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哺喂母乳好痛好害怕,难道我不适合当妈妈?”、“大家都说只要看到孩子笑,所有疲惫就会一扫而空,但我怎么还是觉得好累?难道我不够爱他?”你知道吗?当产后母亲们心里开始出现这些声音,其实正开启一种自己也难以察觉的心理防御机制。

文|OT 莉莉当妈妈

其实产后忧郁并不遥远,但我们可以瞭解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让自己快乐起来

有位认识多年的朋友,我们成为妈妈的时间非常地接近,她只比我晚了两个月生小孩。而在某个深夜里,她打来向我哭诉。

“我小孩都不喝我的奶了,他是不是在生气,发现我起心动念,想要停止亲喂了?”在手机的另一端,她的声音非常地崩溃。

“唉,你小孩才满月耶!要生这么曲折的气,这是需要有相当高的认知功能,才有可能做得到的事情好吗?”

我们都这样有过这样类似的经验,孩子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你敏感的神经。他眉眼一弯,那就是笑了,代表宝宝喜欢妈妈;而他小嘴一嘟,就是现在有所不满。

但是你知道吗?在这件事情当中,其实牵扯到了两个部分:一是孩子本身的意识,二是爸妈自己的解读。而爸妈自己的解读当中,除了有客观资讯的判读以外,其实还受到爸妈自己情感层面的影响。


图片|来源

孩子的意识

我们先来谈谈孩子的意识吧。所谓的意识,我们又称它叫“认知”。一般而言,婴幼儿在 4 个月以前,他们的反应大多是源自于原始的需求,特别是在目前的生存状态出现危机时。比如说,肚子饿了但是奶没来、困了可是外面好吵睡不着、太热了、太冷了、身体有地方不舒服、想要被搔痒痒⋯⋯。

有好多好多的状况都有可能,只要这些状况没有被排除,婴儿唯一的反应就是哭闹。因为他们需要透过哭闹引起注意,找人来解决这些事情。所以,你可以预备一些哭闹检查清单,这样下次面对哭闹时,就不会手忙脚乱、心烦意乱了。

我拿我儿子的检查清单来举例吧:

  • 看吃奶的记录时间,是不是饿了。

  • 摸摸尿布,是不是尿布湿了,或是臭臭了。

  • 摸摸手脚跟颈后,检查温度是否舒适。

  • 检查孩子躺的地方,是否因为他自己的扭动,而有不舒适的地方

  • 抱孩子的“手势”不对,宝宝不喜欢。

  • 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像是胀气等等

  • ……其他你家专属的小眉角。可能是他喜欢的奶嘴掉了,可能是他喜欢的玩具不见了。这些都要靠平常的观察喔!

爸妈的解读

接着我们要来谈谈“解读”这件事情。其实当我们在“解读”的时候,在对客观的事实的判读之外,我们常常都还会加上自己主观的意思,这个状况不只是妈妈,我们所有人在判读解释情境的时候,都会这样子做。

只是,一般情况虽然较复杂,但是也会依照不同的情况及作法,而得到多样化的回应,并且还有语言可以辅助。但宝宝的状况就不同了,虽然相对比较单纯,可是得到的反应却变得过于单一:只剩哭哭跟安稳,还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协助。在这种情况下,变得比较容易误判宝宝的实际状况。因此,就有很多空间夹杂入爸妈自己的主观情绪,也会让爸妈自己的心理负担变得更重了。

延伸阅读:“得产后忧郁,是因为太闲了吗?”产后情绪低落的几个理由

而这种夹杂入自己主观情绪的状态,我们称为“投射”。

心理防御机制:投射

所谓的投射,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御的机制,它会在潜意识中发生。人很容易在无意识当中,为了让自己的心理状态好过一些,就不自觉地否认自己无法接受的想法、思绪和情绪等等。那这些否认掉的东西要怎么办呢?潜意识就会把这些东西“投射”出去,也就是丢到自己以外的事物上面。

而在这些外界事物当中,最常见的对象就是“人”,也就是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很有自信地说,那些负面的、不喜欢的、甚至是厌恶的东西,都不是从自己的身上而来。而我呢,就还是那个美好的我自己。

比如在一开始时的例子中,这位朋友因为想要停喂母乳,却又不自觉地有了一些负面情绪。所以他在解读孩子的状况时,就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投射出去,开始认为孩子有感受到他的想法,孩子因此生气了。这个状况,就是个很明显的投射的例子。

这位妈妈的负面情绪当中,除了罪恶感以外,其实还包含了对自己的愤怒,所以才觉得孩子对自己生气。那么,这些愤怒的来源是什么呢?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 也许是哺喂母乳时,遭遇到的挫折感。在她内心的深处,可能是这么想的:“可是哺喂母乳是天职,我怎么会觉得好痛好害怕,难道我不适合当妈妈?”

  • 或许是面对照顾新生儿时的疲惫。在她内心的深处,可能是这么想的:“网路上都说,在看到孩子笑的时候,所有的疲惫都会一扫而空。但我怎么还是觉得好累,觉得不想动?难道我不够爱孩子吗?”

  • 又或者是,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被剥夺,因此产生的愤怒。在她内心的深处,可能是这么想的:“我这么有能力的工作女强人,怎么现在变得要放下事业,来照顾这个完全看不出我有多聪明、多有能力的小生物?”

面对新生儿已经够辛苦了,如果自己的内心还指责自己,批评自己有多少缺失,那不是太痛苦了吗?因此,这位妈妈就不自觉地把这些愤怒投射出去,投射在婴儿的哭声与动作上了。

当我们了解这个思绪的脉络之后,就可以开始慢慢练习。透过先反思自己,来学习去分辨现在眼前的状况,到底是我们作为爸妈的情绪,还是孩子真实的表达。这样子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能够更快觉察自己的状态,就能用稳定的情绪来陪伴孩子,正确地处理自己与孩子的情况,也带出情绪稳定的孩子。

延伸阅读:给新手爸妈:可以的话,好好享受宝宝出生的前两年

改善产后忧郁症状,跟我这样做

从医疗工作者到全职妈妈,其实我也经历了产后忧郁。虽然有着很多专业知识,但当我自己在角色转换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还有出现一些情绪行为上的改变。我自己却浑然未觉,这样状况大概持续了一个多礼拜。有一天,我的先生下班回家之后,就把我拎起来。将钱包手机钥匙塞到我手中后,很严厉的要求我出门去,要走一圈才能回来。

“我好累,我不想出门。”我说。

“不行,一定要出去。看要干嘛都可以,你困在屋子里跟小孩的事情中一整天了,现在出门去!!”我的先生非常坚持。

所以我就出门走了夜市一圈。结果回家之后,整个精神状况就变好了。

亲爱的你,看到什么了呢?

没错,聪明如你已经看到了,有些产后忧郁症状的状况,可能会看到:食欲不佳或猛吃、失眠或睡太多、疲劳、专注力差/容易忘东忘西、无望感、情绪起伏大/易怒……等等状况,若家中有孕产妇出现这些状况,可以多关心一下该怎么协助呦!

以下是可以改善产后忧郁症状的六项小秘诀,前三个是身边的人可以给予的帮助,另外三个是自己可以自助的做法。快一起来试试看吧!

1. 协助处理家事琐事育儿事:

让妈妈暂时离开压力源。但依据妈妈不同的个性,不一定需要强制让妈妈离开婴儿。

以我为例,因为胡须张老师在产前产后一路陪伴,都很清楚了解小孩的状况跟习性,我完完全全可以放心让他独自处理小孩,然后出门去。 (若是交给我妈,我还不一定可以放心哩。)

2. 陪伴,但不要讲一些会给孕产妇压力的话:

不要讲一些“小孩睡觉的时候,你就跟着睡啊”、“你们现在好命啦,我们以前都巴拉巴拉…”之类的,这些话真的不 OK。陪伴者可以视状况,聊聊一些外面的趣事啊,或是依照孕产妇想聊的话题聊天。很多时候静静地不对话,各做各的事,让她知道身边有你在,其实就是很好的陪伴了!

编辑推荐:给准爸爸们:趁宝宝还没出生时,去做好这些事

3. 跟先生单独的相处时间:

虽然你们已经转职成为爸爸妈妈了,但是不要忘记,你们的根本还是一对互爱的伴侣。留一些时间两人喝杯饮料,聊聊心里的话还是非常重要的!

4. 运动:

可以是跑步也可以是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帮助分泌脑内啡。什么是脑内啡呢?你可以简单将它理解成“自体鸦片”。它可以帮助你情绪稳定、纾压。再加上做运动也可以强化身体体能,让你在面对家务/工作时更有体力,当然最后还可以帮助雕塑身材啦!

5. 没有什么是一定要的:

真的,不要自己给自己太多的要求,像是什么一定要母乳喂好喂满、当全职家庭主妇一定要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一定要巴啦巴啦之类的……。

人生没有那么多一定要,有做很好,但没做也不要紧的好吗?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定要自己做,老公可以做的让老公做,经济许可的,还可以使用三机救婚姻,真的!不要为自己设定那么多的标准!

6. 参与妈妈社团交流育儿经验:

现在网路发达,有很多爸妈社团、妈妈教室、地区团可以参加。参加这些支持性团体,可以让你知道你不是孤单一个人的!

来吧,跟着做做看吧!

产后忧郁的医疗资源

其实有不少妈妈告诉我说:“身边的人都觉得我没事,觉得只是我想太多了。但我知道不是这样,我真的生病了。”

亲爱的,你的感觉没有错。我想告诉你,若是情绪生病了,这件事是自己最清楚的了。

而情绪生病的时候,确实,有的时候可能就只像感冒一样,只要多休息、多喝水,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己好。但是,有时候也会像重感冒一样,压久了反而变成肺炎,变成更严重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看医生、吃药、住院治疗。所以,请不要轻忽!必须勇敢地就医治疗!

精神科?听起来好可怕!

“OT 莉莉,我是想就医处理,可是我不想走进精神科、身心科之类的。去精神科看诊,听起来好可怕!”

亲爱的别担心,身心科门诊也跟家医科一样干净温馨。另外,现在也有其他的新选择啰!在各大医院都有妇女整合门诊/ 女性整合门诊,大多安排在跟妇产科一样,以女性为主的门诊空间。如果有需要,可以找找自己信任,或是习惯去的医院就诊。

如果,找妇女整合门诊还是觉得很别扭,那么,请你务必回到你原本的妇产科医师门诊,好好地跟医师说明你的状况,请医师进一步地协助你,来做药物调整,或其他的协助转介。

要先照顾好自己

亲爱的妈妈们,我们都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小孩跟家庭。别退缩,只要愿意,你会看到很多可以帮忙的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