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压死线,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吗?有心理学研究指出,其实,有拖延症的人,是“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

做一个达标的“ Deadline Fighter ”,总有种难以言喻的快感吧。

记得一次,乐器考试,迟迟未有练习,直到考试前,乐谱只记了一半。结果当然只能弹到一半,记不起接下来的曲子了,于是即席创作,只谙西乐的老师还大赞弹得好,那是笔者初尝“拖延症”的甜头,那快感与沾沾自喜,前所未有。不过,往后的日子,当然苦多于甜。

笔者虽然一直不喜欢工具书,但散文、诗与小说,抒情解忧,又何尝不是工具呢?是次推介《拖延心理学( PROCRASTINATION:Why You Do It, What You Do About It Now )》,解构“拖延症”的心理,或都是源自内心的恐惧?

拖延症其实是“不适应”的完美主义者?

会犯拖延的我们都知道,时时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拉扯,令我们迟迟不展开工作,却不明所以。

是懒散或缺乏动力,千万个理由,怎都与“完美主义者”扯不上关系。然而,这书却大胆地指出,拖延者其实是“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做事一向“半桶水”,有时甚至做不完,又怎会是完美主义者呢?书中指出,心理学家认为有两种完美主义者,一种是“适应型”,另一种则是“适应不良型”。“适应型”就是我们普遍认知的那种,事事力求完美;后者则是对自我要求很高,但是对自己感到失望,要求的标准与对个人表现的看法有落差,因此时时沮丧与失望。

“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者对犯错十分在意,然而心理学家却指出,高成就的人通常都不是倔强的完美主义者,而是会接受自己的失败。当对自己有太多不设实际的期许与目标,完美主义便成了一个问题,导致人拖延。


图片|来源

拖延者都是“自大鬼” 自以为聪明绝顶?

还记得从前读书时候,总有那么一两位同学,明明是挑灯夜读,却偏要跟人说自己从没温习,然后成绩又是出奇地好?

我们都也曾幻想、期许自己是天才,不废吹灰之力便能做出惊人成绩,但世上可有那么多天才?因此,拖延的另外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我们享受那匆匆完成的快感,宁可永远停在“我还没有尽力”的“Comfort Zone”内,也决接受不了自己尽力了,但还是失败那沮丧。

拖延者会把能力与自我价值挂勾,即一份工作做不好,也会立即自我批判,贬低自身的价值。他期待无论遇到甚么问题,都能立即解决,可是当要付出努力的时候,便会逃避,因为在他们眼中,优秀应该也是不废吹灰之力的。因此,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因为自以为聪明绝顶而变得无知、一事无成。

因此,做人还是谦虚一点好,侥幸与天才,其实有很大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