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两位天后杨丽花和陈亚兰,携手复出八点档电视歌仔戏《忠孝节义》,而且师徒二人帅气模样依旧不减!

杨丽花继 1994 年的八点档电视歌仔戏《洛神》后即引退小萤幕,直至四分之一世纪后的 2019 年才又带着《忠孝节义》回到八点档与观众见面,主要希望“传承本土戏曲艺术”与培育人才的杨丽花,已经高龄 74 岁仍然在第一线演出主角,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歌仔戏,她的使命感和毅力都让人深感能被称为“台湾国宝”着实并非虚名。


图片|《忠孝节义》剧照

杨丽花自 1946 年开始登台演出,从野台戏唱到电视歌仔戏,以一人之力发明了“电视歌仔戏”这个流行近半世纪的名词,自编、自导、自唱,还培育训练了无数戏班成员。

受限于语言与文化政策,杨丽花的电视歌仔戏即使因为剧情编排与杨丽花的魅力而创造长年的收视与讨论热潮,但多半只能在当时的六点半档制作半小时长的带状歌仔戏,当年杨丽花为何会在《洛神》后引退,就是因为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把电视歌仔戏带到黄金八点档,得以用更完整优质的规格与预算来打造电视歌仔戏,当时《洛神》除了同样集结她与陈亚兰这对黄金组合,还请到知名港星冯宝宝来饰演甄宓(洛神)这个关键角色,可见她的用心,而她完美圆梦之后也就无憾引退了。

时移事往,就在本土文化政策风起云涌的时刻,作为代表本土文化的台湾歌仔戏却一直不见新的转机,杨丽花挟其名声与经验传承给新世代,是让《忠孝节义》台下甚至比台上更值得令人关注的焦点,究竟《忠孝节义》能否靠着重回八点档再度让歌仔戏有新的能见度、触及新世代观众,乃至产生后续效益,实是值得观察的重点。

而作为一个七年级电视儿童,我很想从几个角度来告诉新世代的观众,可以怎么来看待杨丽花与《忠孝节义》,“国宝”之所以是“国宝”,记忆与荣光也是需要传承给台前的观众的。

首要看点:台湾银幕不败传奇杨丽花

生于日治时代最后一年的 1944 年,杨丽花历经了台湾近代史从日治到光复、从国民党独尊国语政策又挺到台语本土运动卷土重来,只说台语的杨丽花挟高人气纵横大小银幕,绝对是唯一一个能与猪哥亮相提并论的台湾天后,真正庶民文化的魅力核心与代表人物。

1950 年、年仅六岁就随母亲开始登上野台戏演出歌仔戏的杨丽花,在 13 岁时(1957 年)就已成为剧团台柱,随着野台戏走红全台,奠定台湾歌仔戏第一小生的名号。

但丽花姐姐不只在歌仔戏中的帅气男性扮相迷死台下一票观众而已,在6、70 年代台片盛行之时,她亦曾以女装扮相主演了《张帝找阿珠》和《回来安平港》,后者她还戴着金色假发演出台荷混血正妹,观众一样买单,都成为台语片的经典(现在还看得到喔)。

所以当侯孝贤在拍《悲情城市》的时候,最初的想法是因为拍年代戏需要有票房巨星,当时曾经考虑周润发和杨丽花的搭档,虽然这个想法和后来的故事已无关联,但从这件轶事可见得这位天后的银幕魅力着实了得,演技魅力无远弗届。

随着电视的崛起,杨丽花 1965 年首次参演电视歌仔戏,在 1969 年正式成为台视歌仔戏团的团长,身兼制作、编剧、主演等职务,开启了7、80 年代将近二十年的黄金时期,杨丽花这三个字几乎就要等同于电视歌仔戏,这个名号的影响力大约只有琼瑶可堪比拟。

作为七年级前段班,我在幼时曾亲身目睹杨丽花最后的荣光,发现只要电视上播的是杨丽花歌仔戏,母亲就会停留下来,她总告诉我:“看来看去还是杨丽花歌仔戏最好看,最瞎趴!(情节紧凑)”而果真,同样搬演着传统戏曲剧目,我们可能都知道剧情走向和角色设定,但她编来演来就是特别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在她的纯熟唱腔之外,她的编剧才华和舞台魅力才更让她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样一个传奇,可以从 1950 年唱到 2019 年,将近 70 年的不老国宝,你来不及参与她的过去,但在《忠孝节义》里,也许还有机会看到她的最后风采。

第二看点:陈亚兰再次以帅气小生扮相示人


图片|《忠孝节义》剧照

在台湾歌仔戏中有着女相小生的传统,杨丽花的扮相帅气自不待言,但她的弟子陈亚兰更是从小就以男装扮相让我迷恋,至今我都记得初见时他的英挺侠客之姿,让我很久时间都很难相信她是女儿身(事实上后来她也向媒体透露,她当时的粉丝确实清一色都是女粉丝)。

在电视歌仔戏落没之后,陈亚兰转战戏剧与综艺节目,为了职业生涯的转型与形象的重塑,她开出来的工作条件就是不再反串,重回女儿身。她的努力有目共睹,缴出漂亮的演员成绩单,包括与张国立合作的《一品夫人芝麻官》以及与廖竣搭档的经典八点档《土地公传奇》等等,她的古装女角形象和主持台前时尚新女性的形象都逐渐地建立了起来,以致于年轻些的观众应该甚至不晓得她是歌仔戏小生出身。

而在《忠孝节义》里,为了相挺师父杨丽花,她终于久违地反串再度出演小生角色,令人惊奇地仍然帅气不减当年,她一人分饰的父子两角更是牵动着观众的心弦,光看她再次反串以及与杨丽花的再次合体,就让人非常感动啊。

第三看点:宫斗剧也可以很忠孝节义?

传统戏曲剧目许多脱胎自历史宫廷故事,过去戏曲因为要教忠教孝,所以自然君臣与家庭伦理皆不可缺,即使电视歌仔戏被认为不如传统野台歌仔戏那么具有教育意义、更多是娱乐价值,但这次杨丽花直接以“忠孝节义”为名,正展现出她想重新突显传统戏曲的教忠教孝。

以情节与冲突精彩闻名的杨丽花歌仔戏,这回又加上了忠孝节义的元素,让人发觉原来宫斗剧也可以同时突显当时人的忠孝伦理观念,和时下以现代人斗争逻辑去写古代人的中国宫斗剧模式相当不同,在《忠孝节义》里试图去捕捉在当时历史与儒家道德观下,作为士大夫及臣子所遵从的礼节为何,这着实是一般古装剧已然看不到的地方。

第四看点:居家孝亲必备良药

如同前面所说,杨丽花真的是纵横半世纪的传奇中的传奇,也许容颜会老、声音会衰,但萤幕魅力和演技只会更加洗炼成熟,不管是母亲甚至祖母一辈,杨丽花都是从年轻看到老的珍贵面孔。

在台湾迈入老年社会,但银发族市场甚少人照顾的状况下,教忠教孝的剧情、怀念的歌仔曲调和永不褪色的大明星,想来可以很好地抚慰长辈们的心灵,这年头要找到如此适合孝亲、可以安心带爷奶们收看的节目,真的是不多了,《忠孝节义》再次让陪着长辈坐在电视前守候的情怀得以再次复苏,确实是很特别的体验。(或许也正因如此,本剧只在电视播出,完全没有网路平台呢。)

第五看点:现代化的华丽戏服

似乎碍于棚拍与特效技术所限,《忠孝节义》在拍摄上其实与 1994 年的《洛神》没有太大差异,杨丽花剧团成员的唱腔和动作也还同样扎实,整体显得颇为老派。

但是非常特别的是,为求现代化及传承培育新一代的人才,这次《忠孝节义》邀请了台湾剧场界最知名的服装设计师邱圣峰来设计所有的戏服,邱圣峰的功力也完全展现在最后的成品上,设计兼具戏曲特色与现代美学,一套比一套华丽大方,成为《忠孝节义》另一看点,在看戏的时候也别忘了注意一下衣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