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想像一个完美的简化反应:“你不喜欢就会拒绝”,以为被害人可以简单脱逃,却反倒是帮助加害人脱逃。反问自己:你生活当中,有多少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你怎么没拒绝?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却这么容易判断是受害者本身的问题呢?

在父权社会里,我们很习惯、甚至鼓励“男追女”的论述与行为,也很容易合理化甚至一路滑坡:“当我欣赏及喜欢一个人,我就可以‘追求’他,我可以耐心等待/守候、一定有一天会打动他(不顾对方意愿)”,而导致许多过度追求的情况发生。

我们并没有于此同时,给被追求者一个合理的“拒绝”空间,反而时常处在一个为维护追求者自尊的位置,去怪罪受追求者:

“她就是眼光太高、眼睛长在头顶上,她以为她是谁?”

“只是一起吃个饭而已,妳也想太多了吧?”

“只是送妳回家而已,妳也太小题大作了吧?”


图片|来源

剥夺拒绝空间:加剧个人空间侵犯行为

如果日常的送礼、吃饭的拒绝,都可以被批评怪罪,你可以想像我们对于一个女性的标准有多严苛且不切实际:“她只能被追求,而且最好是接受,不要给你脸不要脸?”

同场加映:【丁菱娟专栏】以爱为绑架之名的恐怖情人

那如果一位当事人因为被压迫而感到害怕、焦虑、不安,接受了对方“只是吃个饭而已,妳不要想太多”因此而勉为其难的礼貌性答应了,接受对方语句上表面的意涵告知对方“那只是朋友一起吃饭喔”,并和对方结束一场饭局后,后续会发生什么事?

“如果对人家没意思妳干嘛去跟别人吃饭?”、“妳真的很奇怪唉,妳如果不喜欢你就不要答应人家啊!”

那到底该怎么做才好?不答应也被批评!答应了也被批评!

这是一个双重束缚(double bind)的陷阱题!

请问我们到底希望女性怎么做?难道是回归一个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规训:“温良恭俭让”?

试问:若真的有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女性,面对追求者皆听话乖巧地接受,会不会又被批评这女性“水性杨花、来者不拒”?若这位女性感到困扰、有压力,是否又会被批评“谁叫妳不拒绝?”、“妳如果不喜欢你不会说吗?”

“妳为什么不反抗?你不反抗所以你自己也想要嘛!”

(译:当你被强暴的过程中没有大力反抗、尖叫,就表示你想要这件事发生。)

(超译:当你强暴时尖叫反抗,表示你欲拒还迎,A 片的女生都是不要不要但叫的好爽,身体比嘴巴更诚实,女生说不要就是要。)

超译的语句你可能会觉得很可怕?

或觉得很好笑?

但你知道实际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例子正在发生吗?

有多少男孩的青春在 A 片网海中学习,还以为那就是真实世界,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运用A片所学追求他的女友,而造成多少青春男孩、女孩对性行为的错误认知与伤害的行为后果?!

而我们却继续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驯化我们的女孩成为一位“温良恭俭让”的女子?

然后在憾事发生之后责怪她:“你为什么不哭?不叫?不反抗?为什么没有说不?”

多麽矛盾啊,我们的社会不是从小一直教导我们的孩子:“要乖、要听话”吗?

“爸爸/妈妈/老师/长辈说的都是对的!”、“你要尊师重道!要有礼貌!”、“惦惦啦!囡仔郎有耳无嘴!”、“不准没大没小!”、“应喙应舌!(台语描述顶嘴)我讲一句你讲十句?!”

回归日常生活实例,请问你过年喜欢回家给亲戚问给亲戚烦吗?

不喜欢?

那你为什么没有反抗啊?那你一定也很想要齁?

而且你都跑到他们身边给他们问了!你一定很享受过年被亲戚拷问的过程?!

完美被害人的想像:让加害人完美脱逃、受害者无尽煎熬

我们常常想像一个完美的、过于简化的反应:“你不喜欢就会拒绝”,以为被害人都可以简单的脱逃,却是大大的帮助加害人脱逃的过度简化的推断。

反问:你生活当中有多少言不由衷、身不由己?那为什么你都没有拒绝?

那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却这么容易判断是受害者本身的问题呢?

同场加映:非典型性侵受害者告白:我最害怕的,是社会说我不够伤心

我们很容易假定了一个完美的受害人样貌:“当你遇到坏人时,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但我想问问,若你今天开车上山突遇山崩土石流受困,你知道该怎么做吗?你都不会惊慌失措?你会马上闪现清楚的 SOP 步骤流程?

如果面对山崩土石流没办法立即闪现解决方案,为什么我们会假定一个女性在突发受暴/受侵害事件中伴随极大的恐惧、不安、焦虑、害怕时,会马上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反应?

很多时候甚至还有这样质疑的声音出现:

“妳不要的话干嘛去?妳干嘛跟他待在那里?”

“我看妳根本也想要吧!”

“妳不要装清纯了!”

试问,我们如何得知,对方是加害人?

甚至我们怎么知道加害人就是长什么样子?

难道加害人一定是长得凶神恶煞、目露凶光、表情猥亵?还是脸上就贴着“我是坏人”?

针对车祸事故、台风地震天灾人祸,我们还时常进行演习教育,但什么时候我们教我们的孩子或是身边的人:当个人人身安全受侵害时当下如何应变?更甚者,如果那个侵害你的人、是你信任熟悉的人呢?你会不会更震惊、脑袋一片空白、甚至自我怀疑?

强暴案发生在熟识的人的比例之高,卫福部201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熟人性侵比例高达75.65%,数据明显大幅高于陌生人性侵,但的确也不能忽略陌生人性侵的部分。

僵呆:是大脑承受过多恐惧负载不及的自保反应

更不要说,人在面对重大事件时的压力反应,本能的生存反应机制是:“僵呆(freeze)”,也可以说是:“冻住、木僵、愣住、呆掉、吓到”的反应。

那就像是家中用电量超载时,会立即触发保险丝跳电的保护机制。

一般而言,人们在面对危险时会有三大反应:战斗(fight)、逃跑(flight)、僵呆(freeze),就常会有人批评,为什么不逃跑?其实回归到动物界,如果你打不过对方、也逃不了,僵呆有时是一种在急难中帮助你生存下来的机制。

很多时候受害者面临惊吓时,也很可能是害怕触怒加害人、害怕造成更糟糕的结果(受暴、受虐、甚至死亡),而产生的“僵呆”反应。

例如:新移民受害人担心无法继续工作、证件护照都在雇主手里、或是自己已婚有家庭也害怕影响到自己的家庭、人身安全受威胁等,足以害怕的、担忧的原因有太多太多,这些都不是事发当下感受到生命安危一时半刻之间,足以细细完整思量的事,而当脑袋受过多恐惧负载不及时,很容易出现了大脑跳电反应——僵呆。

所以不要再问、批评这些人为什么不跑?这些受苦的人比我们都更想问、更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不逃跑,我们不能过度简化、淡化、忽略了当下的情境/加害人等等,这么多重的因素是一次性的全面临在当事人身上啊。

其实从上述的例子当中,也能一窥强暴案这类事件往往容易发生在权力不对等的关系中的原因,因为当权力不对等时,越会让受害者无法脱逃、让加害人越有机可趁。例如:师生、雇佣、主管下属、长辈后辈等。回到犯罪日常生活理论:一个有动机/有能力的犯罪者、缺乏有效的监控力(环境),这两者完美建构之下,根本是一个天衣无缝的陷阱,就等一适当的受害目标坠入。

除了谴责受害者之外,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例如:看清楚社会结构下,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多麽有利于强暴案发生、以及有利于强暴犯脱罪,于是我们可以重新拟定法律、增强社会监控。

除了法律层面,也有更多是我们日常生活就可以做起的,用一个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分年龄、种族、阶级、性别,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与待遇。

若社会无法让人安全地在晚间出门,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建构一个安全的社会,教导孩子和身边的人尊重每个人。

同场加映:狂女的逆袭:比起妖魔鬼怪,我更害怕擦身而过的男人

而不是不断重置弱化女性的氛围:“教育女孩子晚上不要出门、衣服不要穿那么少”这些论述在在都传递着一位女性这么做是不对的价值观,更再次刻画了“男性晚上出门是正常的、女性晚间出门是放荡的”图像。

性教育应是全人教育,而不仅仅是所谓保守人士认为的“青少年情欲解放”教育,他是适合所有年龄层段,依照该年龄段适合的架构去进行,陪伴与教导孩子尊重与接纳不同的人,在出现情欲之前,你就可以知道的事:如何去尊重、理解、接纳他人,以及如果有一天你有了情欲,你可以如何适当的表达、追求、与被拒绝,用一个互相尊重与理解的方式,进入情感关系、甚至于婚姻,并在情感关系里外都可以找到与情欲平和共处的空间。

情欲单纯而言是正常且自然的,情欲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面对及处理情欲,若我们始终把情欲当成禁忌而避之不谈,孩子从何得知并学习去面对、处理?以至于茫然于网路中探索,以为色情片就是现实的时候,就很容易在真实世界重演他所谓的“现实”而不自知其所造成的伤害。

妇女解放运动,为何称之为解放,的确有解放的意涵在里头,但这所谓解放并不仅于情欲,更甚者,是回归一个人存在本身的价值、人身安全,让我们建构一个安全的社会:让一个人可以成为他自己。

一个女性不需要在暗夜害怕出门,一个气质温良的男孩不需要因为特质而被欺侮,一位女性不需要成为完美妈妈才是个好女性,一个男性不需要因为不会修水电而被讥笑“你不是男人吗?为什么不会?”

同场加映:阴柔的“中二男孩”?为什么我们期待男生要有男生的样子|性别

这些很日常的语句,其实每天都在我们生活周遭发生,我们可以松绑对于一个人不因他的性别、气质而有所谓限制,一个人可以成为他自己、因为他就是他。

让每个人的价值都可以回归到:对社会有贡献、对身边的人有情感温度,让每个人可以自在的在社会中生活、成为自己。

#onlyYESmeans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