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玩笑:“只有别人的丈夫不让人失望。”作者写从不做家事的父亲,在沟通下,终于从被动帮忙,到自告奋勇洗碗的故事。有时候,家人在意的并不是男性家务事做多做少,而是那份平等关爱的心。

文|双女

平常周末的晚餐,母亲会煮得讲究一点,两道蔬菜、两份蛋白质、米饭以及汤。

一早起来整理一番后,边想着菜单边到早市采购食材,回家后需要整理、分类,然后放入冰箱,傍晚花一两个钟头煮好一桌菜让家人们享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总是第一个吃饱,然后跑到另一个房间,起初我搞不清楚状况,心里只想母亲怎么消失了,但也没多想什么,渐渐地我把这种行为定义成母亲的一种手法,一种假装不在现场,就可以不必收拾用餐后残局的手法,一这么想后我觉得有点意思,但也有点无奈,因为如果母亲不在现场,父亲就会转而频频问我:“那这些怎么收拾?”好像他从来不知道“处理善后”四个字怎么写一样。

幸好在我坚决要分工的态度下,父亲与姊姊也会一起整理了。后来我觉得如果母亲这么做可以间接促使平常不做家事的父亲和姊姊做点事情,那也无妨,或者说,那也很好。

不过在这样“被迫”收拾的手法下,父亲还是会挑选对他而言相对轻松的项目处理,一开始他就表明了自己不喜欢洗碗,因为洗的过程中手总是难免油腻,所以自告奋勇要清理桌面,严格来讲,这是最简单的部分,最省时也最省力,但我与姊姊也无可奈何(这种情绪从何而来我也纳闷),便轮流负责洗碗以及处理剩菜。


图片|来源

近几年意识到母亲的辛苦之后,我试着要求其他家庭成员也负担家事,我不会说是帮忙母亲,而是住在这个家,就得要一起付出。历经一段时间后,虽然没有说很满意,但看到每个人都有分配到工作,而不是一两个人在忙的同时其他人却偷闲还一副理所当然的姿态时,心里有平衡一点,但这只是心理层面的稍微平衡而已,不代表家务分工上的分配迎来了“公平”状态。

延伸阅读:男人?女人?谁来搞定家务事?

尽管如此,在某个依然如常的周末,有一件事让追求家庭里性别平等的我对自己的反应感到讶异。

那个周六我与姊姊已经于中餐和晚餐各轮流洗了一次碗,隔天周日我们全家出外散心,于是午餐就在外面解决,而我和她每周末都固定要各拖一个楼层的地板,下午回家后我便先拖完地板,而姊姊选择先小睡一下,母亲一样在准备晚餐,父亲则是收衣服。这天的晚餐母亲一样是第一个吃饱的,一样消失在现场,姊姊似乎因为想起地板还没拖,所以也吃得比我快,就在我用餐完毕放下碗筷的那一刻,父亲起身开始碟碗盘,说:“妳跟姊姊昨天都有洗碗,妳……”,停顿一下又接着说:“不然我来洗好了,妳姊姊在洗地板”,我来不及反应他便把碗盘端走了,心里想着:“他怎么没叫我洗?我地板洗完了呀,还是因为看我开了整天的车呢?”心里竟然产生一丝愧疚感,“怎么可以让父亲做我平常该做的事?”我不禁这么想。


图片|来源

不对,我绝对支持男性要一起分工,必须打击父亲以往的大男人主义及懒惰心态,可是为什么当父亲叠起碗盘要拿去洗的时候,我竟然产生类似罪恶感的情绪?为什么出现这种好像做错事的反应?我对于自身理念和心理上不自觉出现的反应相互矛盾感到困惑。

我认识的许多现代母亲,都得负责几乎所有的家务事,暂且不谈论以前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女性“似乎”有较多时间在家处理家务事的状况,经过社会形态的演变,现在双薪家庭已为多数,为何多数男性希望妻子出外赚钱一起分担经济压力的同时却仍希望她一个人承担所有家务事?

而另一方面,她们也总是会说,他们不做我也不做的话难道要看整个家脏掉臭掉烂掉吗?比较亲力亲为类型的会说,这些我都做得到,我自己来就好,还有一部分的人则把男生比较不细心会弄不干净当成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劳动付出,让自己看起来比较甘愿,甚至有些是怕自己变成孩子眼中不及格的母亲,不想被埋怨,所以把事情都揽在身上。

那些社会规范让我们即使脑袋想着要平等,心理层面上仍会依照旧有的潜意识来做情绪反应,即使幽微,也能显现出父权思想将这些观念深深植入女性的脑海、血液和细胞里。

若提到性别不平等或父权社会结构等议题太过复杂或沉重,那么换个较简单的说法,很多时候,男性的懒惰行为可以说是被宠出来的,可能是他的母亲也可能是他的妻子,总之通常是女性,比如母亲凡事以儿子的事情为生活重心,替他做牛做马也替他担心任何大小事,忧心他累忧心他工作不顺忧心他无法照顾好自己,接着希望儿子结婚,因为那样就有个媳妇能替自己来照顾他;又比如妻子认为家务事本来就应由女性承担,先生是经济支柱,工作也繁重,所以尽量不让他帮忙家务事;或者认为家务事是小事,若先生来帮忙好像变成是自己没有能力打理好家里,进而存在感或自我价值感低落;另外当然也有那种认为男性不擅于家务事,所以干脆放弃训练他们的状况(但请问有谁一开始就能擅长于家务事的?),结果先生们就真的变成什么家务事也不会做了。

有时候我们在意的从来就不是男性家务事做多或做少,做得好或不好,而是那份平等及关爱的心。

社会给女性的观念总是男性优于女性,所以导致大小事都以男性的状况为优先考量,无论有没有让自己委屈或牺牲,但如果一直重复这样的模式,女性的这些罪恶感、亲力亲为和委屈求全,最终都只会回过来打压自己而已。

几经反思,我告诉自己,产生那种矛盾感是正常的,不必排斥这种感觉,正是这种矛盾感让我觉察到一些东西,才能引发后面一连串的改变,让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狠一点,性别平等这条路,需要更强大的心。

延伸阅读:《超人特攻队2》:家务劳动,就是英雄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