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宝仪专文,那年她与爸爸疏离,因为不想只从电视上认识自己的父亲,于是开始写信给他。但写了三年,父亲都没有回信;她很沮丧,于是主动做了这件事,也悄悄转变了父女间的关系。

记下来

让自己成为爱,需要爱的人会自己主动来靠近你。

练习看看

1.不要被小说、电影或影集随时拥抱说爱迷惑,家人关系有各种可能形式。

2.让爱流动,就是最好的沟通。


图片|来源

这个主题我想会让许多人心头一震。有时候最困难的沟通,也许就发生在家人之中。我们有选择朋友的自由,而家人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能不能选择不与家人沟通?

我男友的弟弟几年前曾经有酗酒的问题,情况时好时坏,让男友很困扰。

有一回我跟男友回他的家乡高雄,坐上高铁后,男友对我说:“我现在心情有点浮动,不知道这次回去要如何面对弟弟。”

我问男友:“你有特别想对他说的话吗?你有想改变他什么吗?你为什么要改变别人?改变别人到底是为了谁好?如果他就是想要这样过日子,那又有什么关系?你到底是为了谁在生气?有谁碍着你了吗?这个真的是你非解决不可的问题吗?”

我丢出了这些问题给男友。

男友思考了一阵子,对我说:“其实没有谁碍着谁,我为什么一定要让他活出我认为对的样子,才叫对?”

于是我们回高雄这一趟,变得没有非得确定的事、非得说服的事、非得改变的事,变得轻轻松松。

想要改变家人,你有办法负起在家人身边二十四小时盯着的责任吗?其实该对人生负责的,是家人自己。

到底要跟家人沟通到什么程度才叫最好的沟通?

比方说,家人找病来生,是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意图引起其他人的关注,那么就尊重家人的决定;如果家人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更健康,那么就帮家人把功课做好,不管是中医西医或是自然疗法,让家人自己选择他相信的,提供方案就好,其他不需要多想。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如果我想得到尊重,那我就得先尊重他人。

弄清楚自己最在乎的到底是哪个环节,并且“尊重”彼此是独立的个体是最重要的前提。

不要被小说、电影或影集中随时拥抱互说爱的家庭剧所迷惑,并不是非得情感交融才是家人,有的家人就是缘分比较淡,不需要勉强说爱。

你可以说:“感谢我们有缘成为家人,我祝福你,我希望你好好的,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如果家人想要疏离,就不要强迫他回应爱。

如果你希望家人爱你,就先说你爱他。

我从小就没有跟父亲同住,小时候,“爸爸”这个名词对我来说,代表的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上中学的时候,我觉得这样下去好像不是办法,我不想只是从电视报纸上认识我爸,我也希望他多了解我。我决定写信给他。

也没有什么特定目的,就是写些家里的琐事啊,学校发生的事啊,诉说一下最近的心情啊,基本上一到两个礼拜就一封,这样一写,写了高中三年。

他一封信都没回过。

我知道他很忙,所以基本上也没怪他。但我知道他有看。

通常我信的开头都会写:Dearest 阿爸,末尾署名都是:最爱你的女儿宝仪。

一直到有一次,忘记是生活中发生什么事,让我在写那封信的时候情绪低落甚至有点火大,所以开头我只写了“爸”,署名只写了“宝仪”,没想到一个礼拜后竟然接到我爸的电话,原来是他看了信,察觉到我有点不对劲,所以打个电话来确认一下。

没想到反而是我确认了:他真的有看啊!哈哈!

所以第二天马上又补了一封“Dearest 阿爸,最爱你的女儿上”的信。

其实他没有回信我并没有太挫折,因为我只想让他多了解我,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好了。但这些信补强了我们之间的“交情”,是的,亲情也需要交情,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就会有多少交情。这些交情成了我们父女感情在血缘之外的基础,以至于长大后,我们与其说像父女更像朋友。

这些年我更加明白了这个道理:让自己成为爱,需要爱的人会自己主动来靠近你。

因为他们会好奇:你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滋润?用什么方法才能变得这么滋润?为什么你的世界这么美好?

“跟你在一起让我很有被爱的感觉。”

“被你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从渴求别人给爱到有能力给予爱,从不断往外求到明白我以为我所缺的其实早已为我所有,我变得非常开心。

成为愿意分享爱的人,爱并不会因此而匮乏,因为爱是源源不绝的。

让爱流动,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