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家中有小小孩的爸爸妈妈,要让孩子学习自发性地了解和体谅他人,五个心法伴你教养孩子。

文|周晋逸 职能治疗师

两至三岁的孩子进入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处于该阶段的家长来到院所时常提及孩子们自我中心强烈、难沟通且爱拒绝,您是否也有上述困扰呢?每当请孩子做什么事情时,家中宝贝们第一句回应总是:“我不要!”吗?五要点提供予家长们帮助孩子顺利跨越这段过渡期。

但首先有下列四种情形要请家长们多加留心及检视,这四种情形许多妈咪及爸爸们时常容易忽略:

一、在要求孩子时的语句是否太过于严厉且要求的事项过于立即,孩子们实在感到措手不及。

二、是否有向孩子“简单传达”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毋需长谈阔论,孩子们有时并不瞭解,但若反覆接收到命令式语句,例如:“你要这样做才对”、“不行那样”,透过简单地一并说明理由,避免久而久之孩子产生抗拒及排斥感。

三、孩子背后其实有不愿意配合的原因,例如:其实过去从事这项活动带给他很大的挫折感及恐惧感。

四、孩子无法像大人般婉转地表达想法,容易被直接认为就是爱作对。


图片|来源

下列提供妈咪及爸爸们解决 5 妙招,避免与孩子反覆出现硬碰硬的剑拔弩张紧张局面:

1. 当遇及孩子们愿意尝试且相当有兴趣的事务,即使稍显困难也可以先让孩子尝试自己来,妈咪及爸爸们这时候仅需当个适时的协助者,减少直接帮忙做或要求孩子必须全盘配合妈咪及爸爸们的步调或模式。

2. 复杂的事,并不是有趣的童话故事,请妈咪及爸爸们简单说就好。跟孩子沟通当下,针对“该事件”即可,不需要太过于探究过去曾经出现的错误或很久之后的未来才会发生的事件局面,当下对孩子而言容易感到一头雾水,以下举个例子给妈咪及爸爸们做参酌

NG 说法:“你上次不是跟妈咪说好,买这组积木给你,你就会好好爱惜它吗?现在丢得满地都是,如果脚踩到怎么办?你现在赶快把积木收起来,不然下一次你说要买什么玩具或东西,我就绝对不会再买给你了。”

妈咪及爸爸们能改成说:“弟弟 / 妹妹,请把积木收回桶子唷,没有收的话,下次妈咪就不买啰。”

3. 要温柔且坚定的坚持原则

例如:请孩子收拾碗筷或玩具,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不停地哭闹及反抗或怕孩子出错便轻易妥协。这最常于孩子收拾碗筷时发生,妈咪及爸爸们往往担心如果筷子及饭粒掉满地收拾起来着实费功夫啊,就致使了“妈咪及爸爸们总是自己来的大结局出现”。

延伸阅读:让孩子不乱扔食物的法国式教养!

妈咪及爸爸们有时需要多坚持一下子,不然规则的反覆变动,孩子对于标准亦会无所适从,不懂为什么一下说不行,我闹一下子就又可以,有时候又会感觉妈咪及爸爸们变得异常严格。

4. 偶尔尝试给予孩子们选择题而非申论题。例如:弟弟 / 妹妹,你要先整理明天的书包、先吃饭还是先洗澡,给你先选一个吧!

5. 希望妈咪及爸爸们能给予孩子们 1 天至少 2 次的倾听时间,充分聆听孩子们心底有什么想要表达的话。

孩子们整天都在听大人说话,妈咪、爸爸及老师⋯⋯等等,其实有时心里有很多话想说、许多事情想要分享、有些事情想试着自己做决定。


图片|来源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妈咪及爸爸们并不希望把孩子形塑成“好好好!你好、我好、大家好、什么都说好”的机器人,希望孩子能够自发性地瞭解及多体谅对方,多加陪伴及倾听,陪伴及教育孩子最致命的敌人是脾气,最大的收获是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喜悦,与各位妈咪及爸爸们一起共同勉励。

推荐阅读:有一种长大的过程,叫“过度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