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社会,对父母角色的期待,更严格说来是对母亲角色的期待,除了传宗接代的责任义务外,是如此缺乏同理⋯⋯”若你也有这样的心声,分享三心法、三技法给你,我们都能是快乐父母!

前一阵子带完一个“幸福”工作坊,会后好几位妈妈抓着我问:“如何在各个角色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妈妈后,我心力交瘁,好像失去了自己,但我放不下孩子…”其中一位妈妈更眼眶泛泪的激动询问:“如果像妳所说选择多爱自己一些,把家人放在后面的排序,是不是我就是个自私的母亲?”我看到眼前一群很伟大、却长年被〝母亲角色〞压得喘不过气的妈妈们。这让我想到了前一阵子一篇网路文章,作者分享成为父母后,生活翻天覆地的转变,她表示若人生重来,不会选择生小孩,令人讶异的是,文章下方留言竟引发正反两面论战,我的一位男性朋友更直言:“妳的妈妈应该很后悔生了妳这个女儿!”

延伸阅读:如何面对父母的期待?我不改变你们,也请你们尊重我的想法

“原来这社会,对父母角色的期待,更严格说来是对母亲角色的期待,除了传宗接代的责任义务外,是如此缺乏同理⋯⋯”

回想过去一年半,经历新手妈妈阶段,各种慌乱、焦虑、疲倦仍然历历在目,大致说来,新手父母会经历以下三种生活冲击:

睡眠时间剥夺:

一项国外的大型研究发现,在孩子 6 岁以前,父母都会饱受睡眠不足之苦,其中以孩子出生的头 3 个月最为严重;与怀孕前的睡眠时间相比,妈妈每晚少睡了 62 分钟;爸爸则少睡 13 分钟。就算孩子逐渐长大,情况似乎也没有太多改善,家有 4 到 6 岁儿童的父母,也经常因为孩子生病、噩梦等因素半夜起床、或因担忧焦虑而夜晚难眠,研究发现妈妈平均每晚仍得牺牲 41 分钟睡眠时间;爸爸则少睡 14 分钟。

个人时间锐减:

没有孩子之前,可以享受一个人的美好、两个人的甜蜜,随心勾勒自己想要的生活,举凡追完各种院线电影、阅读书籍杂志、泡澡、小酌、说走就走的旅行、与友人聚会、运动、各种成长进修课程…等,但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所有个人放松享受的时光,全部归零!直到今日,我们夫妻二人仍然得趁深夜孩子睡着后、清晨孩子未醒前,利用短暂的时间打起精神,才能好好看本书、写些文字⋯⋯。

身心极限挑战:

新手父母每日被照顾婴幼儿、繁琐家务、工作、生活开销⋯⋯,各种大小事压得喘不过气时,部分家庭,还可能需面对夫妻两人的直升机长辈过多干涉介入。这种高张氛围下,日日身心俱疲,很难有智慧好好处理家庭关系。多了孩子后,似乎家人间变得剑拔弩张。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有 2/3 的夫妻在第1个孩子出生后的头3年,婚姻品质明显下降。

还记得女儿刚满月不久,某次长辈听闻宝宝没有每天排便,便惊呼:“婴儿要每日排便,没有每天排便就表示你的母奶有问题!”又一次,见到先生抱孩子时竟粗心将孩子的头撞到婴儿床围栏,未满几个月的婴儿当场痛得大哭。这些产后的“鸟事”都让当时相当敏感易怒、容忍度归零的我,气愤不已⋯⋯。

那么,成为父母代表着自我无上限的失守与牺牲吗?掌握以下三心法、三技法,也许你我都可以成为更快乐的父母!

心法一、失守视为重组:

回溯从怀孕至今的日子,面对角色的转变,比起“失去自我”一词,我更倾向用“自我重组”诠释。尽管生活型态大幅改变、过往的部分自我已不复存在,但不可讳言,我发现自己似乎更柔软、更坚强、生命更加丰厚;孩子的出现让我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这样的质变是自己未曾想过的⋯⋯。

心法二、聚焦优质时光:

若父母只视养育孩子为责任,那么你便很难从中获得乐趣,这样的心态不仅影响自身情绪、也将大大影响教养品质。既然时间都花了,就试着投入其中、发挥创造力与幽默感,珍视亲子时光中幸福有趣的瞬间吧!仍记得孩子八个月大时,某次惊见孩子陶醉望着自己双手,缓慢转动手臂、手腕,像欣赏艺术品般,时而露出满意的微笑。孩子大大提醒了我:“专注当下、细细觉察,成为人在心也在的父母”。

心法三、觉察接纳情绪:

对许多父母而言,最令人挫折的也许不是养育孩子,而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享受当父母,相反地,父母的角色经常让我们感到痛苦、疲倦、沮丧…”这些真实的负面感受,更让我们产生罪疚感并自我贬抑,彷佛为人父母就必须甘心乐意、吃苦当吃补,任何的抱怨都是不应该的?!请将“完美父母”这个不存在的标签从身上撕除吧!下一次,当你觉察到自己充满负能量时,试着练习自我对话:“任何感受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绪会来、也会慢慢的离开。”、“情绪不等于我,情绪很差不代表我很差!”


图片|来源

技法一、寻求代养资源:

新手父母中有一群最辛苦、最不快乐的妈妈们,称为“7-11 妈妈”,他们就是孩子的 7-11,每天 24 小时、全年无休“1 打 1”、“1 打 2”的照顾孩子。这样的方式,长年下来让人身心俱疲,孩子的情绪也可能受照顾者影响而愈来愈焦躁…“多少位成人共同照顾一位婴儿最适当呢?”儿童心理学家 Edward Tronick 曾经为了寻找答案,去到原始的非洲部落里观察,他发现原始社会型态中,一个婴儿平均有 2 - 5 个代养者,虽然婴儿会有不同的依附对象,但仍会认定一位主要照顾者,并将他视为第一顺位。但相较传统大家庭年代,现代父母也面临一个困境:看似有复杂的人际网络,却很难找到值得信赖的代养者,故称为“缺乏代养者的世代”。(延伸阅读:书籍《安心做父母,在爱里无惧》)可以的话,尽早开始寻找信任、可靠的代养者,代养者的角色并非取代父母的功能,却能让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更游刃有余。

技法二、队友高频沟通:

第一个孩子的诞生,对家庭的“质与量”将产生相当大的冲击;对夫妻关系的负面影响更是跨文化的一致。受社会价值影响,比起爸爸,妈妈通常经历更大的压力。尽管身为“应该比较会沟通”的临床心理师夫妻,但我必须老实坦承,身为新手父母的我们仍有许多的冲突、责怪、抱怨,特别是当先生的粗心影响到孩子的人生安全时…妥善照顾孩子的能力似乎并没有内建在爸爸的大脑资料库中,但我仍然相当感谢过去一年多,先生愿意努力调整并包容太太的无数白眼。掌握沟通两个诀窍,不仅可以改善家庭氛围,猪队友也能逐步进阶为神猪队友、神队友:

(1)“别压抑!真实表达自己的需求”:养育孩子绝非只是一个人的责任,需要夫妻两人共同参与、协调,当一方感到身心超过负荷时,请即时表达自己的需求。

(2)“沟通三明治法则”:养育孩子过程中,面对另一半或其他代养者,例如:长辈或褓姆,必然会遇到教养观念不一致的时刻,适时利用三明治法则,较能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前提下,达到沟通的效果。先赞美对方的出发点、再表达想沟通的内容、最后以肯定对方的付出做结尾。事实上,这样的沟通技巧,在任何人际关系上都适用。

技法三、适时 time out 时空:

好父母的指标不在于能否提供孩子全年无休的陪伴,换句话说,照顾孩子并不是牺牲愈多、付出愈多愈成功。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先关顾好自己、处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能敏感觉察并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所以,适时的 time out,让自己从高张的战场中短暂抽离,也许看场电影、喝杯咖啡、读本书,回到自己想念已久的私人时空,你会发现,与孩子短暂的分离、充电过后,眼前的孩子更可爱了!你也将会更有余裕涵容孩子的一切,提供高品质的关爱照护。

为人父母,无疑是世上最艰难的挑战之一,特别是我们都还搞不清楚自己是怎么一路长大的⋯⋯,但也因着这样的身份,我们有幸对生命有更深刻的体验、更多省思的机会。尽管过程辛苦,因着爱,我们愿意终生学习,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

延伸阅读:成为父母,不等于要“为孩子牺牲”

经历了新手父母的阶段,至今我仍深信,孩子,是上帝所赠予最美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