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东西,不是只有“怎么那么难教”而已,更要去细细拆解,孩子偷东西是想要引发谁的关注、得到什么样关系?如此,我们才能一起陪着孩子走出偷东西的习惯,也重建适合的亲子距离。

文|Yvonne 蔡宜芳心理师

小苓不是个惹人疼爱的孩子,说话很尖锐、很爱顶嘴,在学校也常常和同学打来打去、讲话很冲,觉得同学惹到自己就去和导师报告,因此人际关系也不好。最难处理的,是小苓会偷钱,有时候偷个三五百元,因此,姑姑和表姐不得不把钱包锁在柜子里。如果没有证据,小苓绝不肯承认。

小苓的爸爸因为伤害罪被关,妈妈在小苓出生没多久就离家出走,带走小苓的两个姐姐,把小苓留在奶奶家,就再也没回来。奶奶过世之后,小苓由姑姑扶养长大,姑姑很爱碎碎念,刀子嘴豆腐心,表姐还在念大学,也跟着姑姑一起照顾小苓。

因为小苓常惹事,姑姑在气愤之下跟小苓说,“你妈在你刚出生的时候丢下你就走了,还带走你的两个姐姐,说要和你断绝关系!”还说,“你以后长大不要跟你爸一样!”可能因为这样,小苓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被抛弃的孩子,她一直想知道,是不是因为姐姐比较乖比较可爱,所以妈妈才带走她们却丢下自己⋯⋯。

小苓和姑姑是矛盾型的依附关系(依附关系介绍请见第二章),内心很渴望和姑姑靠近,希望得到姑姑更多的关心,但又时常给姑姑摆臭脸、顶撞姑姑。最让人惊讶的是,在小苓某一次终于承认偷窃时,小苓说,有些钱她的确是拿来买零食、饮料,因为同学都在吃,她也很想吃,但有一部份的钱,她拿去买粉彩纸、在便利商店印一张十元的合照做成卡片,想在姑姑生日时送给她。

因为觉得自己是被妈妈抛弃的孩子,小苓心中充满矛盾,老师们觉得小苓很不懂得惜福,虽然爸爸入狱,妈妈离家出走,但是小苓还有疼她的姑姑和表姊,还有很多孩子的家庭更糟糕,为什么小苓还是要一直觉得自己被抛弃呢?

Mary Ainsworth 提出照顾者假说,认为照顾者的特质、教养方式会影响依附关系的品质,教养方式应以婴儿的需求为主,而不是照顾者的需求为主,就像文中姑姑刀子口豆腐心,但生气之下就会口不择言,可能是导致小苓较为情绪化、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但 Jerome Kagan 提出气质假说 [1],认为依附关系主要是反映了婴儿本身的气质,小苓自己可能就是个磨娘精型的孩子,说话很冲又爱顶嘴,容易让主要照顾者失去耐心或信心,因此更无法给予小苓温暖、正向的回应。虽然这两个论点一个认为照顾者是关键,一个认为婴儿本身的气质是关键,但心理学上提到“交互作用”,亦及两者其实是互相影响的。


图片|来源

那偷窃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偷窃背后的心理动机,偷窃满足了什么心理需求,从 Maslow 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当我们满足了下层基本的需求,才会往上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2]

如果孩子偷的是食物,那是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要确认家中照顾孩子的情况,是否有经济上的困难而没有让孩子吃饱。若孩子偷东西是被他人威胁要给保护费,那就是安全需求的议题,偷窃的辅导和外在系统都需要处理。

如果是爱与隶属的部份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偷窃可能是为了引发关注、得到关系,就像小苓偷了钱,是想要做卡片送给姑姑,真的是让人又气又心疼;觉得被忽略的孩子,可能用偷窃等偏差行为让父母注意到自己;或是透过偷窃来的东西来满足内在未被满足的需求。如果是缺爱的孩子,那背后的心理议题和家庭系统都要同时被处理,因为孩子偷窃的行为,是渴望从大人身上得到的爱。

延伸阅读:“再玩一下下就好”如果孩子的童年,只有 3C 产品陪伴?

偷了钱,小苓通常都是打死也不承认,低着头玩谘商室的娃娃,或是说他都忘记了!这一次在谘商室中,小苓沉默了二十分钟。

在晤谈中,我很喜欢用 Dixit 这套桌游,我把它当成投射性牌卡来使用,我请小苓选出她现在的感受,原本我只要小苓选一两张,结果她很快的选了六张。第一张,小苓说,我又偷了钱,变成那个不好的自己。第二张,我对姑姑和表姐很抱歉。第三张和第四张,在家里,我常常觉得很孤单。第五张和第六张,我很想念爸爸,但姑姑说他不配当你爸爸,所以我只能偷偷想他。话很简短,但却完整的说出了小苓心里深处说不出口的话。


图片|作者提供

“其实你对于又偷了钱感到愧疚及自责,你很怕姑姑和表姐不爱你了是吗?”小苓的泪水滴落在娃娃的绒毛中,轻轻的点点头。

“你有很多事情都做得很棒,像是当小老师还有辅导室的工读生,还有主动帮姑姑做家事,这些我们也都有看到。我们要改掉的是偷窃的这个行为,而不是说你不好。我相信你做的到,我们一起努力好吗?”这些话,是要将偷窃及个人分开,不让偷窃影响到孩子的自我价值,而且让孩子知道,老师相信你做的到。

同时,我找了姑姑和表姊一起过来,姑姑皱着眉头,叨念着这个孩子怎么这么难教;表姐半工半读念大学,但成熟稳重的不像才二十岁的年纪,有调有理地说着小苓的状况,因为心疼姑姑的辛苦而掉泪⋯⋯。

“我是心疼我妈才照顾她的,真的很舍不得我妈快七十岁的人还要照顾她,从国小就一直偷,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要怎么教⋯⋯。”

我肯定姑姑和表姐的辛苦与用心的付出,同时也带他们看到小苓偷窃背后反映的是爸爸入狱、被妈妈抛弃而没有被满足的爱,但姑姑和表姊给小苓的爱小苓也看见了,才会想要做卡片送给姑姑。

看看更多: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气质没有好坏,只有适合的对应相处模式

讨论当小苓又偷窃时的做法,像是姑姑和表姊平时把钱包锁起来以减少诱惑源、以劳力偿还所偷窃的钱等,同时,也让姑姑和表姐看到小苓偷窃频率的下降,这次偷窃前,已经半年没有偷窃了!但我同时也给姑姑和表姐打预防针,偷窃可能还是有下一次,让家人对于孩子不会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有一天真的放弃孩子!我也告诉小苓,我们都相信妳,我们和妳一起努力改掉偷窃这个习惯!小苓还是绷着脸,脸上挂着泪痕,微微的点了点头。

我看到窗外原本乌云密布,但太阳居然探出头了!

爸妈可以怎么做:

  1. 把家里的钱收好:减少诱惑源
  2. 给孩子固定的零用钱:和孩子讨论后,给孩子适当的零用钱,让孩子适度能满足物质上的需求。且不因为偷窃而不给孩子零用钱。
  3. 培养孩子学会“延宕满足”:孩子希望能买贵重物品的时候,可以透过存钱来达成。
  4. 不过度责备:告诉孩子偷窃是不对的行为,但不过度责备。
  5. 理解孩子偷窃的动机:
  6. 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不把小偷这个标签贴在孩子身上,告诉孩子“你有很多事情像是...都做得很好,我们一起努力改掉偷窃的习惯”
  7. 为偷窃付出责任:用劳力如做家事或打工来偿还所偷的钱
  8. 建立物权的观念:尊重每个人的物权,别人“同意”才能拿,别人“不用的”东西要经过对方同意才能拿。金钱是父母辛苦工作所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