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会有不一样吗?作者以自身经验分享,他说,记忆中少有伤痛,他的童年,仍是快乐的。


图片|来源

文|陈焕庭

幸福的定义人人不同,然而没有人会否定,温暖的家能带给我们庞大的幸福感,我的家也许不是传统定义里的幸福典范,但因为有爱,我们回忆里的这个家,非常幸福。

爸妈结婚于民国五十二年。在那个年代,大多都是透过媒妁之言,经由他人介绍而认识,双方往往在还不瞭解对方的状况下就结了婚。爸妈的婚姻便是如此,但由于彼此的个性与价值观差异实在太大,最终只好以离婚收场。

对于母亲的记忆,其实已经十分模糊。印象中的母亲,有着浓密的秀眉,笑起来像弯月的眼睛,留至颈部的微鬈短发,以及响亮浑厚、充满力道的嗓音。当年以孩子稚嫩的视角仰望着她,总觉得母亲的形象是那样的美丽。

然而美丽的母亲,却又常让我们兄弟姊妹感到害怕。性子较急躁的她,对我们的管教异常严苛,我们经常只是因为不小心说错一句话,或是做出稍稍不得体的行为,事后就会被她用藤条狠抽,大、小腿上一条条鞭痕清晰可见。

此外,她当天的情绪好坏也严重影响对我们的管教方式。所以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磨练了察言观色的本能,不知道这和我日后投入训练辅导的工作是否有关,但在那时候,懂得在妈妈的情绪暴风来袭前谨言慎行,可是避免皮肉痛的必要伎俩呢!

于是,我们儿时对母亲留下最深的印象,不是温暖的怀抱,而是经常的提心吊胆;对她最主要的记忆,不是温柔的床边故事,而是腿上条条鞭痕所残留的麻辣疼痛,还有经常萦绕于耳际的叫骂声。

性格敦厚温和的父亲,不忍我们常因小事而遭受严厉处罚,对于母亲的管教方式,他也曾不间断的劝说。古代的孟母三迁,是希望透过环境来改变孩子的教育,但我家后来举家搬到台北,希望的却是换个环境能“改变母亲”的一些想法。

但或许是妈妈的本性,也是她教育的风格,就如同爸爸也有他的风格(当然我们只爱爸爸的这种风格... 呵呵),于是可想而知的,爸妈之间的差异,便随着时间逐渐扩大,虽然我们也不期望有这样的结局,但到了我四弟就读小学,妈妈也比较不用担心幼儿教养的时候,有一天,爸妈告诉我们他们协议离婚,当天母亲收拾了自己的行李,离开了我们家。

此后,我们还是可以见到妈妈,只是时空背景已经大为不同。不可否认的,这是我们成长时代的一段悲伤往事。人总要向前走,日子总是要过下去。这个家虽然少了妈妈的陪伴,仍需继续维持,只是爸爸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从爸妈离婚的那天起,爸爸就父兼母职,一肩扛起养育我们四个兄弟姊妹的重责大任,含辛茹苦拉拔我们长大。如今对母亲的回忆已因岁月嬗递而逐渐褪色、变得斑驳,相对来说,在这段并不容易的成长岁月里,我们对父亲一路上的提携教养,却更加珍惜。这段成长记忆也因爸爸的爱,显得日渐鲜明而闪亮。

我从不讳言我是单亲家庭出身,但我也要衷心感谢爸爸给这个家无与伦比的爱,虽然妈妈很早就离开这个家,但我们几个孩子日后仍经常和她保持联络,直到她离开人世。

日后我从事教育训练、谘询辅导工作。曾经有一位母亲带着正值青春期的女儿前来寻求辅导,希望能解决亲子相处的磨擦问题。在向我叙述女儿的各项行为时,那位母亲担忧的问:

“老师,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和老公离婚,是不是因为如此,她从小少了父爱,所以才会变成这样的性格?我很担心这样的家庭环境,以后是不是会对小孩造成不好的影响?”

每当在类似情境下,我的心,总会响起一个声音:“能在健全双亲家庭中成长固然最好,然而就算单亲家庭,也可以教养出很棒的下一代啊!你面前正有一个真实案例!”但通常我只是温和的微笑,然后请这位家长放心,不要因为婚姻的问题,而让自己连带也有着教养上的罪恶感。在进行亲子辅导时,也经常接到类似家长求助。

传统观念总认为:“单亲家庭的子女容易变坏。”因此这些家长的担心和隐忧不难理解。

然而,单亲子女真的容易变坏吗?

现今的社会中,我们同样可以看见许多有着健全双亲的家庭,他们教养的小孩,也难保不会出现问题孩子。例如,由于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过度溺爱,让孩子彷佛温室花朵般被无微不至的保护,反而造成这些孩子错误的价值观和偏失的行为。我们看电视里那些让人扼腕的不良青少年,吸毒、纠众闹事、偷拍光碟,乃至于对父母动粗行凶的,许多也都出身在父母俱在的富足家庭。同样地,我们看到许多青年励志典范,却是来自单亲家庭。孩子良好品格和核心价值的建立,来自于正确的教育方式,而不只是“单亲”或“双亲”结构的单一问题。

爸妈离婚的那一年,大妹和四弟都还小,还不瞭解“离婚”两字所代表的意涵,懵懵懂懂中,只知道一件事:“妈妈不会再回到这个家了。”而年纪稍长的大姊和我,早在那阵子爸妈互动的氛围中,就隐约察觉到他们两人很有可能会离婚,因此当母亲离家后,我们没有追问也没有吵闹,在心疼爸爸的同时,很快就接受了“从此家里少一个人”的事实。

最有责任感的大姊,为了减轻父亲的重担,主动挑起料理家事和照料弟妹生活起居的任务。为了让爸爸下班回家后,只需要炒一下菜就能吃饭,我和大姊每天放学后的例行工作,就是先到远处挑水,接着大姊开始洗衣服,我则是到附近捡一些枯树枝当柴火。在那个没有瓦斯炉的年代,家家户户都是用大灶煮饭,因此“煮饭”并不像现在那么容易及方便。每当柴火生起,需要持续盯着,以控制火候的温度,如果一个不小心、火候控制不当,当天就只能吃到不熟或是烧焦的晚餐。

粒粒分明、香气扑鼻的白米饭,对生活拮据的我们来说,可是难得的享受,绝大多数的日子,我们都是吃着掺杂大量地瓜的稀饭。如果家里的米缸快要空了,我们就会用政府配给的面粉揉成馒头,或是擀皮包饺子作为主食,有时也会煮上一大锅的面疙瘩,就算是这种最简单的平民美食,也能将一家人的胃肠填得饱满紧实,满足我们的口欲。

偶尔在全家一起杆面的准备晚餐时刻,爸爸会心血来潮的提议:“晚饭后,咱们做点心来吃吧!”这项提议总会引来我们的一阵欢呼,于是晚餐后,就是最令我们雀跃兴奋的时刻!我们总是充满期待站在一旁,看着爸爸用水搅和着面粉,耐心调成黏稠面糊后,铺在锅子上,接着拌入砂糖,在大锅里煎成酥黄微焦的煎饼。那一张张香甜酥脆的面粉煎饼,是家里唯一吃得到的点心,也成了我们童年的美味记忆。

即使到了现在,四个手足都已长大,生活也比较充裕,我们仍旧喜爱吃面食、水饺、包子等食物,这或许是源自于对那困顿贫乏年代的记忆追寻,也或者是爸爸在厨房热灶热锅的身影,已然深植于我的脑海深处。这就是我的家,虽然我是单亲孩子,但从不缺温暖与关爱。

记忆中少有伤痛,我的童年仍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