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查发现,知道名人是同性恋,就足以改变人们对同性恋的偏见,不管是内隐还是外显。

公开揭露“某人”是同性恋,一向是件备受争议的行为,尤其是当“某人”并未同意被揭露时。然而;然而即使“某人”自己公开出柜,还是会被有心人批评这种行为不宜,只因为他们心中对于同性恋的某些负面刻板印象被召唤起。

然而“公开出柜”这件事,除了出柜这个动作以外,还有“公开”,公开要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作公开呢?即使某人公开表示自己是同性恋了,但并不表示所有人都会在同一瞬间知道这件事。演艺圈里头一直有这种所谓“公开的秘密”,就是指圈内人都知道某某明星是Gay或Lesbian,但是因为没有话题性、不够大牌,所以也没人在乎;相反的,台湾演艺圈中最知名的男同志蔡康永即使公开出柜,也因为他的地位、身份,或许还有人缘,不会有媒体狂追猛打,报导动辄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男同志”,例如“男同性恋主持人康永即将接下本届XX奖主持棒…”;所以,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人人都知道“某人”是同志,或是确定某人的确是同志,即使某人已经公开出柜。

说到这个,有人认为媒体报导动辄加注某人的“同性恋”身份是种污名,也有人认为这种作法才能提高同性恋在大众印象中的存在感,让人们觉察到“其实同性恋很普遍”。两种说法都得看上下文脉络跟实际的阅听人感受才能说个准,不过一般来说,若一个人有家庭成员或朋友是同性恋,这个人在表现上较不会“展现出”对同志的偏见,“心理上”对同性恋也较能接受。也就是说,熟悉的人如果出柜,会影响人们对同性恋的看法,那么对于一般人来说,知道知名人物(同样也算是熟悉的人)是同性恋,会不会也降低人们对同性恋的偏见呢?

让我们看看这个调查:Nilanjana Dasgupta 与 Luis Rivera 两位研究者透过报纸广告招募了127名异性恋。这些人被分为两组,研究者给其中一组(对照组)看15种“花”的照片跟描述,另一组(实验组)则看知名同性恋人士的照片跟简单介绍,然后进行内隐态度测试(Implicit Attitude Test)。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到这个网站自我测试看看。简单来说,你会看见同性恋或异性恋的照片,你必须立即按键盘上的E(同性恋)或是I(异性恋)进行判断。跟着你会看见一组组字词,有些正面,有些负面,像是“爱”、“喜悦”、“朋友”、“恨”、“呕吐”、“炸弹”等等,然后同样按E或是I键盘进行判断。下一阶段是把上面两个测试(图像跟字词)合并,网站会要求“当你看见同性伴侣或正面字词时,按E;当你看见异性伴侣或负面字词时,按I”,然后再反过来做,当看见同性伴侣或负面字词时按E,异性伴侣跟正面字词时,按I。网站会纪录你的测试时间,如果你对特定连结之间的反应特别快,那就代表你内隐态度较喜欢这样的连结。

接着所有受测者回答自己的朋友与家人里头有多少同性恋,研究者再依照这些数字将受试者分成两群–“少接触群”(low-contact)跟“多接触群”(high-contact),配合之前的测试,得出结果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

1. 不管一开始看得是花的图片,还是知名同志人士的照片,多接触群(High Contact)对于同性恋的内隐偏见较低,看的资料并没有带来显着影响。

2. 但是在少接触群(Low Contact)中,看了知名同志人士照片的实验组,对同志的偏见比看花朵照片的对照组显着来得低。

3. 单单只是看了同志的照片跟简短介绍,少接触群对于同志的内隐偏见就降低至跟多接触群差不多(无显着差异)。

 

内隐偏见很难造假,所以这个实验调查出来的结果让人颇惊讶。但内隐偏见跟外显偏见还是不同的:回答偏见问题时手指动得稍微慢了点,不代表你在真实生活中也会将偏见表现出来。所以研究者在一周之后又邀集了同一批受测者进行调查;首先,先简单测试他们是否还记得上周看过的花朵或知名同性恋照片,接着用“投票”的方式让受测者表明他们对一系列议题的政治倾向,里头混杂了一些跟同性恋相关的议题,例如支不支持同性婚姻、同志认领小孩、以及职场上差别待遇等。针对不同议题,受测者须表示他们是否可能愿意为了支持该议题而投票,给出从0(非常不可能)到6(非常可能)的分数,下图为这次再测试的结果:

 

 

从上图我们又可以再次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结果:

1. 多接触群普遍比较支持同性恋公民权,不管先前的实验中看的资料是什么。

2. 在少接触群中,看过知名同志人士照片跟介绍的那组更倾向于支持同性恋公民权,比起看花的那组来得显着高出许多。

从接连的调查可以发现,只是单纯看见出柜知名人士的照片跟介绍,知道这些知名人士其实都是同性恋,就足以大幅改变人们对同性恋的偏见,不管是内隐还是外显。世界各地都有保守的反同者不赞同知名的同志人士公开表露性倾向,也不喜欢媒体提到或报导他们的性倾向,大概就是希望人们不受影响,继续保持偏见吧。我想这个实验调查颇值得搬到台湾来复制,尤其在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