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天赋,也许不是天生就很会从事某件事,而是一种不断催眠自己去喜爱上某些事物的过程。

文|许皓宜、周思齐

人们面对生(职)涯时,常常有一种在爱情中也会出现的迷思: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幻想着一见钟情,想像在一眼之间就能找到命中注定的对象;或是想像在某个雷电的瞬间,那个值得我们投注一辈子的天职,就这样撞进自己的生命里。

推荐阅读:要花多少年,才能为职涯做出“正确”的决定?

然而,擅长将科学应用到社会与生活的心理学家贝瑞.史瓦兹(Barry Schwartz)却说,所谓命中注定、唯一最爱的完美对象与工作,其实只是不切实际的期待,因为“兴趣”就和爱情一样,最初仅来自于一点点的好感与发现,接下来却需要大量的培育与发展,和愿意付出一辈子的深耕,它才会逐渐停留在我们心底,形成一种真正的“命定”。

现代人喜欢称此为“天赋”,但依照史瓦兹的说法,所谓“天赋”的真相,其实是一种不断催眠自己去喜爱上某些事物的过程。


图片|来源

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十六号选手和心理学家忍不住也回顾自己的人生。好像真的不是还在吃奶的时候,就跟妈妈吵着说要打棒球;当然也不是从一开始念书,就决定要走心理谘商。人生最奥妙之处在于,某些关键时刻,生命里就是会突然出现一些新事物,产生某种好似要把你魂勾去般的吸引力;但直到真正出手决定要把它“抓住”前,它们确实都只是过客。

人之所以能把“瞬间”转化成“永恒”,现代心理学找出了“恒毅力”这个关键,指的是心智结构中那份寻找与实践自己天赋的重要能力,它代表我们内在一股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

延伸阅读:“我一定要开始运动”为什么许下的承诺,最后很难实现?

如果我们借用古人的智慧来谈“恒毅力”,“放弃”与否,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内涵。

“弃”的字源意思是:一个人的“双手”,端着里头装“小孩子”的“簸箕”。它背后述说一个悲惨的事实:人们会把夭折死亡或养不起的小孩儿(尤其是女婴),包好后放入簸箕,双手捧着拿到水边淹死。

这种故事在早期社会时有所闻,家境贫困的父母因为生存压力,逼不得已得亲手把刚出生却无力抚养的孩子装进竹篓,即便流着不舍的眼泪,也要狠下心肠把孩子淹死在水里。

理解这个字的意义后,每当球打不好而浮现“放弃”的念头时,十六号选手总会想起“弃”字背后的故事:如果,我就停在这里,不再继续追求所热爱的事物,那么就好像亲手把内心的梦想丢进水里,看着它活活淹死。原来,“放弃”的意义不只是“停止不动”,还代表我们对于自己内在热忱的埋葬。

知道这个典故后,一次次想像那个画面,才发现原来我们只要起心动念,就不会想把梦想淹死,为它唱挽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是累了,但心里并没有真正想要放弃。

你会喜欢:“把握机会,即便没有把握”让自由工作者远离迷惘的七个方法

当然,人生还有些时刻得要面临“不得不放弃”的选择,但在我们的经验里,这可能只是一种“策略性放弃”。有时你会觉察到,自己的关注已从“重要项目”转移到某些“次要事情”上,你可能就必须停下来重新思考:难道我的梦想随着时间产生质变了吗?或是我内心对于这些事情和项目的排序,需要调整了吗?抑或我真的是分心了,需要割舍那些“次要”、“非必要”来回到目标的主轴呢?


图片|来源

“永不放弃”这个概念本身,不是只在谈论一种“挺身而进的蛮力”,还得搭配上“放弃的策略”,才能换取更多时间的自由,来完成心的方向。

 想着所欲求的目标,固然可以让我们有动力前行;但想着达不到喜爱事物的后果和意义,却也可以阻止我们后退的脚步。

前行时,累了,可以停下来休息,却不轻易后退,直至下一次前行。原来所谓“恒毅力”,是由这样一连串的自我想像,才组合起来的。

对于具体目标的“渴望”,就是形成“恒毅力”最重要的基础。

当我们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会愿意尝试上百种可能帮助我们达成想要的方法。

即便我们知道,人要先有渴望,才会愿意付出努力;但脑袋里却可能不自觉地浮现出许多,明明渴望也付出努力、最后却还是失败的例子。

但这大多不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渴望”不够具体。就像你问一个人:“你未来想做什么呀?”他却回你说:“我想要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本身,就是一种太过抽象的渴望。它之所以抽象,是因为实践“出人头地”的方法可能有成千上万种,因此变得不容易聚焦,好像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也没有不行,于是我们付出努力的过程,就会因执行的可能性过多,而陷入不知如何前进的迷雾当中。

所以要培养“恒毅力”,设定出愈具体的目标,能帮助我们愈有耐心、愈能找到方法地,往这个具体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