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熊读《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为什么光是和轻郁症患者“聊天”就能帮助对方好过一点呢?

你是这样的人吗?

“明明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内心却总是感到空虚。”

别人都说你是多愁善感、想很多的人,也有人(比较委婉地)说你心思细腻、善解人意,但你多么不想要这样、多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有些时候突然安静下来,会觉得内心空空的,好像胸口有一个洞,怎么样也无法填满。(所以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作者不是什么厉害的人,跟你一样是个不喜欢自己的人。不过也可能因为这样,他更懂你的心情。书里面很多只有“病人”会点头如捣蒜很有同感的句子。

就是这本:《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我不怎么忧郁,却也不怎么幸福

例如我喜欢这一句:“没关系,没有阴影的人本来就无法理解阳光。”

所以倘若身边的人不懂你的世界所下的雨,不用白费力气让他们懂了,把你仅存不多的力气,花在真正能够懂你的人身上,真的没有,就花在自己身上。(不过对我来说每一个人都有阴影,只是他自己认不认而已)

看见改变其实已经在发生

“有些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带个案去看见他脆弱的、受伤的地方,而是陪他一起重新说他的故事,看见他不管在这样的苦难当中,仍然有毅力,仍然用自己的方式,活到今天。”

前几天督导跟我这样说,我还有点不懂。以前我总是以为,帮个案贴上某一个标签,他心里就会因为“有一些解释”而舒服了一点,当然有些人是如此没错,但也有些人因为这个标签,而变得觉得“我这辈子反正就这样了,不会改变。”所以有些时候标签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这本书的标签其实是“低落性情感疾患”(Dysthymic disorder)[1],在大多数的日子里面,忧郁的时候比不忧郁的时候多,包括“吃不好、睡不好、注意力不好、觉得自己不好、容易累、对未来没有希望”(至少有两个,持续半年以上),尽管还没有到忧郁症的程度,每天醒来都是“下雨天”,心情还是非常糟糕。

做什么都没用的时候

像这样的一种时候,几乎做什么都没用。有些时候真的只能够苦笑,过一天算一天。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品,没有什么说教、没有跟你说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脱,就只是简单平铺直叙和精神科医师的对话,可是从对话当中,却能够和这种无奈,“比较自在地相处起来”。

我一开始不懂得为什么这样就有用,后来渐渐明白,原来这个精神科医师就像我督导说的一样,帮助个案看到他活到今天的动力,以及眼前并不是一片黑暗。光是这样、光是让个案觉得他不是一个人,就已经是很大的帮忙。

推荐阅读:轻郁症患者自白:我常谴责自己“根本不痛苦,少无病呻吟”

“若要幸福,就别害怕承认两件事实:一是我们总是感到不幸,二是我们的悲伤、痛苦、 害怕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这些情感是不能被拆开来单独看待的。”Martin Page 在《完美的一天》中说。

如果你的生命注定天天会下雨,那么不如撑把伞,到附近去吃一碗辣炒年糕吧。


图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