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从小被灌输的观念,是将吐露身体的不适当成“示弱”,在大众的观念里,男人必须“一辈子奋斗”。这也让男性更年期问题长久以来没有受到注意。越想活得“像个男人”,自杀或孤独死风险就越大。

明治时期的日本政府为了推动“富国强兵”而主导性别职责分工的观念,让女人专心在家里生孩子、带孩子及做家事,不要过度投入学业、工作,甚至是政治。当时的妇女没办法读书、没办法工作、没有参政权,甚至没有选择结婚对象的自由。而且由于没有确实的避孕方法,没办法控制要不要怀孕,就算赔上性命也只能一个接着一个生下孩子,人生完全没有选择的自由。

但难道男人就活得自由自在吗?不,事实上并非如此。男人有当兵的义务,在战争时期得上战场打仗。他们必须奉献自己的生命,以“守护家人”的使命感掩盖想要回到家人身边的渴望,那种挣扎与痛苦是外人难以想像的。

爆发第一次中日战争的时候,战死的日军士兵约有一万三千五百人,其中约九成死于疾病。这些因霍乱或脚气病而失去性命的男人,甚至无法说服自己“这是为了守护家人”。日俄战争时,士兵死亡人数暴增至第一次中日战争的六倍(一说为九倍)。到了太平洋战争时,虽然有成千上万的一般民众也死于非命,但身为士兵最悲哀的一点,就是他们不但有可能被杀,而且就算再怎么不愿意也必须杀人,当然,这些士兵都是男性。

他们可能带着残疾在战后度过艰困的余生,甚至可能遭流放至西伯利亚而无法返家,理由只因为他们是“男人”,所以必须当兵(当然也不能忘了有很多女人被迫成为慰安妇,理由只因为她们是“女人”)。

战争结束之后,男人虽然不再有当兵的义务,却必须背负“男人要坚强”的强大压力。


图片|来源

一旦生为“男人”,就得从小被迫接受“要像个男子汉”、“不能哭”、“不能示弱”这些莫名其妙的观念。女人不擅长运动只会被说“好可爱”,男人不擅长运动往往会遭到耻笑。在校成绩不好,男孩子所受到的双亲责备也往往大于女孩子。女孩子体弱多病有一种“娇柔之美”,男孩子体弱多病则只是一项缺点。

在我就读大学的时候,某次上课途中,突然有个男同学举手告诉老师“感觉有点贫血,想到保健室休息”。在那之前确实曾有好几次是女同学对老师提出这样的请求,但男同学提出要求还是头一遭。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男生也会因为贫血要去保健室?”然而回想国中、国小时,在朝会上突然昏倒的大多不是女生,而是男生。女孩子因为有月经的关系,天生容易贫血,因此从小就被告知“感觉不舒服一定要说出来”,但男孩子往往只能强自忍耐。

出社会工作后,不管男性或女性都必须承受各种压力,但日本男性的最大压力来源,恐怕是“被社会认为持续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直到十年前都还存在于日本社会的“男女别退休制度”,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以“男人必须一直工作下去”为前提。

如今的社会虽然较能容许各式各样的价值观,但“男人必须养家”的观念依然相当强烈,成年男性如果在家打理家务,不会被称为“家管”或“家庭主夫”,而是会直接被视为“无业”。现在不结婚、不生小孩的女人越来越多,“女人应该乖乖结婚、生小孩”的观念越来越淡,相较之下,男人承受的社会压力可能比女人还大。

男人若不能在社会观感与生活方式之间巧妙取得平衡,就必须为了贯彻生活理念而彻底无视社会观感。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只是勉强迁就于社会观感,精神状态迟早会出现问题。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男人(尤其是中高龄男性)相当多,或许原因就在此。

另外还有一个很可能会导致中高龄男性自杀的原因,那就是更年期障碍所带来的严重忧郁症。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更年期障碍被视为女性特有的疾病,但近年来因已故的漫画家原平生前写下的各种有关更年期障碍的传记性作品,社会大众才理解原来男性也有可能罹患更年期障碍。虽然有很多男性根本感觉不到症状,但因重度忧郁而自杀的例子也不少。

至于女性则非常清楚自己迟早会面临更年期及停经,因此就算出现了症状,也会向朋友求助或是到妇科就诊,设法让自己度过难关,但男性可能甚至不会察觉身体的异常是因为更年期的关系。

以前述的贫血症状为例,男性大多不习惯表达身体的不适,也不擅于日常生活中的“闲谈”,也就是非工作所需的沟通行为。“最近常觉得不太舒服”、“该不会是更年期障碍吧?”男性唯有学习女性跟他人进行类似这样的对话,才能避免独自烦恼,并可藉由与他人交换资讯来找出解决办法。

男人从小被灌输的观念,是将吐露身体的不适当成“示弱”的行为,而且从石原都知事的“老太婆”发言亦不难看出,在大众的观念里男人必须“一辈子奋斗”。正是这样的观念,让男性更年期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受到注意。男人越想活得“像个男人”,自杀或“孤独死”的风险就越高。

除了年龄以外,社会上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男女双重标准”。所谓的“标准”虽然是相当方便的东西,却也常常成为生命的枷锁。但只要能够抱持着“枷锁随时可以卸下”的想法,生命就会变得轻松许多。“放弃了女性魅力”的“欧巴桑”正是我们的最佳模范,我们可以从她们身上学到的事情太多了。

“跟她们多学着点,但是别叫她们‘欧巴桑’!”这就是我想要提倡的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