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被害者意识强烈的人,指的并不是实际遭受到什么危害的人,而是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坏事,全部怪到其他人身上的情况,例如:

“我之所以会变成这种个性,全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错误。” “我之所以求职不顺,都是因为面试官没眼光、景气不好,再加上政府毫无作为。” “我的成绩之所以不会进步,全都是因为教育体制太糟,还有老师的教学方式太烂。”

案例 2:被害者意识强烈的B小姐

症状:认为自己的人生受他人或环境左右,自己完全无能为力。最近更达到放弃的境地,对任何事都毫无力气。

何谓被害者意识的被害者?

首先,先来定义所谓的被害者吧!

这里所谓的被害者,并不是指实际遭受到什么危害的人,本书所定义的“被害者”,是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坏事,全部怪到其他人身上的情况。

  • 我之所以会变成这种个性,全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错误。
  • 我的成绩之所以不会进步,全都是因为日本的教育体制太糟,还有老师的教学方式太烂。
  • 我之所以求职不顺,都是因为面试官没眼光、景气不好,再加上日本政府毫无作为。

我没有错,错的是“○○”,就像这样,把所有造成负面事件的原因,全部怪罪到其他人或事物上头,这种人就是“被害者意识强烈的人”。

被害者意识强烈的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完全被其他人或环境所支配。”所以总是随时抱持着无力感。对所有事物感到消极,甚至有人还没开始做就先放弃。依赖性强,也有人把专注力放在讨某人欢心上面。

另外,也有人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反而迳自攻击他人或是批判制度。把自己的不顺遂,全都怪到毫无关系的他人身上,迳自怨恨那个人,做出在对方的社群网路上恶意留言等实际的报复行为,这些都是常见的案例。

对他人或景气、制度等自己能力不及(无法靠自己的能力改变)的人或事物感到不满的人,或许内心某处就有被害者意识正在萌芽。

为了照自己的心愿,活出自己的人生,就算只有感受到一点点被害者意识也一样,还是趁现在尽早处理吧!


图片|Pixta

人生的天动说和地动说

与被害者相反的意识,当然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可是,本书并不是把“实际遭受某种损害的人”定义为被害者,所以“被害者”的相反词并不是“加害者”。

那么,在本书里面,“被害者”的相反词是什么呢?

本书把被害者的相反词定义为“主宰者”、“选择者”和“责任者”。

推荐阅读:觉得不够快乐吗?因为你活得太小心翼翼

所谓的主宰者是指,拥有“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的这种主宰想法的人。

被害者意识强烈的人用天动说来解读人生,所以认为自己会受到其他人事物影响。事实上,我们从小就十分相信这种天动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小时候的人生,因为父母或与生俱来的环境而深受影响,这种影响有好也有坏。

因此,小时候我们必须一边观察父母或身边的大人们的脸色,一边想办法讨大人们的欢心。因为年级还小,没有足够的生活知识,对凡事总是无能为力,所以只能仰赖父母等身边的大人,这是为了生存而迫于无奈的事实。

可是,随着长大成人之后,如果不改变这种生存方式,自己的人生就会变成以父母为尊的人生。

在从事谘询工作的时候,我也曾经碰过许多类似的案例。持续遵从父母(持续被父母所支配),过着讨父母欢心的人生的人,从自我觉醒的瞬间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怀疑,因为理想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有所落差而苦恼,在年岁增长而无法从头开始的时刻,对父母产生怨恨。

主宰者意识较强烈的人,会以地动说解读人生,相信地动说的人认为,只要自己采取行动,就可以改变他人或状况。这种人拥有“与其抱怨黑暗或不平,不如主动点上亮光”的精神。

主宰者意识强烈的人,不管碰到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都会认为那是自己的行动所造成的结果。

可是,这里值得注意的部分是,当出现坏结果的时候,并不建议贬低自己,或认为是自己的错而责怪自己。这样就跟自我否定没两样,反而会削弱恢复力。

如果碰到出乎自己预料的结果,请不要把过错怪在他人或环境上头,如果原因在于自己的话,就请想想原因是什么。然后,针对找出的答案努力改善,那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拥有主宰者意识,并持续肯定自己的言行举止,就能对自己身边的人们或环境带来肯定性的影响。虽然无法改变过去、他人和社会情势,但我们可以改变对过去事件的解读和自己的言行举止。当然,未来也可以藉由今后的经验累积,做出些许改变。

只要可以像这样,抱持着“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的想法,自然就能衍生出具建设性的行动。

哲学家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的《幸福论》中提到:“聪明的人不会对可以预防的不幸坐视不管,同时也不会把时间和情绪浪费在无法避免的不幸上。”

推荐阅读:专访岸见一郎:我们不是变幸福,而是觉察此刻就是幸福

主宰者会把意识集中在能够靠自己的意志改变的思考和行动上,并且倾注全力;另一方面,则不会把精力花费在其他人等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的事情上。

现在的自己是过去选择的结果

如果用减肥瘦身或课业学习来比喻的话,应该可以马上理解,如果目光短浅,老是做出轻松的选择,之后立足于中长期的观点时,便会相当后悔莫及。另外,如果那个选择与某人有关,就会对那个人产生强烈的怨恨。

跟大家分享两个我实际辅导过的案例。

U 先生:“其实在学生时代,我很想去留学,可是因为家里太穷,所以就放弃留学了。结果,现在的我只好从事这种非出于自己意愿的工作。”

M 小姐:“学生时期谈了一场恋爱。我曾认真考虑过和对方结婚,可是却遭到父母亲的强烈反对,结果,我和父母亲建议的对象相亲结婚。被迫和不喜欢的人结婚,现在的我真的很不幸。”

结果,不管是万无一失的平顺道路,还是顺从父母安排的道路,选择那些道路的人都是自己本身。这就是选择者的想法。

事实上,即便是三餐不继的贫困生活,还是有人能够拼命打工赚钱,买下单程机票,飞到美国成功发迹;即便遭受父母亲的强烈反对,还是有很多人选择私奔,和心爱的人结婚,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一切都是自己所选择的。

或许听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事实上确实是过去选择的结果,造就了现在的自己。不管怎么说,做出最终决定的人不是任何人,其实就是你自己本身。

被害者的特征就是责任转嫁。另一方面,选择者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责任者”这个词语也就是被害者的相反词。

能够使人生目的和心理需求明确化,立足于中长期的观点,选择符合人生目的和心理需求的选项,然后秉持主宰责任,确实执行该选项的人,就是“主宰者”、“选择者”、“责任者”意识强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