖深沈浓郁的大地色系 饱和度高、不含灰阶的纯色

Elsa 应该是冬天型人(藏蓝、冰蓝、雪白)、Anna 应该是秋天型人(墨绿、土黄、金棕)。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文字描述看了没什么感觉,有人将四季色彩各有哪些颜色的色票列出来,秋天型和冬天型的配色如下图:


图片|30somethingurbangirl.com

你绝对不会在 Elsa 身上看到带有“黄橙棕”等暖色系,而Anna身上即使有蓝、绿色,也都不是冰冷的纯色蓝绿。

在加冕典礼上,Elsa 和 Anna 的穿着与色彩,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两人色彩一冷一暖的差异。

Elsa 身上有大片冷色调的蓝绿色、一部分的黑色,还有少量的金色(王冠、腰带)跟大片的拜占庭紫披风。

紫色我们刚才说过象征皇室、皇权,紫披风代表 Elsa 是女王;然而这个紫色却是秋天系的偏暖紫色,而不是冬天型适合的偏冷富豪紫,搭在她身上相对违和,暗示把Elsa塞在这个王位是不合的。

Anna 的洋装,上半身有和 Elsa 相同的黑色与金色搭配,还有袖子上小片的蓝绿色,却没有任何象征皇权的紫色,代表她是艾伦戴尔家族的成员,但还没有皇权。Anna 的下半身裙摆使用大量的橄榄绿、草绿,都是带有黄色调、偏暖的典型秋天型色系,暗示她的个性很温暖、接地气。

再从衣服款式来看,Elsa 的衣服有高领、长袖、手套,几乎把全身都包紧紧,只露出脸,暗示着她有多拘谨、压抑、保守;Anna 相反,无袖、露肩,让大片的肌肤裸露出来,显示她是个开放、无拘无束的人。

从头饰来看,也有一样的结构:Elsa 的皇冠如发簪,将她的头发牢牢固定住;Anna 虽然也盘发,但脑后却绑了两条丝带,具有流动性在。

而在 Elsa 华丽变身、Anna 踏上寻姊之路后,两个人的穿搭解放后,Elsa 视觉上明亮很多,压抑感不见了,但仍旧是冰冷的调性。其服装用色以

  • 水色(裙摆下半部)
  • 绿松石色(裙摆上半部到腹部,是小时候Elsa还没出意外前她的睡衣的颜色)
  • 冰蓝色(袖子)为主
  • 掺杂雪白色(胸口)

而且有大量透明、闪闪发亮的元素,身上所有象征艾伦戴尔的花卉图样跟象征皇权责任的紫色都消失,改为雪花的样式。

这个紫色,跑到妹妹 Anna 身上。因为姊姊逃走后,皇权就落到妹妹身上,所以Anna披着象征皇室的紫红色披风。

Anna 的冒险服颜色相当混杂也是有趣的观察点。这代表她与许多不同面向的事物相连结,例如象征姊姊即位时与家族连结的蓝绿色,落在 Anna 的上衣跟手套上;而象征儿时压抑的姊姊的宝蓝色,则在 Anna 的裙子出现。

除了皇权的紫色,其他 Anna 身上的颜色都是不属于她的“非秋天型”色系,这暗示了 Anna 上路找姊姊时,是没有“自我”的。她的行动中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救姊姊”:

  1. 再度挑战一直拒绝她的儿时姊姊(宝蓝色)
  2. 抓回应该回艾伦戴尔当女王的成年姊姊(蓝绿色)
  3. 姊姊不在时暂代女王的角色(紫红色)

从衣服款式来看,姊妹俩的剪裁正好与先前颠倒过来。Elsa的礼服是材质轻薄的纱跟露肩一字领,手套也拿掉了,比女王时期放松许多;但换 Anna 开始包得密不透风,高领、披风、靴子,像之前的姊姊一样只露出脸来。

当然应剧情需要,凡人 Anna 上雪山一定要穿很多。不过撇开这个常识不看,单纯从服装设计来看 Anna 的内心状态,其实她是压抑保守、又相当纠结的 — 特别是到了姊姊的冰宫前到底该敲门还是不该敲门,Anna 着实犹豫挣扎了一番。

虽然 Anna 始终在态度上表现得很开朗大方无惧,但服装却暗示了她内心其实是紧张、压力大的,对于该怎么把姊姊带回来,她没有头绪也毫无把握,并不如她外表看起来那么豁达。

题外话,我写到这边突然想到,有另一部经典动画的女主角,竟然穿了和Anna配色相当类似的服装,紫红披风、蓝裙子,而且也是个内心对于“要退缩还是要行动”感到纠结的角色:


图片|《霍尔的移动城堡》剧照

宫崎骏动画《霍尔的移动城堡》的女主角苏菲,一个外表是 19 岁少女,内心却消极淡然如 90 岁老妇的女孩,因为得罪荒野女巫而被施以诅咒,外表真的变成 90 岁的老太太。

在故事中的设定是,只有当苏菲情绪激动、对人产生情感、想要奋力做些什么的时候,她的外表才会变回19岁的少女。

最后稍微让我扯远一点,说回 Elsa 变身后的造型。她让我联想到塔罗牌中的“女祭司牌”,牌面中女祭司一身蓝白色的袍子,和 Elsa 的新礼服用色很类似。

再次引用 mytarotdiary 对女祭司牌的牌义解释:

相较于上一张魔术师纯粹阳性的力量,女祭司表现的则是纯粹阴性的力量,并且与神秘学的知识、直觉有关。她身穿代表纯洁的白色内袍,与圣母的蓝色外袍,静默端坐。胸前挂个十字架,象征阴阳平衡、与神合一。

女祭司是“处女”与“圣母”的原型,与编号三的皇后牌同属塔罗牌中的女性原型。但女祭司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处女”和“圣母”,皇后则表现世俗的母亲形象。我们可以观察到女祭司的坐姿端凝内敛,脸型与体态均属年轻女子的纤瘦貌,而皇后姿态大方,体态丰腴。

女祭司一向抱持“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相较于魔术师的光明正大与积极创造,女祭司则倾向含蓄内敛并静默无语。她外表虽无行动,但其实是走向内心,倾听直觉,得到内在的智慧。

不过从反方面来看,女祭司在占卜上有时代表直觉很强,却很少付诸行动的人,也可能太过拘谨、冷若冰霜。

我认为“女祭司”的特质如内敛、拘谨、神秘、冷淡,都蛮符合Elsa的特质,而她的处女原型也与Elsa始终自己一个人互相呼应。

《冰雪奇缘 I》出来后,许多网友敲碗希望制作团队让 Elsa 成为迪士尼第一个女同性恋者,并配给她一个女朋友。

但制作团队并没有这样做,导演之一珍妮佛・李(Jennifer Lee)再一次专访中表示,他们在设计角色时,都会带入角色的个性与经历,为角色做一次严谨的 MBTI 人格测验,“显然的,Elsa 才刚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她身上还有太多的自我困惑未解,而她并没有准备好与人建立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