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时代杂志》台裔资深制片蔡安瑾。你或许不知道她,但你可能早看过她的作品。她曾制作《先锋女性》、以及年度风云人物《打破沉默者》。关注性别,移民,她也对台湾认同深感自豪。问起原因,她说:“作为台湾移民,从小我就懂,身为‘局外人’的心情。”

性别力专访《时代杂志》的台裔资深制片蔡安瑾(Diane Tsai)。你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如果关心国际新闻,你很可能早就看过她的作品。

6 岁移民美国,今年 28 岁。西北大学新闻系毕业,是《时代杂志》的资深制片。曾制作《先锋女性》(FIRSTS)系列,以及 2017 年年度风云人物《The Silence Breakers》影音报导。她尤其关注政治,性别,移民,弱势族群。作为亚裔,作为女性,年纪轻轻,便成为国际媒体的资深制作人,这一切并不容易。

她在 instagram 上写着:“台裔美国人,新闻工作者,纪录片导演,时代杂志资深制片”。关怀世界的同时,她也对台湾认同深感自豪。问起原因,她是这么说的。“因为作为台湾移民,从小我就懂,身为‘局外人’的心情。”

FIRSTS,先锋女性,50 多个女性故事

受美国在台协会邀请,我们专访带着作品返台交流的 Diane 。她一头长发,大眼微笑,也会简单的中文。今年 28岁,便担任《时代杂志》的资深制作人,策划多部纪录片、影音报导。

她这次带回台湾的,是 2017 年时代杂志制作的专题“先锋女性”(FIRSTS)。制作团队,原本只是小小的三个女性成员。说到起心动念,Diane说,是因为 2016 年希拉蕊获得党内初选提名,让她们备受鼓舞。

这是非常历史性的一刻,也让我们得到启发。不过 2017 年,希拉蕊败选后,我们认为更是时候,开始制作这个专题。因为,有许多人需要知道更多女性的故事,我们决定来找出这些不同领域的先驱。

专访 50 余位美国各领域杰出女性,从希拉蕊,欧普拉,艾伦狄珍妮,到去年刚过世的灵魂女歌手 Aretha Franklin(第一位进入摇滚名人堂的女歌手),第一位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的女性海洋学家 Sylvia Earle。

这份名单非常让人振奋,从政治、音乐、运动、艺术、科学,每一位女性的轮廓都很鲜明。Diane 说,她最印象深刻的故事,是海洋学家 Sylvia Earle

影片中,Earle回忆,当时的男性学者会被称为海洋学家(oceanographer),“但作为女性海洋学家,我们却总是被称为‘海底宝贝’、‘海底辣妹’、或是‘海底小捣蛋’。”(The women, we were aqua-babes, aqua-chicks, aqua-naughties.)

“我们常被问些怪问题,例如‘在海底妳们怎么用吹风机啊?’或是‘下水时妳们擦不擦口红啊’,但我们将它们视为一种打开与大众对话的契机。”

Diane 评论:“当时她遇到很多性别歧视的问题。例如在海洋底下没有吹风机,你怎么吹头发啊?我很好奇她怎么面对媒体,不过,她反而利用这种优势,作为一个重新教育读者的机会。Earle 没有让这种嘲笑打倒她,反而努力唤醒大家对女性海洋学者的重视。在那个年代,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拍摄了五十多支女性先驱的影片,Diane 分析,大部分的女性问题,都出于“她们没有 role model”还有“无法平衡工作跟生活”。她也提到第一位亚裔参议员广野庆子:

“如果在我小时候,就有她的故事可以听,我现在搞不好也会成为一位政治家。但因为我没有看到这样的楷模,所以很可惜,它没有成真。”

作为一个台湾人:从小我就懂,身为局外人的心情

我们其实更好奇,作为一个台裔美国女性,她多重交织的身份(intersectionality),如何影响她看事情的方式。

当年我之所以选择成为一个新闻系学生,刚开始只是出于私心。因为我想要理解,透过新闻,我们能不能去理解不同的生活样貌?还有,我很想要跟不同的人接触。不过我会说,随着我深入新闻领域。我开始渐渐受到女性的故事吸引。又尤其是有多样性的故事。

“因为它们让我想到我自己,作为一个 outsider 的经验。”

“我在六岁的时候,从台湾移民到美国。这是一个非常潜意识层次(unconcious level)的改变。因为从小到大,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且对我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很紧张。我不断地想着,我要怎样才能成为这群人的一份子。”

我们聊到日前宣布参与民主党总统党内初选的 Andrew Yang,也谈了 AOC 与阿尔登,作为台裔女性,她的认同似乎也常常在路上漂。台湾人需要台湾人的认同,女性也需要女性的认同。如果没有 role model,就像没有根。

随着长大,Diane 也发现,透过帮助人们说故事,她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台裔美籍女性的身分认同,反助她更理解受访者。因为更容易能够同理,局外人那种难以进入社会核心的故事。

作为媒体工作者,我好奇,她是否也曾遇过职场中的性别偏见?

延伸阅读:性别平等有多远?每个国家都有难以突破的“玻璃天花板”

“我会说我其实是幸运的,例如我的主管,就是 TIME 的第一个女性主编。”

“我感受到的可能还是非常小、微观的事情。”Diane 回忆。由于拍摄影片是相当技术导向的工作,基于性别、年龄的刻板印象,人们起初往往会假定“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另外,人们也容易认为,“我的长相(年轻的华裔女性),并不符合我这个职位该有的样子。”

“所以有时候,我还是需要摆出有点威权或是独断的样子,来让别人认为我是个专业工作者。”

随 Diane 深入媒体产业,她也意识到,其实身分带来的限制,也有可能会成为转机。“后来我意识到,原来我可以利用身分认同的经验,带出新的叙事观点。这就是我的价值。”

我非常高兴,能说出人们如何表达自己的身分认同。还有,我希望可以让人们,都能代表他们自己。(I am so excited to tell that people can reclaim their identity and be able to represent themself)

谈#MeToo 运动:所有女人的声音,都该被听到

除《先锋女性》,她也拍摄年度风云人物《打破沉默者》。

问起制作的细节。她说:“你知道,在时代杂志每年都会拍摄年度风云人物,来回顾重要大事。那年就是#MeToo 运动。我们的拍摄方式与 FIRSTS 很像,但最后处理方式不同,因为希望能够录到所有女性的声音,我们把整个影片剪成一只,同时放入所有女人的声音。”

当我们回顾这些大型计画,我们清楚知道,女性正在打破沉默,而且说出实话。我们放了所有的女性口白,让我们知道这些女性是可以大声说话,而且是有力量的。

文化与认同,是很重要的事

专访之后,Diane 紧接着还有台南、高雄等好几场巡回放映演说。马不停蹄巡回台湾,她还不忘拍片。前几天,她在自己的 instagram 贴上去屏东拍摄排湾族的部落照片。她在另一则贴文写着:

感觉很不可思议,我在台湾的几场活动中,看到《先锋女性》在不同城市放映。我以前总希望自己有一天,会因为跟工作相关的原因,回到台湾。但我没有想到这天来得这么快。

这也让我想到,在专访最后,她说想留给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女性,这一段话:“当我刚开始工作,我其实还不确定自己想拍哪种故事。所以,多方尝试,不要气馁,如果你还没找到唯一的重要梦想。也别觉得你的作品还不够好,因为你就是要不断的 work on it。”

采访后记

作为新闻系毕业生,采访 Diane 后,我常在想,没有 role model 听来是很哀伤的事,即使是这些 FIRSTS,也常常对人生没有解答。我应该要在面对骚扰时直接发怒吗?我应该要在职场与家庭中勇于选择前者吗?

人生选择,没有正确答案。

但没有学习榜样,背后的另一层意思是,随着你做出人生决定,你也会有能力成为他人的 role model。看着她们的行迹,我们一起前进。Diane 在采访过程中,她本人也成为了我们的 role model。让我们看见,热爱新闻工作,妳也能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