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节制的付出,会培养出无节制的索要。“登门槛心理效应”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心理惯性。

文|黄志坚

在写下“廉价”一词的时候,脑海里总盘旋一个人的名字,中国知名歌手——“丛飞”。二○○五年,这个名字被千千万万人熟知。那一年他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却无钱医治,依靠朋友捐助凑医药费,但老天最终没能留住他,时年三十七岁。在他拿不出给自己治病的钱的背后,是一组数字:十几年来,他捐助一百八十三位贫困儿童,总计捐款金额逾三百万人民币。

作为歌手,他在十一年时间里参加了四百多场义演,平时只要一拿到演出费用,就汇给他捐助的孩子们。他毫无保留的捐助导致自己的经济捉襟见肘,三个人住在五十八平方米的房子里,防盗门破出个大洞,门锁也是坏的。家里没有值钱的家当,没有怕丢的东西,衣服都是便宜的地摊货。身体不适时候,为了省钱,丛飞只买成药应付一下。直到生命的最后,丛飞也没忘记帮助别人。他立下遗嘱,无偿捐献眼角膜。后来他的眼角膜让多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可以说他用尽最后的力气,让这个世界少一些苦痛。

可是,让我以及许许多多善心未泯的人心痛,甚至愤恨的是,丛飞的捐助换来的,更多的不是感激,不是珍惜,而是肆意的索取。从第一笔资助款捐助出去之后,丛飞在这条路上便停不下来。主因是他善良,看不得别人受苦。

妻子说,平时只要有人求助,他便毫不犹豫,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去帮助对方。妻子的话也道出了丛飞滚雪球一般增加捐助担子的次要原因:不断有人伸手求他资助。

据说,有的孩子家长打电话来时说得非常直截了当,甚至理直气壮:“听说你经常资助贫困学生,我家孩子也上不起学了,你也资助一下我吧!”彷佛这是丛飞理所应当做的。即便在住院期间,丛飞靠着朋友和社会捐助接受治疗的时候,还有受捐家长打电话催他赶紧汇款。丛飞就这样,被善心拖垮了,累倒了⋯⋯

这事随着丛飞的去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可是十几年过去了,每每想起来,我依旧心痛。心痛善良的人舍命付出,在那些受助的眼里,却是廉价的,不懂感恩的。

相似的情景其实一直都在上演。很多长期接受捐助的人,渐渐就习惯了伸手索要,觉得别人给他钱是应该的。要是捐助人突然中止捐助了,他反倒不高兴了,不仅没了感激,还要指责捐助人:你不道德,你无情无义,你这么有钱,为什么不帮我了?

他们为什么视别人的捐助如此廉价?因为来得太容易。换个角度,对于捐助者来说,若是给得太痛快,没有节制,没有底线。如此,付出越多,反而越廉价。

延伸阅读:“我都是为你好!”如何停止过度付出?


图片|来源

这种心理也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方面。名人捐助离我们有点远,那就说点近的——你爱你的另一半,掏心掏肺对他好,每天下了班不顾辛苦地帮他做饭、打扫,洗袜子、洗衣服,生日周年都用尽心思买礼物⋯⋯

刚开始他感谢你的付出,会拥着你用幸福的表情对你说:“亲爱的,你真好!”渐渐地,他不但习惯了你对他的好,还认为这些都是你应该做的。要是哪一天你没帮他洗衣服,他还会反过来埋怨你:“你怎么回事?我没衣服穿了。”要是节日没收到你的礼物,他会不高兴:“我的礼物呢?”

有个女孩子就很委屈地跟我说,她总是在周末耗费四个小时坐火车去看在异地工作的男朋友,有一次她实在太累了,打电话请男朋友来看她,结果男友却说:“一直都是你来,为什么要我去找你呢?”

再举个例子,假设你每天都习惯带两块巧克力去上班,感到疲惫的时候,掏一块给邻近的同事,他吃一块,你吃一块。久而久之,每天同事都等着你给他的巧克力。某天,当你为只带了一块,掏出来犹豫一下,决定自己吃的时候,同事就极有可能反过来对你说:“我的那块呢?”若你是讨好者的话,相信你也只好把刚要送到嘴里的巧克力递给对方。

又或者你从小心疼弟弟,爸爸妈妈分给你们两人的零食,你总把自己那一份给弟弟。长大了,只要能力所及,你也愿意把本是自己的东西让给弟弟。结果弟弟结婚的时候,没有新房子,弟弟对你说:“把你房子让给我做婚房吧。”

你惊讶地问他:“那我住哪里呢?”弟弟不以为然地说:“你自己想办法。”你反问:“为什么不是你自己想办法呢?”而这次弟弟把声音提高八度:“我想的办法就是用你的房子结婚!你不是一直都让着我的吗?你把房子让给我,你自己再找房子。”结局是,你和爸爸妈妈挤在一起,把房子让给弟弟,就如小时候让一块蛋糕给他一样,连声“谢谢”都没换来⋯⋯

这些事情是不是很容易就引起你的同感?因为这些事件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些故事都是我身边的人的亲身经历。

不要感叹人心太冷,“登门槛心理效应”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心理惯性。无节制的付出,会培养出无节制的索要;无底线的善良,会培育出无底线的怨恨。

“升米恩,斗米仇。”先人们很早就总结出这个道理。所以,如果不想让自己的付出变得廉价,不想让自己善良的心受到伤害,就请节制付出,别透支自己的爱。学会拒绝,会让自己摆脱负累,活得轻松,更会让他人懂得珍惜别人的馈赠。这是对自己的救赎,也是对他人的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