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有雷)《小丑》是一部很难熬的电影,因为它真实而冷漠,并且是集体的、有系统性的、有意识性的冷漠,就像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在许多年前,犯罪学家曾经有一场近乎哲学式的争论——罪犯是天生的,还是后天造成的?(Is a criminal born, or is it made?)

最早期,这样的争论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辩证。谁也不服谁,一开始,基因学家宣称,基因可以解释我们的行为,这样的行为镶嵌在血脉当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而这样的论述一直到行为遗传学家开始用了“同卵双胞胎研究 ”而产出了大量的结果。这些研究显示,遗传在所有行为的面向上都有重大的影响,举凡智商、外向性、友善程度等个性与能力上的差异,到忧郁症、思觉失调症、自闭症、双极性疾患(躁郁症)等疾病也有高度的相关,甚至政治参与、高风险性行为、对同性恋的态度等行为指标,也都有所影响。

推荐给你:【小郁乱入专栏】你是一时忧郁,还是有躁郁症状?

这样的发现让许多支持优生学与种族偏见的人高潮了。

如果犯罪是遗传的,那我们把所有的坏蛋全部关起来不就好了?这样的观念,造就了一些我们最糟糕的行为的产生,也让许多人逼迫着另外一群人走进毒气室。

而这样的观念,也还存在我们许多人的心中,也是所有“我们”与“他们”的立论基础。你现在还是可以隐隐从你的长辈、你的同僚、以及政治上的领袖们口中,听到类似的言论。

但后续的研究发现,虽然基因的效果对我们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环境”的因素,调控了一个基因如何运作。一个基因不会自己运作,而是环境决定了它要何时运作、怎么运作。

简单来说,同一个 A 基因决定了身高,它在甲环境的时候,会让你长到180,但在另外一个乙环境当中,它可能会让你变成小只马。而这样的环境,可以指细胞内的温度、湿度、酵素等,也可以指外在环境,举凡气味、触感、生活条件、交友状况、心理健康等等。

只要脱离了环境,基因就毫无意义。谈到我们的行为,脉络就是一切。


图片来源:《小丑》剧照

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呢?

对我来说,《小丑》这部电影非常真实,它就像是一个虚拟的大型社会实验,我们在当中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慢慢走向疯狂,而环境又对我们最好与最坏的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毕业之后,我对人的行为感到相当的着迷。我们为什么会做那些事情,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对这样的好奇,以至我后续自学了许多行为科学相关的书籍,也在因缘际会之后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我在念 Robert M. Sapolsky 的《行为》一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让我几乎落泪的一句话,我没有想到在厚重艰涩的学术研究当中,会看到这么一句近乎诗意的话,他说:

“爱的反面并不是恨,而是冷漠。”

冷漠、无视、忽略、不被看见。这些行为本身更胜于刀剑弹药,被这些东西穿过,你不会留下鲜血,但你会感觉到一样、甚至更强烈的痛。

而冷漠,我认为就是这出戏的一大主题。集体的、有系统性的、有意识性的冷漠。

几乎所有研究心理变态(我并不是很喜欢这个翻译,但也想不出其他词来代表 Psychopath )、连环杀人魔以及那些我们社会上最令人胆寒的罪犯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件事情,那就是童年逆境( Childhood Adversity )。


图片来源:《小丑》剧照

所谓的童年逆境,举凡缺乏父爱、缺乏母爱、贫穷的童年、同年遭遇暴力与天然灾害等等,这样的逆境会让人更容易忧郁、焦虑、药物滥用、认知能力受损、压力调节受损、以及出现反社会行为。

推荐阅读:懒惰、拖延、迟到!缺乏自我纪律的原因,可能是童年情感忽视

这些人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包含言语以及肢体攻击,也容易成为霸凌者,最让人悲伤的是,这些在学校的霸凌者,往往也是在家庭暴力的被罢凌者。

他们在复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暴力。

而这样的暴力发生,也有一个很令人悲伤的原因:我们脑内的压力,可以透过攻击比我们弱小的人而得到纾解。

但生命永远会为你找到一条退路。

我们会看到有些人,同样遭遇了逆境,但他们还是能在最黑暗的淤泥当中,开出最美的花朵。我们又要怎么样去解释这样的韧性呢?

(以下开始有剧情雷)

《小丑》的主角亚瑟佛莱克,无疑的,就有这样的韧性。他出身贫穷、有着精神疾病、很少真确的感到快乐、工作不顺遂,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听从妈妈的教诲,用一张笑脸去面对这个社会。

即便他在路上被小混混打、被公司同事陷害、在公车上被人白眼、被老板嘲弄,他还是能硬挤出笑脸,用仅存的力气,用力的、有尊严的活着。

即便他后续不小心枪杀了小混混,但他也仍然没有彻底坠落,因为他还有他的希望,他的母亲,以及他的情人,他的行为,被整个社会所认可,虽然不是本来的面貌,但世界,以另外一种方式,终于看见他了。

直到后来,意外得知可能的爸爸的消息,他就像在这个孤独而残酷的世界中总算得到一个希望,他用一种沈默但声嘶力竭的声音,用尽全力往前伸出枯瘦的手,希望能抓住一点什么,那怕只是片刻的温暖,只要有短暂的一刻,有人能接住坠落的他,给他一点依靠,那就好了。

但一切毁灭的如此迅速,而真正给予他最后一击的,却是他的母亲。

还记得,前面说到,撑过童年逆境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吗?有很多因素、基因与胎内环境都有所影响,但最大的因素,是妈妈。

母亲的照料方式,改变了孩子的脑内结构。而一个母亲可以带给孩子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爱、温暖、信任,以及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母亲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快乐。

《小丑》的编剧,用一种悲伤的艺术性方式,让我们看到最后一根稻草的落下,它轻如鸿毛,倒下的时候却雷霆万钧。

一个遭遇到童年逆境的孩子,他的韧性是有限度的,如果他承受了越多不同种类的逆境,最后长大功能良好又快乐的机率,就越发的渺茫。虽然生命永远会试着为你找到一条生路,但是,你周遭的环境不会。

同场加映:《小丑》的疯狂背后:无家、失爱、创伤,足以造就一个心碎的反派


图片来源:《小丑》剧照

这样的过程无疑是让人心碎的。

而这样集体的、有系统性的、有意识性的冷漠,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小丑的故事,以一种凄美的方式点出了世界的真实。

高耸的楼梯,一路往下,在上面的独舞,美得令人屏息。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那一种无泪而无声、近乎麻木的悲伤。而这样的悲伤,我想我们永远都不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