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群居动物,尤其在远古时代,若不互相扶持我们将难以生存。而追求情感连结的本能,也显现在社群媒体上。

文|李品毅 Lee Ping-Yi


图片|来源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也同时拥有了被认可的需求

人类在大脑高度的发展下,拥有了在动物界独树一格的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因而使得人类需要更长的后天时间滋育大脑的发展,同时四肢的能力因脑力发挥带动的工具使用能力,相较其他动物显得羸弱。幼体出生时,完全无自主能力的状态也是在动物界中独树一格的,需要无微不至的母体呵护。

从此天性中,就可以看出人类是种社会性动物,个体需要与群体以及其他个体的连结,物质与情感的连结,才有可能顺利成长。而分析人类的各种行为,背后都可以发现一个动机:被认可。

被认可的需求源头为远离死亡

人类的行为背后,如何充满了被认可的动机呢?因为被认可,可以缓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一个被充分认可的人,表示他有充分的价值。而拥有充分价值表示他将有充分被爱的可能。充分被爱,自然而然可以得到众人物质的给予与精神的连结,将使人从精神层面上与物质层面上不虞匮乏,免于精神上的虚无以及物质上的短缺。

精神上的彻底虚无将使人了无动力再活在世界上,而物质上的彻底短缺将使人失去能量再活在世界上。因此,充分的被认可,将可以担保活着的可能性,远离死亡的威胁。

推荐阅读:心理谘商师带你认识自己:为何人们会有崇拜心态

我们藉由被认可,来理解世界,并长大成人

我们也藉由被认可来认识、理解这个世界,并安然长大成人,因为我们得以远离死亡的威胁。“认可”彷佛成了我们在人生汪洋中的指南针,是由父母、老师告诉我们社会的运行法则。而父母、老师则是从他们各自的父母、老师承袭社会运行的法则,由此代际相传下来。

而给予认可则强化了这个法则的绝对性与合理性。我们做了违反该法则的行为,则被否定,将可能面临死亡威胁。反之,则被加以大力认可、给予大量关爱,使得我们从无自主能力的婴儿状态,一路顺利长大成人。随着年纪增长,脑中的行为模式也再三被反覆强化“被认可”的重要性与唯一性。


图片|来源

造成痛苦的不是我们被认可的需求,而是我们对不被认可时的病态反应以及成瘾于虚幻的认可

因此,人有远离死亡威胁的冲动,是在正常不过了。取得他人认可的需求是自然且合理的,不论我们是表述一件事情、做出一个反应、学习一件事、发布一则动态,甚至提出问题这样看似询问他人回答的行为,背后,我们都深深渴望被认可。

但常有人说,我们就是因为渴望被认可,所以才因此感到无尽失望带来的痛苦。但,谁又能做到全然不求认可呢?即便是宣称不求认可的人,在他人的肯定后,所升起的愉悦都可以代表对认可的期望,只是求取认可的需求可能是很隐微罢了。

因而,我想在此强调,造成人们痛苦的不是被认可的需求本身,而是我们对不被认可的厌恶与对虚幻认可的耽溺,这两点才是我们渴望被认可的行为,后续带给我们痛苦的关键。

推荐阅读:家的心理学:为什么总是渴望别人认同你?

不被认可时的病态反应

对于不被认可时的反应,我们可以说是极其熟悉。电视上的政治人物、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甚至观察自己身上,都可以看到各种对于不被认可后所激发起的反应。若我们同意被认可的源头动机为远离死亡威胁,人们对于靠近死亡一步所做出的各式激烈反应,似乎就不足为奇了,毕竟是人们联想到威胁人们生命存续的可能性。

然而,不被认可时的反应大到被称为病态,就是痛苦的巨大来源之一。在世界的多元发展下,人们的价值观多元齐绽,因此观点与他人不同,也是自然且合理的现象。然而人们早就脱离了脆弱的成长阶段,不被认可意味着死亡的日子早就不复存在,但固着的行为模式并没有在缺乏觉知的人们身上被颠覆,反而再三塑造了对不认可的病态反应。

我们轻易地替每个“不被认可”,誊写着接近死亡的寓言,并蹦发出强烈的情绪,不论是冷暴力、热暴力,都使我们苦痛不已,本来是为了求取生存、远离死亡的动机,反而造成成年后破坏的结果。

由于是自幼培养的行为模式,加上社会事件又不断加剧合理化此观念,此种对于不被认可造成的病态反馈,成了心理问题的一大根源。从伴侣看法不同彷佛爱不复存在、孩子家长意见相左彷佛孩子前途绝望、大众政治立场差异彷佛不共戴天,可以看出人们普遍对于不被认可的巨大情绪化反馈。需要人们拥有自我观察、质疑的巨大耐心与勇气,才可能开始对“不被认可”做出中性、平和的反应。否则,后续造成的效应,是我们在求取认可时感到痛苦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

上瘾于虚幻的认可

另外,近年来,网际网路的发展,使我们求取认可的媒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线上虚拟世界中。随着脸书 like 数、Instagram 赞数、影片浏览数上升,我们对于被认可的感受便陡然膨胀。

然而,这也是社群网站为了使人们黏着于平台上使用的手段——使人上瘾。我们随着赞数、浏览数的上升,感到自己被认可、价值感上升、被许多人爱着,沈浸在社群平台搭建出来的幻象中,不可自拔、沈溺于此,甚至做出了对真实世界的错误判断。我们沈迷于重复制造着类似的内容,因为我们深谙社群平台的算法,如何才得获取更多的赞数与浏览数,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虚拟人生意义。

我们在社群平台吸引到的肯定,究竟有多么真实?人们给予几毫秒的关注、关注的往往是影像的刺激性而不是内容或文字,但我们似乎不甚介意,用着看似自欺欺人的方式,我们的自我除了膨胀异常外,还带给我们彷佛吸毒后的快感。

同场加映:你的自信,不该建立在他人认同之上

我们认为自己的价值等同于社群平台上的赞数,世界的样子就如同社群平台上的朋友圈显示的如此,因此催生了“同温层”的概念。社群平台就是仅只哺喂我们自己感受良好、希望接收的资讯,让我们沈迷于此,沈迷于虚幻的认可中,反而惊愕于真实世界怎么没有表现得像自己的动态时报上一样。

我们也藉着赞数与浏览数,强化自己虚幻的世界观。年幼时,我们藉由实际的认可来认识这个社会,网路发达时,我们藉由虚拟的认可,将真实世界观取代为虚拟世界观,我们的世界观开始远离真实,痛苦也在我们放下手机与世界真实接触时,大量出现。

成熟又完整的人,对他人的认可感到开心,但不再把他人的认可或不认可当作自我的价值判断唯一来源

我们需要有足够勇气与自我觉察力,才能超越“对不被认可的厌恶”以及“对虚幻认可的耽溺”。因为超越不被认可的厌恶,需要勇气克服被激起的死亡临近感;超越虚幻认可的耽溺,需要敏锐承认自己的上瘾症状并加以戒断,这都可能让我们瞬间失去价值感、感受爱的匮乏而体会到短暂的戒断痛苦。但也唯有如此,我们才得以平常心看待“被认可”并不再因此重蹈长期痛苦的行为模式。

若有一天,我们能坚定地大声说:“谢谢你的认可,我感到开心,但我不会单单因你的认可或不认可,而用以作为我的价值观。”那代表我们更能如实地接纳世界的多元以及真实,不再使不同但真实的观点、膨胀但虚幻的认可默默吞噬我们,进而成为一个成熟又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