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女警开车门不慎,机车骑士撞上受伤”是我对“女”这个字太敏感了吗?为什么这则新闻需要强调女性呢?

文| Yuton Lee

在国外生活,常常有想念台湾的时候。所幸当代网路发达,无论是政治、经济或社会新闻,几乎没有不能从网路上即时读到的,也因为这样,我在看台湾新闻的时候,往往是先大略流览一下新闻标题,再决定要不要点进去一窥新闻的完整面貌。

然而,当我们只是用非常短暂的时间瞥过新闻标题,就立即判断深读与否,我们真会有机会客观地接收标题所提供的资讯吗?还是在这短短的几秒钟内,我们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掉入性别的刻板印象当中?甚至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愈陷愈深?

每日大量的新闻标题,有多少缺乏性别意识?

“汐止女警开车门不慎 机车骑士撞上受伤”乍看之下是一则不幸的社会事件,但点进去观看新闻内容,除了说明事件发生的过程外,也不忘提醒民众,根据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汽车驾驶人临时停车或停车时,驾驶人或乘客未依规定开启或关闭车门因而肇事者,将处以罚锾,同时也含有教育意义。

然而,新闻中也提到,警车上其实还有另一名驾车的“员警”,而不同于肇事的“女警”,遭罚的虽然是驾车的“员警”,其性别特征却未在文章中被强调。

我不免好奇,是我对“女”这个字太敏感了吗?为什么这则新闻需要强调女性呢?

为了厘清心中的疑惑,我在网路上搜寻了不同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报导,仔细阅读每一则内容后发现,部分报导确实是以较为中性的“员警”指称未采取两段式开门的肇事者,但在新闻内容中仍点出其为女性,反观驾车员警,则多未明言其性别。

唯一一篇指出由“男员警驾驶警用巡逻车”的报导,同时呈现两名员警的性别,但却仍以“不良示范!女警开车门撞飞骑士 分局开罚违规”为标题,不忘在标题处即强调肇事者为女性。

这么一篇几分钟内便可读完的社会新闻,却让我花了几个小时思考背后的性别意义。相关新闻报导最刺眼的莫过于一眼便能看见的文字本身,也就是在标题或内容中点出性别特征。


图片|来源

“女警”或“员警”?性别特征是新闻标题的必要元素吗?

平心而论,整起事件的重点,应该是以“理当作为人民楷模的执法人员公然违法,造成民众无辜受伤”为例,引以为戒,提醒并教育民众尔后应当多加留意相关交通法规,加强宣导及培养民众养成两段式开门的习惯。

在这起事件中,“员警”的专业身分比“女性”的性别特征更值得受到检视,因此,公开肇事者的性别资讯对于教育或宣导有无任何帮助,或许值得再多思索。

倘若性别特征并非新闻标题及内容的必要元素,下笔者及阅听众是不是应该更为谨慎地看待文字的选择与运用?

如果性别特征并非必要,那么往下一层深掘,使用强调性别的文字,是不是不单纯因其客观意义而为之,而是因为选择这些字反映了当地社会文化?换句话说,选择“女警”而非“员警”或许是考量到“女”字富涵的其他主观内涵。

每一个选字的背后,或许都蕴含着更深层的文化意涵

在台湾,“马路三宝”是大家非常耳熟能详的乡民用语,最初是PTT版上对“老人、女人、老女人”三种被认为是最危险用路人的统称,至今已获媒体大量引用来形容违规、行径夸张的用路人,提高“马路三宝”一词的使用率及曝光度,无形中也加深了社会中对“老人、女人、老女人”在道路使用上的负面观感。

在美国,地大物广,大众运输系统不如台湾发达,常常是“没有车如同没有脚”的状况,女性及年长者驾车再正常不过,也就没有所谓的“马路三宝”。也就是说,女性在台湾及美国两个不同的社会,都扮演用路人的角色,却不见得背负着相同的称号。

因此,进一步深究多数台湾媒体对使用“女警”的执着,“女警”的违规行为恰好反映台湾社会对女性在交通方面能力存有缺陷的刻板印象,乍看之下或许不觉有任何异状,但这样的“不觉有异”是不是正好反映了我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呢?

文字不仅能反映社会文化,更可能加深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事实上,刻意强调女性性别特征在国际上也非罕见。最近看到一篇有趣的学术论文,正是在探讨网路新闻标题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文章以角逐 2018 年俄罗斯总统大选的政治家 Ksenia Sobchak 为主角,分析隐含性别刻板印象的新闻标题不仅反映俄罗斯社会父权主义的意识形态,更被作为凸显 Sobchak 相较其男性竞争对手不适任的理由。

作者 Olga Rabo 在文中写道,有关 Sobchak 的新闻媒体报导多强调他的性别及情绪,合乎俄罗斯传统父权意识形态中,将女性与情绪化( emotionality )、软弱( weakness )等特质结合的刻板印象,并藉以渲染他不适合担任国家领导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