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翘课打架,会“教坏”小孩?亲爱的爸妈,在担心之前,不如听听孩子们如何回答这一题。


图片|来源

拿起孩子的小说看看内容,

发现有翘课打架、偷抽菸喝酒的情节,

要不就是推敲恋爱心情、成天勾心斗角……

虽然说很写实贴近生活,

但也未必每个小孩都会遇到这些情境。

孩子会不会有样学样,

本来没“开窍”的都被“启发了”?

书中的情节,会不会教坏囝仔大小?

某所公立国小,因家长抗议《穿裙子的男孩》在图书馆开放借阅,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而下架。该出版社经由网路媒体披露此事后,引起各方热烈讨论性别教育议题,这本小说也因此声名大噪,立即跃上畅销排行榜冠军。

经学校内部再次讨论后,这本来自英国的童书重新上架,后续效应余波荡漾。另一所实验小学校长公开穿裙子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上学、男艺人们也穿上裙装表态支持性别平权。直至今日,仍有些国中、高中生刻意穿裙拍片,响应校园里多元包容的性别意识。

当时,我刻意选这本书当作读书会的指定阅读,高年级的孩子也兴致勃勃地想分享他们的看法。

让我惊讶的是,十位同学中有超过一半以上,都曾经遇过气质与一般性别定义不同的人,但是没有任何孩子曾经主动和大人聊过这件事。

他们怎么想、怎么看、怎么互动和对待,其实没有经过太多思考,几乎是凭着直觉和周遭氛围决定,当有些大人还以为“孩子们生活很单纯”,讨论这些复杂议题或许不太适合时,其实到底是谁比较“天真”呢?

我们“选择”不和孩子聊这些,是不是只是想保有他们在我们心中完美的想像?至于那些社会现实,等他们长大再说(或是就自然而然知道了)?

那场读书会尾声,阖起书本后,我问了一个全天下家长都想问的“笨问题”:

“有些大人担心让你们读这些小说,你们会不会受到书里的影响,可能好奇去学、去模仿。比如说看了《穿裙子的男孩》,就想去试试看穿裙子,结果最后发现自己也喜欢裙子?”

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我,有些人摇摇头,有些人讪笑起来,其中一位快人快语的男孩开口道:“老师,你们真的觉得小孩是白痴吗?而且如果书本这么厉害,那我们念课本念那么多,怎么还没变伟人啊?”

“因为课本很无聊啊,但故事里很吸引人啊。请教一下聪明的各位,为什么不会想去学小说里的情节呢?说不定很好玩啊。”我有些脸红,但还是把握机会,厚着脸皮问下去。

另一位文静女孩听不下去,小小声地说:“可是小说也有写后来发生什么事啊,我们不是也会看到吗?”

我忍住尴尬,反正形象都破坏了,干脆就“挖”到底:“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读了小说之后,做了跟情节类似的事情,难道真的跟书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答案似乎没有一面倒,有几位孩子多想了几秒,眼见机不可失,我邀请大家轮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那也是因为他本来就想这样,只是不知道怎么做吧,这样算跟书有关系吗?”

“跟书没有关系啦,难道没读小说的人就不会去做这些事吗?那是巧合!”

“老师我跟你说,如果在小说里我看到本来我想做的事,反而觉得有人帮我做了,这样算好的影响吗?”

“说不定他本来想作更坏更大的事,还好他看到小说写的,所以就学主角一样出出气就好了。”

听孩子们尽力替小说“洗白”很有意思,句句道破大人矛盾又偏颇的担心。

若觉得读书会里孩子的样本太小,不足以代表多数的小孩,那么不妨听听心理学家亚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怎么说。

他提出的“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广泛应用于教育现场的教学设计里,推翻过去我们对“学习”限于刺激、反应的简化认知,反而强调个人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知,才是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也就是说,人在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也透过观察与模仿进行学习。除非个体认为他喜欢这些行为的后果,才会选择表现同样的行为。

班杜拉进一步说明,就算众人观察同一个情境,表现出来的反应也不同,每个人的反应均是经过自己认知判断后的结果,这个中介作用的内心历程,呼应了个体自主的理论。

小说正是提供“社会学习”的文本场域,不必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得知前因后果的完整样本。

孩子们透过书里的情境营造,揣摩、想像、思考是内心正在运作的中介作用,最后展现出来的行为是孩子们的产出结果。

不是孩子被小说影响,而是小说启动了他们对这些事情的思考历程。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孩子与恶》书中曾说:“自我实现的萌芽,时常是以恶的型态显现的。”

孩子们破坏种种秩序与规则的行为,加上心中害怕恶、又想作恶的心理需求,化身为我们常见到的说谎、拒学、偷窃、攻击、霸凌,每一种都含有丰富的成长意涵。

然而,这些被定义为恶的“人生初体验”在超过某些程度后,便会产生无法挽回的代价。河合隼雄也进而提出:“必须让孩子在小时候体验到某种深刻的根源恶,认识它的可怕,进而下定决心绝不再犯。”

除了性别议题外,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课”,能与孩子们聊聊抽菸的帅气解闷、如何表达对某人的欣赏、怎么迅速加入小圈圈、讨厌一个人怎么办……透过一本小说,孩子们从中试想自己的角色与选择,仔细推敲各种“能”与“不能”,若最后选择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尽人意,那也许是河合隼雄说的,孩子正对父母发出求救讯号,内心渴望我们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