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好朋友一起住结果翻脸”的故事吗?为什么明明能当朋友,却不能当室友呢?和朋友同住需要注意的事,都为你整理好了,想要和朋友同住前,不妨先来看看这五件事!

“反正我们那么好,住在一起就不用适应新的人啦!”A 一直想脱离拥挤的学校宿舍,兴冲冲地邀请我和他一起合租。

和好朋友住在一起,乍听之下是件美好的事,既可以无时无刻打闹在一起,也能在对方最需要陪伴时给予温暖。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虽然与 A 认识已经有三年,住在一起应该无大碍,但是毕竟从没有见过她在家里的模样,我总对她提出“住在一起”的邀请有些疑虑⋯⋯

成为室友,也许不比想像中美好,那些“本来是朋友,因为同住而反目成仇”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关于朋友同住,到底需要注意什么,才不会让“朋友变仇人”呢?以下提供给你与朋友一起住之前,需要思考与讨论的五件事!

1. 理解彼此生活习惯差异

既然要一起住,首先就得了解彼此在生活习惯上有什么样的差异,例如对方的活动时间主要在白天或晚上、需不需要私人空间、是否在意环境整洁等种种“没有住在一起就不会了解”的习惯。

而当然,一时间要讲出所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可能有难度,因此在同住之前,建议可先从一起出游,或到对方家中住一晚开始了解彼此。

推荐阅读:变成大人后,我们还能如何像孩子一样交朋友


图片|《深夜的糟糕恋爱图鉴》剧照

2. 厘清彼此的生活与身体界线/地雷区

同住之前,可以花时间好好厘清彼此的生活与身体界线,比如:没洗澡可以上床睡觉吗/垃圾一天没倒可以吗/吃完零食可以等等再收拾吗等。另外,身体界线也需要事前了解,确定彼此对身体界线的可接受范围,避免造成对方不舒服的感受。

诸如此类的界线倘若能事先得知,就能评估自己是否适合与朋友住在一起,如果你有绝对不能妥协的地雷,但朋友并不在意,那么可能你们就不是室友的最好人选喔!

3. 共同事务分配/共用水电怎么算

住在一起,反正“有事我都在”的背后,同时也代表着“有事要一起做”。室友的共同事务分配,包含生活用品谁要买、打扫谁负责、垃圾谁要倒等等共同事务,都需要事前讨论。另外还有水电费分摊问题,因为都要共同负担,因此在使用上可能也需要建立共识,讨论出一个“合理的”使用范围。


图片|室友的经典语录 YouTube 截图

4. 访客要入住怎么办?

出门在外,难免会有朋友借住自己家的时候,关于访客入住的频率/规范等,也可以在事前与朋友讨论。试想看看,明明是自己的家,如果一天到晚出现陌生人,谁会觉得开心呢?提前告知、与室友讨论,除了是让朋友有个心理准备以外,也是尊重喔!

推荐阅读:懒得再交新朋友?如何看待 25 岁后的社交焦虑

5. 怎么样才能好好表达自己的感受?

也有可能,最难的不是以上沟通的内容,而是“如何好好开口说出自己的感受与需求”。毕竟朋友这么亲密,你也能够理解对方,如果说自己其实有其他想法,会不会很伤感情呢?提供给你理性沟通的几个步骤,让你能够有效传达讯息,又不伤害朋友感情。

根据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的书籍《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里头所提到,想要来个“非暴力沟通”,可采用以下四个步骤:

  1. 观察:先具体地与对方说出你的“观察”,不带评论与判断的描述事实。例如:我观察到你最近很常带朋友回家。
  2. 感受:接着尝试以平稳语气表达你的“感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例如:我觉得这样让我有点不开心。
  3. 需要:是因为什么“需求”导致你出现了以上的感受?这时候就可以说出口。例如:因为我需要更多私人空间。
  4. 请求:说完以上脉络之后,你可以试图提出一个具体的“请求”。例如:我希望你可以减少带朋友回家的次数。

以上四个步骤,希望能帮助你与朋友不伤感情的沟通(当然也非常推荐你转发给朋友,让他和你有一样的共识)。


图片|室友的经典语录 YouTube 截图

住在一起本该是一件美好的事,提前做好沟通与准备,抱着尊重他人的心态一起住,相信你能获得一个亲密的室友!但如果你在合租以前,发现彼此并不适合当室友也没关系,谁说一定要住在一起才能是朋友呢?

找到让彼此都舒服的相处之道,将彼此放置在生活中最适合的位置,也许是对这段友谊最好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