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研究,比起分享积极讯息,一起憎恨某人能铸造更牢固的关系。因此,职场上难免有意见不一致小团体产生。

文|方植永(小安老师)

小萱很害怕在茶水间或厕所停留,因为这两个地方是公司的八卦集散地,总是会听到同事之间说人是非的话,她很担心自己在无意间听到不该听的而被迫选边站,更怕有一天,也听到别人在背后讲自己的坏话。

小萱知道不管选哪边都不对,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公司里复杂的同事关系,让她连想好好工作的心力都没有了。

其实小团体在我们学生时期早已存在。一个班级有几十个人,你会有三五个比较亲近的死党;全校几百个人,你会选择跟同班的人团结;全国上千间学校,你会选择跟同校的人齐心。

换个场景到了职场,公司指派你跟其他部门的同事参加大型公开讲座,在上百人的场合里,比起跟完全陌生的人坐在一起,我们通常会选择坐在即便平常没那么熟识的同事旁边。


图片|来源

人最喜欢的对象是自己,第二个会喜欢的是,跟自己相似的人。先别急着否定,试想当你拿到一张团体照的时候,第一个找的是谁?肯定是自己,而且还要确保拍得好看对吧?成群结党是让人最快得到安全感的方法,跟具有共同性的人群聚,能够建立起舒适圈,这些都是正常的天性使然。

学生时期的小团体很单纯,那些一起打球、一起打电玩、结伴上厕所或一起偷偷喜欢某个男生的闺密,多数毕业后各奔东西,很少能够继续维持当初的温度。社会小团体的选择相对小心,希望自己能够不沾腥的同时,本能性的还是会期望能够找到安全的小圈圈,一个可以相互取暖的角落。人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人们相互讨厌的原因可以有百百种,但凝聚彼此的原因可能一个就够了。

各国的政治都有党派,原本不同派系的人马,在面对国际利益的争夺时,敌人不再是自己国人;公司内原本有跨部门立场不同的冲突状况,面对外部竞争者瓜分市场时,枪口自然会一致朝外。这世界并非黑与白那么绝对,选择一个团体的同时,不代表跟其他团体为敌,只是你刚好在这个圈子较为舒适,而他在那里可以找到共鸣。

当然,也有一些人生性独来独往,一个人反倒觉得自在,自然不会有如小萱的纠结。但假如是非自愿性被孤立,没有属于任何派系或是团体,那就要好好想想,自己是否没有跟任何人建立共同性?在人际相处上出了什么状况?

冲突不过是立场差异

有共同性相对也存在着冲突性,所谓的斗争,往往都来自于立场的差异。

企业里最常看到的是部门间的斗争,例如:财务部目标是为公司减少浪费开支,在核发预算的时候需要审慎把关,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口上;然而研发部门则是为公司开创新的可能,即便有面临失败的风险,也愿意为那个百分之一的成功机会而投入尝试。饭店的业务部门为了带业绩回饭店,跟企业签约时往往承诺客户许多服务,然而负责执行的客房或餐饮同仁,反而叫苦连天,认为业务部不体恤他们的忙碌。这些都没有对或错,只是立场不同产生的冲突。


图片|来源

但仔细看,这些分属两个团体的冲突当中也包含共同性,不论是希望把自己的职责做好、达到业绩目标,或是让公司赚钱继续营运,都有各自认为合理的道理。知名广告公司李奥贝纳执行长黄丽燕女士曾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合理的,差别只不过是在合你的理,或是合他的理。” 你是否愿意去了解别人的道理,将决定你与他人之间能建立的是共同或只有斗争。

所谓的“无敌”,不是真的功夫了得或是万夫莫敌,而是一个不把任何人当敌人的心态。当你能够接受每个人的不同之处,也就不用担心小团体的问题了。

多数人习惯证明自己是对的,但我们也要试着想想自己有没有可能是错的,从中评估能否看得更全面,而不是单一角度的偏颇。同个父母生的手足,都不可能全然具有相同的思维,更何况是职场上的他与她。先理解冲突的发生是健康的,藉由讨论来相互了解,才能找到双赢的第三可能,不要只想说服别人接纳自己的想法,那只是计较输赢的争论。

当个中立的倾听者

佩姬说,有一天凯莉跑来跟她讲蜜雪儿的坏话,为了表示自己跟凯莉同仇敌忾,佩姬也跟着说几句对方的不是。岂知她们俩和好后,竟然炮口一致对向佩姬,事实经过也被加油添醋,最后让自己公亲变事主,搞得里外不是人。

在公司里,许多人都很懊恼,为何总有同事爱在背后道人是非?

人天生就对负面渲染力的资讯比较有感,茶余饭后话题鲜少会聊这个世界有多美好,大家喜欢在完美中找寻不完美,网路上负面新闻的浏览率总是比正面的来得高,喜爱看明星的八卦多过于公益资讯。心理学家研究,比起分享积极的讯息,一起憎恨某人能够铸造更加牢固的关系,这是一种从生活就开始累积的习惯,人们太习惯抱怨、批评了。

试想一群朋友聚餐的时候,其中一位得意洋洋的说他的求职有多顺遂、老板多器重、不停升官又加薪,但其余的人都才刚踏入职场,还在辛苦摸索求稳的阶段,几次聚会以后,可能就不太邀约这位朋友了,并非基于嫉妒,只是他的话题无法让多数人产生共鸣。

有时候办公室的派系斗争,可能是背后道人是非的碎嘴,这种非正式的主观评论在职场上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潜规则,有的藉由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好拉拢对方成为同一阵线的队友,确保有人跟自己在同一条船上。也有的人本身就是双面人,在你面前示好只是为了取得情报,然后在背后加油添醋,再加以批评宣扬。能远离这些事就尽量保持距离,听到了也千万别把这些八卦往心里去,当一个倾听者就好,不要加以评论,更别当那个把故事传递下去的媒介。


图片|来源

在背后道人是非,损害的不仅是他人的名誉,更是自己的信誉。人的确喜爱八卦消息,喜欢嘴皮子运动讲闲话,但这样的团体不会是知己,日子久了大家也会明白事理。尤其是在职涯路上,越往上爬,越会了解管住自己嘴巴的重要。

一群人在茶水间苦恼坏掉的咖啡机,一位同事灵机一动想到主管曾经说过即便他不在,也可以使用他办公室专属的咖啡机,就在大夥儿准备前往主管办公室时,小悠说:“你们确定这样好吗?老板很保护自己的东西,等一下惹他不高兴。”原本出自于善意的贴心提醒,但说词像是在主管背后讲闲话,在场如果刚好有碎嘴的同事,将这句话传到主管耳中,小悠可能就成为主管眼中的黑名单了。说者无心,但听者可能很有意。

假如你不幸成为上述故事的主角,被同事诋毁,在主管面前黑掉了,该怎么办?同样建议冷处理,别让自己的情绪随之起舞,不要正面回应,更不要迁就他人而改变自己。被抹黑讲闲话,会有情绪是正常的,但要如何反应,则是考验自己的能耐。

不生气是一种修为,但懂得如何处理情绪是一种修养。

在职场上,对自己有所期待的你,终有一天会成为领导者,人们渴慕跟随的是,即便面对负面打击,也能以智取胜的楷模,而不是有任何风吹草动就迎前冲撞的莽夫。

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有人会觉得你不好,站在反对或是批判的那一方。但我们并不是生来就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没有必要因为在意他人的看法而去讨好,活在他人的评价中,等于把自己的人生交托于他人之手。

当然,如果同事的负面批评是有建设性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你可以自动把那些情绪字眼消音,萃取出建言的部分来参考就好。面对那些非建设性的流言蜚语,你的确不能做什么,无法去堵住别人的嘴,也不能改变对方的想法,但你能决定自己要跟对方保持什么样的关系,跟那群与你有共通性的人建立好关系,其余的不求交心也无需交恶。同时,面对眼前的战火,当心自己不要跳进搅和,以免成为了箭靶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