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将影响人的成长。从心理学角度看,你的爸妈是哪一种人格?又通常会有什么样的教养行为?


图片|来源

四种“过”与“不及”的父母

综览各家心理学着述,你会发现,最终的建议总是殊途同归: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最有帮助,最可以培养出健康、开朗、正向、有自信孩子的父母,称之为“恰如其分的父母”。

对比于此,则是各种“过”与“不及”的父母,包含“理智型父母”、“情绪型父母”、“溺爱型父母”与“忽略型父母”。

他们的心中, 都有一套固着的剧本,导致重复使用僵化、不合时宜、甚至失职的方式教养下一代。

“理智型父母”

通常为高学历,要求完美,爱分析,有些焦虑、神经质、甚至强迫症倾向。对于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博览群书,期待以最理想之方式教养子女。

对孩子从小即订定明确的目标,什么年纪该学会什么一一规划、刻意栽培,希望孩子能在特定的领域领先群伦。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孩子身上,陪孩子写功课、准备考试、上才艺班,对于孩子的生涯发展早有定见。

  • 这一型父母常见的对白包括“妈妈也是为了你好……”、“照这样做就对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相信爸爸,不会错的!”、“总有一天,你会了解我的苦心!”、“为了你的将来,让你恨我也没有关系!”、“等你长大后,你就会懂的……”
     
  • 心中剧本:先苦后甜,才是人生的真谛!我是人生的过来人,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我希望你实现比我更好的人生!孩子的成长,如果一切都照我的规画,就可以少走许多冤枉路,比别人提前得到成功与幸福!
     
  • 问题:凡事总为孩子做决定,即使是最好、最正确的决定,都可以让孩子丧失掌控感、自信心与决策能力!现今社会,十分流行“选择困难症”与“拖延症”,与父母从小过多、过度的介入不无关系。

同时,过度理智,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可以提供的、最重要的生长养分:“关爱”。

虽然理智型父母会觉得“我提供给你丰富充实的人生”就是最好的爱,但是孩子所体会到的全然不是如此!孩子会觉得,你爱的是“我的表现”,而不是“我这个人”!

否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自以为是的同理心、认为“我做得到,你也一定做得到”、错误的“将心比心”……这一切都成为亲子关系的杀手!

孩子真正的潜能,通常是未知的。而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动的时代,五年、十年之间,世界就可能出现极大的不同。

也就是说,孩子的人生, 有很大机会和你过去所经验的完全不同!甚至,孩子未来生活的方式、从事的职业,目前都有可能还没有出现。

最幸福的孩子,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上,一路做自己“喜欢”而且“擅长”的事情;如果能够不断找到这样的领域,他自然可以走得轻快、开心、热情洋溢!

父母以从众、过时的经验,对孩子的规划越多,只会让孩子更局限、更墨守成规、甚至更脆弱!

临床上,不乏这样父母以既定剧本“荼毒”孩子而不自知的案例。如果你所规划的,完全不是孩子潜能与爱好之所在, 而你又固执己见……换来的,可能是更可怕的怨恨与报复!

常见的“被动攻击”:宅男宅女啃老族,用我的“无能”来回报给你;或是“隐藏式攻击”:表现优异、一路顺风,远渡重洋,然后与父母老死不相往来……都是理智型父母常遇到的心碎结局!

“情绪型父母”

通常父母本身来自于有状况的家庭,缺乏安全感、情绪高张,甚至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精神医学上,杀伤力最大、与精神疾病之生成与复发高度相关的照顾者,就是“高度情感表达(high expressed emotion, high EE )”型!

主要特征包括过度的情绪介入,以及过多的批判。比较轻微的状态,包含:喋喋不休的叨念、抱怨、大惊小怪、大怒大悲等。严重者,则会呈现:冷嘲热讽、批判、贬抑、威胁、情绪勒索、甚至出现口头与肢体暴力!

  • 常见之对白:“动作快一点……你看!又掉了!捡起来!……专心……衣服穿好……迟到了……你总是慢吞吞……(紧迫盯人、实况转播)”、“你看,老是要妈妈提醒……”、“这次数学考的不错……可是国文还是有待加强喔…… (yes, but……)”、“你呀……就是粗心大意!”、“好手好脚的,整天好逸恶劳!”、“我数到三,你给我过来……一、二、三!”、“你再这样,我就再也不理你了!”、“你的表现,让我十分失望……”、“我没有你这个儿子!”、“难道要逼我去死,你才甘心吗!”是不是十分可怕!
     
  • 心中剧本:你要知道我有多爱你!你不该忽视我的感受!你要为我的情绪负责!你必须以相对的爱回馈给我!
     
  • 问题:健全的人格,有赖于理性与情感之平衡。凡事诉诸情绪,只会让孩子养成用情绪面对所有问题的习惯,逐渐丧失客观与理智。研究显示,如果大脑承受天灾人祸这样高强度的压力,会造成神经失调甚至脑细胞受损。试想, 如果你动不动就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压力,就如同让他每天都经历921大地震—假以时日,大脑会累积多么重大的伤害!

时不时的情绪勒索及口头、甚或肢体暴力,会造成两种后果:一种是孩子变得过度在意、甚至过度解读他人的情绪,在人际互动时敏感自卑、患得患失, 日后也很容易成为口头或肢体霸凌之受害者,或是动不动就被伴侣、主管、甚至同侪情绪勒索。

第二种后果则是为了自保,开始忽略父母的情绪,变得冷漠、甚至早熟。因为常常处在负面的情绪之中,进一步,就连自己的情绪也变成习惯式地忽略。这在心理学上,称作“情绪失读(alexithymia)”。长期忽略自己与他人之感受及情绪的后果,就是变成一个冷漠、缺乏同理心、甚至有反社会倾向的人;长大后,自己也有极高的机率,成为情绪勒索甚或家暴的加害者!

“溺爱型父母”

通常来自于匮乏、艰困的家庭,为了弥补自身的缺憾,所以无所不用其极地呵护子女。随时担心孩子在物质或情感上有所匮乏,觉得提供子女一切,让孩子幸福,就是尽到父母的责任了。通常不论是非,一切向着自己的孩子。当然,这也常发生在隔代教养,也就是祖父母对于孙子女的关系中。

  • 常见之对白:“来,吃这个!”、“会不会冷?小心感冒了!”、孩子撞到桌子跌倒了:“桌子不乖,我帮你打它!”、“要照顾好自己,缺什么都可以跟妈妈说……”、“如果有人欺负你,爸爸一定帮你讨回公道!”、“为了你, 我可以牺牲一切!”
     
  • 心中剧本:我是最棒的父母,我要给你最好的……只要一切平安顺利,你就会是最幸福的孩子。
     
  • 问题:“惯子如杀子”、“慈母多败儿”,社会上惨痛的例子,屡见不鲜! 成长过程中,每一次跌倒、每一次受挫,都是宝贵的体验与学习。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你的保护伞之下……温室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要离开家庭,进入困难重重、竞争激烈的社会,将要如何生存?

医学上也有类似的例子,随着时代进步,现在的孩子大多成长在干净、清洁的环境,但各类过敏性疾病却逐年上升。我们小时候,每天趴在地上打弹珠,吃苍蝇爬过的东西,身体却十分健壮。

除了环境的压力,人际方面,外面的人也不会随时都对你彬彬有礼。临床上常见到,被师长骂一句、被同学推一把,就再也不愿意去学校的孩子;谈恋爱后,对方移情别恋,就寻死寻活……

总之,成长过程中,培养出孩子对于环境挑战、对于人际冲突的适应能力,绝对是父母不可逃避的重责大任。

“忽略型父母”

通常因经济因素或家庭责任(如工作压力过大或照顾老病家人)而心事重重自顾不暇,或过早生育(自己也还是孩子),或是罹患精神疾病,甚至有酒瘾/毒瘾、身系囹圄,无心也无法照顾子女。轻则惯于缺席、忽略、粉饰太平,重则情感淡漠、言谈冷漠,对于孩子的需求不闻不问;甚至严重缺席,导致主要照顾者频繁更动。

  • 常见之对白:“我工作已经累个半死,你还要我怎么样?”、“小孩子干嘛问这种问题……”、“又不会怎么样,别哭!”、“我已经够忙了,你乖一点别来烦我!”、“又没有人给你压力,你有什么好忧郁的?”、“你难道就不能自己照顾好自己吗?”、“老天爷真不公平……我好命苦……”、“你这个讨债鬼!”
     
  • 心中剧本:我自己都没办法顾好自己了,你还来烦我!你不是我的责任, 生在这个家庭算你衰!这个世界,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 问题:健全的心智发展,有赖于充分的“依附关系”。人类属于灵长类, 你可以想像在大自然之中,灵长类的幼仔是如何度过婴幼儿时期?

刚出生的小猴子,整天和母亲紧紧依偎,加上哺乳这个动作,母亲与孩子的大脑都会分泌“催产素”,而催产素,会让母亲与孩子都产生深刻的“爱”的感觉—这就是小猴子对于其他同类以至于这个世界,“信任”的坚实基础。如果此时强制将母子分离,即使充分给予饮食照顾,让小猴子顺利长大,小猴子还是会出现性格上的变异……自卑、怕生、缺乏安全感甚或情绪不稳都有可能发生。

亲子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对于最亲近的父母都无法安心,谈何对于其他人产生信任?结果就是,一辈子的人际互动都受到影响,甚至对于家庭彻底失望,无法与另一个人建立稳固关系;更遑论成家立业,组织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

以上四种失职的父母,追根究柢,常常都有一个共通的原因……就是自己早年的亲子关系也不健全。

孩子对于父母永远都是又爱又恨,所以无意识间, 也会选择采用与父母类似的方式,与其他人以及世界互动。这样导致问题会世世代代以不同的型态不断传递下去,影响可谓十分巨大与深远!

可怕却又无所不在的病态共生

如果深入探讨你会发现,理智型、情绪型与溺爱型父母,还有一个共通的心理症结,叫做“病态共生”!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Margaret S. Mahler)表示,人生中,只有最初六个月的共生,称作“正常共生”。因为小婴儿没有自己谋生的能力,必须依靠大人(尤其是母亲)才能存活。但是六个月之后,随着各项能力逐渐成长, 父母必须渐渐放手,让孩子学着独立、自主。

“你在学校打架,让我很生气!”、“你考这么差,让妈妈很难过!”、“孩子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想活了!”这些我们常常听到、也觉得合理的对话,都在显示,父母的自我边界,仍和孩子大量重叠。“你要为我的情绪负责!”、“你会影响我,我也有权力影响你!”、“你我是生命共同体!”。很多人误解以为,这是父母爱子女的天性,其实不是……这是一种令人窒息、彷佛彼此掐着对方脖子过日子的方式—这些都是“病态共生”!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本身已经有不少的情绪。他是孩子,你是大人……父母应该保持清醒,以平和的态度,从旁理解与支持,而不是自己先衍生出一堆情绪,把整个事情搞成乱七八糟一锅粥—自己不舒服,孩子也无法从中得到成长与体悟。

许多父母共生的本事特强,不只一路走来干涉孩子求学、感情、事业、结婚生子……甚至到了七老八十岁了,还是可以继续情绪勒索四、五十岁已然成熟的孩子。“我老了……没用了……你们都不管我了……”、“我怎么这么命苦……孩子没一个孝顺的……”

不只父母会有形无形想要与孩子共生,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和父母共生。“你们如果离婚,我就离家出走!”、“爸爸一直外遇,我恨不得杀了他!”、“让爸妈失望,我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潜意识中,为了向父母效忠,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复制父母的悲剧:家暴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己也成为家暴者;吸毒者的孩子,长大也吸毒;妈妈婚姻不幸福,女儿长大后也找了一个类似的、会折磨自己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