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岁以前,我们努力认真打拼事业,30 岁后,也开始为职场以外的生活做好打算,可能很多人会开始存自己的退休金。但其实,比起退休金,也许你更该关心的是退休后的生活规划。你期待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期待退休金可以帮助你做到什么事?

开始工作以后,职场接触到不同年龄层的夥伴,20 岁的实习生、30 岁的同事、40 岁的主管,与不同的年龄级距的接触对于储蓄、退休金都有不同的看法,20 岁的实习生对于理财没有太多概念,愿意投入较多的花费在社交生活上,30 岁过后开始思考“未来”,有人已经懂的每月投入固定金额累积资产,有的人则是为了眼前怀抱的梦想而奋斗。

在 30 岁以前,我们让自己能在职场、生活尽可能绽放耀眼的光芒,累积到的财产多半花在自我投资,到了 30 岁后,我们更需要开始思考的是,如何这份光芒延续到人生下半场,开始为自己的退休生活规划,寻找适当的投资理财工具。

随着时代变化,关于退休的想像,也跟着变化,日前英国《卫报》报导一对加拿大一对华裔夫妻,在三年前发现房价居高不下,打消买房负债的念头,决定在三十一岁时就决定退休,将积蓄用来做更多想做的事,原本不被看好的他们因为把计画买房的资产运用在其他投资组合,退休后开始环游世界期间,却仍然能持续转钱。

从这对夫妇的故事告诉我们,“关于几岁能退休?”“到底该赚多少钱能退休?”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需要懂的透过“理财投资”,能在退休后享有生活的自主权,不需要为了工作而活,仍然有固定的收入,其实只要在适当时间采取对应的方式,都可以早日实现财物自由抵达理想的退休生活,让我们来看看:

到底要存多少钱才能退休 我该怎么存钱?

经常听到金融业者、理财专家顾问给大家这样的忠告:“越早开始规划退休越有利。”这样的说法非常直觉,越早开始存钱,存得越多,透过长期稳定投入,随着时间拉长累积更多资产。

推荐阅读:女子理财学|越不想碰钱,它离你就越远

究竟比起放在银行,透过长期稳定投入的复利效果如何呢?假设 A 不论月薪多少,都固定以定期定额的方式投资,每月存下 10000 元,透过投资组合平均有 4.5 % 的年酬率,从 23 岁开始投入到 65 岁,用定期定额试算工具计算一下,投资成本与获利加起来,累积的总金额额为 1461 万元。

但是,如果只放在银行呢?目前台湾银行定存利率大约落在 1.1〜1.3%,如果放在银行定存同样的方式,我们来计算一下,从 23 岁到 65 岁每月存入 10,000 元, 以 1% 的年酬率计算,累积的资产只有 625 万,的确差距悬殊。

而时间带来复利的影响有多大?让我们来看看:

假设 B 因为在年轻时追逐梦想,将大部分的钱拿来旅行追求即时享乐,不懂的理财规划,直到 35 岁才惊觉,开始以同样定期定额方式投入,到 65 岁前还有 30 年的时间可以累积不算太晚,不过累积的总金额为 749 万元,而 23 岁投入累积到的 1461 万元多出近双倍。


图片|来源

自我投资更重要 早日抵达理想退休生活

上述是投资顾问最常宣导给我们的观念,不过在职场上,来自 40 岁的前辈也给我不同的观点,常常看到身边有许多朋友不惜在年轻时花费时间、金钱在自我进修,第二外语、程式设计、艺术设计等等。

不论是学习新技能或在专业领域上更精进提升实力,有些甚至毅然决然踏上异国,取得更多学位,也许你心理纳闷着:难道这些人不用储蓄吗?他们以后可以安心退休吗?其实,只要在人生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策略,还是有办法早日存到退休金提前退休。

如果花费在自我投资,其实就是增加未来职场的议价能力,不论是在同个领域获得更高的收入甚至直接转换跑道,都能有效待提升固定收入。如此一来,在消费习惯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月能用来投资的金额变高了。

自己在工作期间接触不少软体开发以及插画设计者,都是在工作期间培养第二专长,成为专业以后,让月薪得到理想的成长,与此同时,可能在规划退休金也能有不同的策略。

推荐阅读:投资、基金、股票!给新手的简易理财入门三步骤

举例来说,如果 C 累积到够高的月收,同时也有养育子女承担家庭开销,希望晚年以更高的投入,以较短的时间累积资产。在 45 岁开始每月投入 30000元,一样是年报酬率 4.5% 计算,到了65 岁退休,也能累积到 1156 万元,根据上述的计算,只在提前执行定期定额储蓄计画,若是想要提早退休也不是问题。

事实上,在劳工新制中,劳工退休金帮我们强迫储蓄,雇主每月“额外”提拨你“薪资 6%”到劳退帐户,假设每月月薪 40000 元,35年、薪资成长率1%、投资报酬率3%计算,在65岁开始领月退休金至 85 岁,每月可以领到 11557 元,这笔钱就是政府给我们的退休金,如果加上自行投资的资产,在不工作的情况下每月可以领到六七万是相当充足的。

对于退休,你还在担心钱的问题吗?其实只要提早做好生涯规划,在对应时间开始执行储蓄与投资就不用太过焦虑晚年收入不足,比起退休金更重要的是如何规划周休七日的生活,让我们用人生上半场的活力,为人生下半场做好充足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