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我们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到了中年时,你不再管别人怎么想自己。而年过六十、进入老年时期呢?也许你会体悟到,根本没有人在看你。而你也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你自己。


图片|来源

年龄增长会增进我们的社交能力,更能自在与人相处。现在告诉各位另一个好消息:年龄也会让我们更能独处。年纪愈大,我们一般愈能自在当自己,接受自身的优缺点,坦然面对厄运带来的磨难。我们终于明白,自己这辈子不会在温布顿网球锦标赛夺冠,不会搭乘太空梭,也不会拿到罗德(Rhodes)奖学金,但其实没关系。许多人年轻时害怕说错话、做错事,自我设限,但这样的恐惧会随着年龄消失。别人怎么想我们,不再那么重要,我们宁愿依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安.兰德斯(Ann Landers)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专栏作家,专门替读者解决疑难杂症,她写过一段话:

二十岁时,我们担心别人怎么想我们。四十岁时,我们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我们。六十岁时,我们发现别人根本没把我们放在心上。

不是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像兰德斯说的那样,有循序渐进的三阶段。有的人很早就挣脱枷锁,不甩别人说什么,例如约翰.里顿(John Lydon)早在二十岁出头,就在性手枪乐团(Sex Pistols)当主唱,随心所欲地触怒每个人,不管对方是皇室、媒体,还是自家团员都一样。有的人则是相反,不管到了几岁,永远在烦恼别人怎么看自己。然而,要是我们顺其自然,年龄其实可以让我们掌握“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艺术。

不在乎他人目光的态度,有时会惹恼身边的人。二十五年前,我很不喜欢奶奶随意批评我的衣服、我的发型,以及我早期的事业选择。现在我当爸爸了,我的孩子也觉得老爸讲的笑话和跳舞姿势,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不过,相较于不在乎带来的美好解放感,那些只是小小的代价。

思想家老早就知道随心所欲的好处。二十世纪初,英国作家维吉尼亚.吴尔芙(Virginia Woolf)也讲过类似的评语:“他人之眼是我们的监狱,他人之见是我们的牢笼。”就连童书作家苏斯博士(Dr Seuss)也有相同的感想:“做你自己,心口合一,因为会在意的人不重要,重要的人不会在意。”心灵励志产业也大都遵守这项原则。

不在乎他人观感,还会带来不为小事烦心的好处。爱因斯坦因此有勇气爱穿什么就穿什么。他说过:“我的年纪已经大到别人叫我穿袜子,我也不必穿。”此外,不在乎也能让我们放手做出重大决定,例如离开不幸福的婚姻、辞掉人人羡慕的工作,或是和损友绝交。智利小说家伊莎贝.阿言德(Isabel Allende)七十多岁上TED演讲,侃侃而谈再也不必害怕违背他人期待,实在是很舒服的一件事:

我再也不必证明任何事,不必担心我是谁、我想变成什么样的人,不用管其他人期待我变成什么样子。我感到如释重负。

那样的如释重负,的确让我邻居麦克的专栏漫画事业容易许多。麦克的作品有时会惹恼读者,例如涉及报社的编辑部立场时,在社群媒体上有可能被痛骂。不过近年来,麦克一下子就忘掉那些严厉的批评:“我以前想要讨好所有人,所以每当读者写信告诉我:‘报社怎么会刊登你这种垃圾作品,他们应该把以前那个漫画家找回来,他的东西比较好啊……’我以前会很难过,觉得自己不够好,非常心痛,但现在我不在意了,因为我知道不可能让所有人都高兴,没关系的。”

当然,耳朵太硬,知错不改也不好。有的人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想,自私自利。
失智症或其他严重的认知功能下降问题,也会导致无法控制冲动,带来糟糕的结果。
不过,要是拿捏得刚刚好,不在乎可以带来你想要的人生。美国着名主持人欧普拉
(Oprah Winfrey)被问到上了年纪最大的好处,她回答:“……自在当你想当的人,做想做的事。”

这样的自由,对身处重视面子、强调合群的文化的人们来说,有如上帝的救赎。朴大铉(Park Dae-Hyun)绝对赞同这样的说法。朴先生在南韩首都首尔,做了近三十年痛恨的会计工作。我们约在首尔一家餐厅吃午餐聊一聊。在精心打扮、西装笔挺的一大群上班族中,朴先生很好认。他穿着灰色休闲裤、宽松上衣,看起来好几天没梳头了。当热腾腾、卖相好到可放上Instagram的石锅拌饭端上桌时,朴先生告诉我,他为什么痛恨自己的工作,却一做那么多年。

朴先生是家族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因此他觉得有义务放弃小时候开餐厅的梦想,从事薪水稳定的工作。他之所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坐在办公室,都是因为害怕辜负他人的期待—许多亚洲文化都深藏这种摆脱不了的恐惧。在韩国,你要是跟别人不一样,会立刻收到谴责的目光。其实该说“我的”和“我”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说“我们的”和“我们”。朴先生每次一想到,要是自己不拿计算机、改拿砧板,其他人会有什么反应,就一阵头晕目眩。“我害怕让别人失望,所以不敢追求梦想,包括我的父母、太太、儿子、朋友、同事,甚至是邻居—我太担心他们所有人会怎么想。”不过,朴先生正好和专栏作家兰德斯说的一样,来到四十多岁,不再那么恐惧。他终于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发生在他嚼着桌上摆的二流石锅拌饭。朴先生告诉我:“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你知道吗?我真的再也不在乎其他每一个人怎么想。我不想要我的余生继续做无聊的工作,吃难吃的东西。”几个月后,朴先生刚过完五十一岁生日,便辞掉会计工作,目前在上附近的餐饮学校,学做好吃的石锅拌饭。


图片|来源

发展事业第二春通常不容易。朴先生为了让收支平衡,目前仍旧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接会计案。尽管他和太太已经省吃俭用,他们还是得从首尔搬到较小的城市,才负担得起开餐厅的费用。朴先生表示:“你得做出牺牲,但你会甘之如饴,因为你在追寻梦想。如果有人考虑转行,我的建议是就去吧。你会找出办法的。”

我问朴先生,年龄是否让他变成不同的人。他放下金属筷想了想,摸了摸左手大拇指上的新刀疤。

“不是那样的。现在的我,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像自己。年龄给了我为自己而活、不用为他人活的信心。”

不畏惧世人眼光的精神,有时还能为公众谋福利。有的人因为达到一定年纪,勇敢站出来说不能说的话、做犯忌讳的事,改变了历史的走向。黑人民权斗士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因为拒绝在阿拉巴马的蒙哥马利市(Montgomery)让座给白人被捕,引发民众声援,那年她四十二岁。今日的我们,更是比史上任何时刻都需要挑战现况、向强权说出实话。为什么?因为今日的世界由花言巧语与表面工夫当家,谎言战胜真诚,随时都在作秀,网路同温层让我们听不到不同的意见,推特群众管制了意见、笑话、可以说的话,权力的钥匙交给最能言善道、懂得煽动民意的人士,而改善盲从文化的方法,就是让身边有说真话的人。说真话的人不担心别人怎么想他们—长寿革命刚好提供了这样的人士。如同英国知名的心理学家与心理治疗师奥利佛.詹姆斯(Oliver James)所言:“老人直言不讳,敢说真话,令人耳目一新。这种特质相当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