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总会有几个瞬间,让你想离开家。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如果我们今天也当了爸妈,要如何理解孩子的心里?


图片|来源

文|罗怡君

想要离家出走

事情不在这里发生,不代表它没有发生。——《彼得与他的宝贝》

离家背后的意义

在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转大人的辛苦》一书中,第一个分享的案例,便是一位少年“离家出走”的故事。

想出走少年的父母管教正常、平时也没有冲突,百思不得其解后,只好求助心理谘商,这才赫然发现少年心中融杂独立、烦闷、冲动与自我意识的念头,让他想在现实生活中做出巨大的改变。

这种“想出走”的孩子还未被纳入统计数字里,但相关数据就足以令人咋舌。

根据内政部统计,台湾每年失踪孩子约有上万人,“离家出走”占了约七成;其中 14∼16 岁青少年为大宗,12 岁以下的数据也逐年上升。

儿福联盟进一步从第一线服务经验中分析,女生离家的比例多于男生,颠覆一般人认为男孩较难管教的印象,而“猛爆型离家”最令父母束手无策,孩子离家前没有异状,更遑论知道可能的原因或去向了。

那么看似平和温顺、照着生活步调走的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有多少孩子身在家中却不时浮出离家出走的念头?又是什么让孩子下了决心?

“对现况感到无力、想过不一样的生活”是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念头。

当我们渐渐厌烦原有的生活模式,或者不满某些事物却无法改变,胸口那股越来越满的情绪,让我们像颗鼓满的气球紧绷,只要一根羽毛也能轻易引爆……只不过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一切的“离开”都有了不同的诠释:

离开职场去流浪,我们称之为“中年壮游”;

抛家弃子去旅行,我们称之为“找回自己”;

空巢期离开原生地,我们称之为“第二人生”……

或许我们都曾经起心动念过,但刚好在文学作品、音乐或电影里找到了出口。

“离家”的经典情节替我们找到了慰藉,想像的经历取代了实际的行动,并在这些丰富的素材中深深地共鸣共振、安顿了年少轻狂的心;当然也可能因为顾虑自己的能力或担心后果,“不敢”的成分压制了离开的冲动。

我们之所以无法接受孩子的离家出走,一部分来自于认为孩子的能力难以支撑雄心壮志或冒险犯难,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情感面的受伤—离家似乎意味着亲子关系的破裂与沟通失败。

其实在青少年小说里,透露着各种可能的线索与答案:“离家”往往是故事的开始,独自一人才能对自我产生深刻的怀疑与诘问;“离家”是关系转换的关键,旧的身份连结新的缘分,重新建构起另一个同名的自己;“离家”也有可能是表达不满的无声抗议;甚至更多时候,连孩子也未必知道自己正在发生什么事,但那股对外探索冒险的渴望,与改变现况的需求,恰恰好与离家出走的壮阔感不谋而合。

不想成为“被安排”的角色

《彼得与他的宝贝》的主角彼得因战争而依亲爷爷,却被逼着野放自己收养的狐狸。野放后的他后悔不已,独自冒着战事不断的风险,踏上寻找狐狸的危险旅程。

这段与动物间难舍的情怀,比起更大的家庭变动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牺牲,但彼得与狐狸的感情不被爷爷认可,无法抹灭的罪恶感与强烈的情感寄托成为强大动力,成了他上路的推手。

类似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似曾相识呢?

当家庭成员面临生离死别,或者父母婚姻状态有了变化,孩子一向是“被安排”的角色。自身难保的大人们,或许当下忽略、也无力关照孩子心中的感受;也可能迫于现实考量,无法顾及孩子的意愿。

而这些原本带给孩子安定感受的外在环境一旦起了波澜,即便大人尽力维持着表面上的生活秩序: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孩子们内心的宁静世界也早已崩塌,正在发生一场又一场的情感地震。

回想现今的社会新闻中,有些孩子为了不能打电玩、被没收手机而负气离家,这些看似是管教冲突,事实上是孩子对自主独立的渴望,以及展现自我意识的坚决。

现实生活中,并非只有虐待、性侵等暴力行为会造成童年阴影,忽视冷漠的轻率言语,或是压抑孩子情绪表达的“冷暴力”行为,也都是青少年小说里离家出走的重要关键。与其说不要轻忽孩子的感受和困难,不如说是大人应该学习如何“尊重”并“正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离家的预做练习,发挥正面意义

与温暖疗愈的《彼得》不同,另一本书《寻找阿嘉莎》,是由一对分别离家出走的姊妹担纲主角。

为了寻找因渴望自由离家、而后被认为意外死亡的姊姊阿嘉莎,妹妹乔琪瞒着家人展开寻亲之旅,途中发生的各种抢劫强盗杀人案件,不避讳地展现危机四伏的现实生活。即使两姊妹分别离家的原因不同,但整体小说却展现出“勇敢”的另一种样貌—不管什么原因,离家,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

家长可为孩子制造机会在外过夜,或安排过夜营队活动,这些在风险管控之下的尝试,就是属于“离家”的正规训练。

离家的这几晚像是一场实境考核,从生活自理、常规实践、待人处事、安全判断等,每一项都考验着平日教养的成果。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是怎么向这个世界展现自己的?和我们平常熟悉的那个宝贝一样吗?

除此之外,我们也同时让孩子实际感受“独立”需要的能力。不仅只是生活自理,也包括心智的成熟坚韧,都需要透过拉开距离来重新校正依赖与自主的比例,充分理解自己的能与不能。

将孩子日常累积于内心的正负能量,透过离家过夜的活动转换为启动独立的刻意练习。在过程中体会平日难以接触的孤独、害怕,也领悟自己身上被激发的潜能与力量,创造出更坚强稳定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