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没有一点纠结?《忧郁青春日记》写一段“优秀”少女的抑郁故事,带我们看见每个人的生命脉络并不能被世俗成就或道德标准百分百地定义,谁的伤心与难受都值得也必须被重视并呵护,你当然也一样。

公号 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泛心理学。

KY 主创们有话说:

我见到过的一些非常不快乐的人,都看起来过得很不错。如果我长久地倾听他们的沉默,会有这样一种类似的语言从他们的沉默中冒出来:“我没办法解释我的痛苦,因为大家都觉得我的生活令人羡慕。”随后他们会低下头,再次陷入沉默中。而他们脸上的神情不仅仅是忧伤,甚至有一些愧疚——似乎过着好生活的自己,连说不快乐的权利都没有。每当这些时候,我都会想起好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也是一个对我有着深远影响的人推荐给我的:《忧郁青春日记》(Prozac Nation),又名《百忧解国度》。它是一部描写年轻的哈佛女孩与抑郁症的故事。Prozac,百忧解,是一种传统的抗抑郁类药物,也是最有名的抗抑郁药物之一。这就是英文片名的来源。

推荐你看:【小郁乱入专栏】你是心情忧郁,还是有忧郁症?

今天我们就请了 KY 阅读与观影专栏的特约作者给大家种这颗草。


图片|《忧郁青春日记》剧照

文|夏超

《忧郁青春日记》是由埃里克.斯柯比约格翻拍自 Elizabeth Wurtzel 的同名自传。它讲述了一个女孩进入哈佛大学以后一段抑郁发作、充满了挣扎的生活。原着由于探讨了抑郁症、离婚家庭、开放关系等重要社会问题而广受关注,一度畅销。

“优秀”者的不快乐:我能否比我的成就更丰富?

本片主角即原着的作者 Elizabeth Wurtzel,昵称为 Lizzie,自幼父母离异,由母亲养育成人。

她的妈妈教她拼写、学习和写作,带她去博物馆、音乐会开阔视野。她展现出优秀的写作天赋,为杂志撰稿,讲述自己在父母离婚后的生活,获得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后来,她被哈佛大学的新闻系录取。入学的第一年,她为着名摇滚歌手 Lou Reed 写的乐评荣获哈佛大学年度新闻奖,并被全球顶级音乐杂志《滚石》聘为撰稿人。

拥有如此经历的丽兹,无疑是众人眼中的优秀者。

但是,随着她不断进入原生家庭以外的现实世界,她过去的一些“不寻常”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渐渐显露出了问题。

那位将她带大的单亲母亲,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在婚姻失败后,将整个人生寄托在女儿的身上,为她预想了一个名校高材生的美好未来,生怕女儿的一举一动将这个美梦打破。比如,当她要送丽兹去哈佛入学报到时,她突然听到女儿说了一句略显歧义的话,立刻神经敏感起来,大肆宣泄情绪。

同场加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菁英主义,让我们变成一模一样的人

而那个失踪多年的父亲,突然在丽兹成为《滚石》作者的时候出现在校园,令她十分气愤,不愿与他相见。

此外,她自幼很少与同龄的人接触,这使得她在与大学朋友的交往中逐渐出现各种问题。当这一切交织一团,丽兹难以承受,陷入了深深的低落和自我怀疑。

丽兹和室友的关系再无往日般亲密,她决定搬回家中独处一段时间,这是她自我封闭的开始。当她打算重回校园,修复已经支离破碎的人际关系时,她开始厌恶这些关系中那些“陈腔滥调”。由于没能压抑自己的情绪,她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糟。她也因此觉得没人理解自己,变得更加孤僻、失望。

破碎的家庭、失去的友情、幻灭的爱情,这一切折磨着她,以至于当她每天醒来想到自己还要继续生活,都会感到恐惧。

很多时候,当我们谈论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时侯,彷佛是一个“去人化”的过程。那些人彷佛变成了可以被简单地标准评估价值的“物”。而一个人,如果没有被当作一个“整体的人”爱过,仅仅是一直生活在“你很优秀”的赞许里,有时自己也会对自己有一种“去人化”的眼光——“我”被简化为了“我的成就”。

而这件事是很可怕的。慢慢地,不断创造一个接一个的成就变成了人生唯一的任务和寄托。

我们向一些人和事宣战很容易,与他们截然不同却很难

在本片中,丽兹在很长的时间里被一种执念控制:“我要与众不同”。


图片|《忧郁青春日记》剧照

这是青春期和刚进入成年期时很常见的想法,甚至是很多人一生的目标。与众不同,能够让人在茫茫人群中获得强烈的存在感。丽兹因此做了很多“与众不同的”的事,比如,凌晨四点写稿时,不顾室友的休息而放起嘈杂的摇滚乐。比如,她突发奇想为自己举办破处聚会(a seminal and ground breaking party)。现场气氛很好,甚至有人专门跑到丽兹面前表达赞美和羡慕。

丽兹的男友诺亚(Noah)对这个派对非常不满,当他质问她时,她醉醺醺的答覆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搞砸了:诺亚随即在现场和其他女生勾搭,丽兹看到后,十分失望,曾梦想的灵肉合一的爱情幻灭了。

我想,一个人若仅是通过做常人不做之事来彰显自我,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特立独行。因为“与一个事物完全相同”、“和一个事物截然不同”,都是以这个事物为参照,甚至可以说为“模具”,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看看更多:《动物方城市》:越是理解,越与众不同

而这种形式的“与众不同”,总是多了一些“刻意为之”的气息,让这个人本身以及他周围的人都感到一些不适。

入学前后,丽兹反叛过度干涉自己生活的母亲,试图从爱的束缚中逃脱,她觉得自己无法忍受母亲的控制欲。而讽刺的是,当她陷入第二段恋爱时,她对瑞夫(Rafe)施展起极强的控制欲。假期分离时,她一天要打上十几个电话。她也变得容易猜忌,看到有女人搭讪瑞夫,就发脾气大闹。丽兹已成了和她母亲完全一样的人。

向母亲宣战很容易,要与她截然不同却很难。

丽兹与她的心理医生斯特林(Dr. Sterling)谈论何为“正常”时,她说:“你知道,绝大部分人受了伤,他们会贴上 OK 绷,继续生活。”医生问:“那你怎么做?”丽兹答道:“就让血一直流。”医生随后反问道:“那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吗?”

丽兹陷入了沉默。

也许,自己是不是“正常”、“主流”;与他人相同或是不同,对于一个人的生存意义来说都不是最本质的问题。更关键的是,寻求自己真正希求的生活,选择自己认可的道路——无论这是一条被许多人重复过很多遍的道路,还是一条在社会的眼光中离经叛道的道路,它们可以是同样有尊严的。

心理治疗师:我需要你?我不需要你?

当丽兹因吸毒连续通宵写作而被朋友送去医生那里,她对斯特林医生说,我不需要你。当丽兹和室友发生激烈的冲突,回到家中独处,但又要面对失望而烦躁的母亲。她试图修复破裂的人际关系,结果于事无补。她终于再次走进了医生办公室。

但她仍旧抱着强烈的抵触,讽刺着弗洛伊德的精神疗法。医生藉着丽兹无法继续写作开展对话,刚刚触及到她的童年,丽兹又迅速抗拒,不愿直面。

在医生的鼓励和建议下,丽兹和瑞夫(Rafe)建立了甜蜜而美好的恋爱关系。这效果太过明显,以至于丽兹觉得心理治疗似乎能如此顺利地解决一切问题,能够将自己彻底拯救。所以,当第二次恋爱因她过于强烈的控制欲变得面目全非时,丽兹在医生面前歇斯底里,甚至认为医生是在藉机向自己推销药物。

当丽兹服用药物,精神状态稳定下来,她和母亲的关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当她看到众多抑郁症患者在药店进进出出时,她再次感到强烈的无助感。——原来得病并不特殊,仍然只是无数平常人中的一个。

那个往日里个性十足、反覆纠结痛苦的自己似乎消失了,“在服用药物之下变成了一个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的陌生人”。而这一点有些让她无法接受。

丽兹一气之下冲进厕所打算割腕自杀,斯特林医生母女发现了她。她期待着“有天使降临,将她拯救”,她在等待真理显现的一刻,觉得到时候人生会焕然一新。但现实中,这一切都不存在。

延伸阅读:【治愈日记】第八章:自杀以外,我们还有重生的选择

也许,从来都没有什么天降神启。并不存在一个“自己”以外的力量能够给自己拯救。归根究柢,只有自己能决定自己要去往何处,去寻找什么样的“真理”。

就像丽兹责怨药物将潜在的问题遮掩下去时——我们会问,药物对于病人来说,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它不是耻辱或者污名,但它不会是从天而降的救世主,不可能将你所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它仅是提供一种帮助,令人能够有机会从被疾病死死压住的状态里脱身,恢复自由呼吸,从而有时间和空间去康复。

服药归根结底是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做出的一种选择。和所有的选择一样,它包含了一些风险,也包含了一些可能的收益。

放弃自杀的丽兹似乎懂得了一些什么。在片尾,她说,她现在过得还不错。但如果你问她究竟是如何摆脱这一切,她并不能很好地说清楚。


图片|《忧郁青春日记》剧照

她引用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里的一句话——“Gradually, then Suddenly.”当她一开始陷入抑郁时,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彷佛逐渐、逐渐,然后突然就陷入了无底的黑暗里。事情有时就是这么变糟的。而给人安慰的是,事情有时也是这么变好的。当丽兹回顾那逐渐恢复的漫长过程,她再次想起了这句话。就像结尾处的这个镜头,丽兹的面孔从一团模糊中逐渐变得清晰。


图片|《忧郁青春日记》剧照

 一切很有可能还会再次变糟,变得和之前一样糟甚至更糟。但我想丽兹会记得这一刻的感受:记得她曾经从黑洞中爬出来过,曾经站得这么高。这能够向她也向我们说明,我们还是总会有一些好的时候。

也想推荐:承认脆弱的勇气 林书豪首谈 NBA 生涯挫折:“当你知道你是谁,你不是谁就不重要”

而也许,仅仅为了还会有的这些好的时候,我们还是值得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