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对于“成功”的追求与推崇,其热衷程度似乎从来没有冷却过,我们对于那些没有傲人家世、没有贵人提携,靠着自己的胆识和才华,并且终日努力不懈,最终扬名立万的故事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的吸引力,或许正是这样的故事历程以及更贴近普遍平民大众的人物设定,会让我们更愿意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不放弃,终究会有属于我们的“成功”时刻。然而,所谓的“成功”,真的是只需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就可以达到的目的地吗?

文|Vincent

现代社会对于“成功”的追求与推崇,其热衷程度似乎从来没有冷却过,我们对于那些没有傲人家世、没有贵人提携,靠着自己的胆识和才华,并且终日努力不懈,最终扬名立万的故事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的吸引力,或许正是这样的故事历程以及更贴近普遍平民大众的人物设定,会让我们更愿意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不放弃,终究会有属于我们的“成功”时刻。

然而,所谓的“成功”,真的是只需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就可以达到的目的地吗?

作者麦尔坎・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透过《异数》解构只自古以来作为的“成功”人士以及其成功的秘密,包括各个领域的天才、企业家、摇滚明星和电脑软体工程师等等,在本书的前言就直接告诉阅读者: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样,我们对成功的概念,有些根本是错误的。

推荐阅读:哈佛正向思考学:成功不会让你幸福,只有幸福会让你成功

而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更瞭解这些被解构的“成功”后,提出一个我想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成功”? (本书提到很多人物,但本篇只提出几个知名度更高的作为例子)

“其实,成功不是那么简单,不是个人埋头苦干就能成就的。成功不是无中生有的,和家世背景,以及有没有贵人相助大有关系。今天很多功成名就的人,表面看来,似乎是自己打拼来的;然而隐藏在他们背后的优势、机会和文化遗产,也不可小觑。这就是他们为何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什么拥有与众不同的世界观。我们成长的地方和年代,其实和我们的成败大有关系。成功者的个人特质固然重要,还是不足以解释一个人为何成功,我们还要问成功者的出身,才能解开成败之谜。”

——《异数》

没有任何的“成功”是不需要努力的,这是无可否认事实。目前普遍被接受的“一万个小时”定律,已经透过各种研究显示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或专家,必须至少经过一万个小时的锤炼。以“神童”莫札特为例,当年大家对于他年轻时候的创作感到无比惊讶的时候(二十一岁就写出经典之作“第九号钢琴协奏曲”),却忽视了他在那个时候就已经不断创作协奏曲长达十年了,乐评家熊伯格甚至进一步论道,莫札特其实是“大器晚成”型的作曲家!

风靡全球的世纪摇滚乐团披头四,在 1964 年初尝成功滋味的时候,据估计在这之前已经累积超过一千两百次现场演出,这是一个至今大多数乐团一辈子的表演生涯中都不见得能够累积到的次数,你能想像这是一个多么非比寻常的数字吗?我们再来看另一个领域的例子,一个无人不晓的电脑界名人——比尔盖兹。比尔盖兹将微软打造成电脑世界中的巨人,对于这个世界的影响之大无须赘言,然而鲜少有人瞭解的是,比尔盖兹在建立微软以前,已经连续不断写了七年的程式,写程式的时间早已远远超过一万个小时!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像莫札特、披头四、比尔盖兹等人确实很有天赋,也都很努力,然而他们创造历史的真正原因,实际上并非只是才能,而是机会。

披头四成名以前曾经在汉堡演出,正是在那里累积惊人的演出时数,而这一切在当时其实完全是无心插柳。比尔盖兹亦承认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当年 1968 年如果不是在湖滨中学就读,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境遇了(在当时候电脑还不盛行的年代,是连大多数大学都不见得有电脑的,但湖滨中学却弄了一个电脑社,还搞来了当时候最新型的电脑(当时候还是叫电传打字机),并且能够无限使用最先进的电脑分时系统,在当时全世界只有一个孩子有这样的机会,就是比尔盖兹)。


图片|来源

努力与天赋才能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还需要机会的出现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而机会,往往与时代背景紧紧相连,作者透过将古往今来最富有的名人的生日进行分析,发现能否“成功”,其实还脱离不了出身年份的因素。统计中最富有的名人中,有十四个美国人,他们的出生年集中在十九世纪中叶,相差都不到十岁。

能不能“成功”居然还和出身年份有关系?是的,这份统计的结果显示的是,因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经济转型最剧烈的时期,那时候传统经济式微,铁路刚修筑完成,工业蓬勃发展,华尔街也开始兴起,上述十四位美国大亨正是“生逢其时”。如果生得太早(二十年代),思想方式就还是内战前的模式,生得太晚(四十年代末),就无法利用当时的机会。只有在生得刚好的时期(1831 到 1840 年之间),才可以嗅得到未来的契机,上面提到的十四位美国钜富,每一位不但有眼光,而且很有才能,但很幸运的是,他们正好就是生在对的年代。

1975 年作为电脑发展史上最关键的时期(史上第一部桌上型个人电脑诞生),假如你在那个时候是已经毕业出社会很多年的老鸟,在买了房子娶了老婆还有孩子的情况下,很难放弃稳定的工作然后为了个人电脑洒热血;要是那个时候年纪太小,哪怕是中学生了也无法搞出什么名堂,最理想的年龄大概就是二十或二十一岁,也就是大概 1954 或 1955 年出生的人。比尔盖兹正好是 1955 年 10 月 28 日出生,在当时候是 21 岁;微软创办人之一的保罗。艾伦,1953 年 1 月 21 日出生;微软身价第三高的任务,2000 年开始担任执行长也是软体设计界教父级人物的史提夫。鲍默,1956 年 3 月 24 日出生。

哦对了还有一个和盖兹一样等级的人物,苹果电脑的贾伯斯,1955 年 4 月 27 日。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很多大律师、数学天才或是商业大亨的例子,显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成功者”都是在特定的年份出生。

当然并不是说每个能够在这些时代窜起的人物都是这几年出生,就像美国商业大亨不是每一个都出生在 1830 年代。只是我们普遍认为成功完全是个人资质优异加上努力不懈的结果,却往往忽略了一些简单的事实。这个事实就是,这些人非常的努力,并且把握住了机缘,最后得到相当大的回馈,他们的成功不完全只是自己打造出来的,也是他们生长的时代造就的。甚至当我们回顾这些“成功”人士的家世背景,上述任何一个提到的人物倘若一开始就是出生在贫穷并且资源匮乏的时代或家庭环境中,还有多大的可能性可以拥有今时今日的境遇?


图片|Youtube 截图

“我们已知成功是种种优势不断累积的成果: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你的出生地、你父母是做什么的、你的成长环境等等,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异数》

瞭解上述这些解构之后的例子,对这个年代的我们想要的“成功”真的有帮助吗?我认为是有的,首先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不断地完成个人能力的进化是必须的(一万个小时的投入是最基本条件),然而在不断提升与精进自我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需要让自己暴露在更多机会的环境中(或是说更容易被更多人看见的环境),这就需要当事人对于时代变迁有着敏锐的觉察能力(就像是最开始嗅出网络这个“契机”的先行者,至今有不少都已经晋升“成功”一族),才能嗅得到真正的“机会”在何处,因为“机会”往往是时代带来的! (所以学习历史、关心世界、关心社会很重要!)

然而再多的机会也都需要具备能力才把握住,否则一切徒然,而把握机会不仅仅需要更好更强大的能力,还需要勇气、胆识、毅力甚至是好的眼光,毕竟很多所谓的“机会”通常在一开始众人的眼里,往往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否则就不会只有少数特定人士能够“成功”,不是吗?

推荐阅读:告别“成功”的标准定义,过一场心安理得的人生

然而,我们还需要瞭解的是,作者采用的是较为世俗的成功定义,亦即以财富、名气、影响力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这也说明了世俗的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太复杂了,而且还需要不少的运气成分,或许也显示了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追逐世俗的成功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可能你的环境就决定了你根本这辈子不会有机会(或是非常渺茫),况且世俗的成功定义也不见得就是我们想要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自身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追求一个我们真正想要并且有机会达成的“成功”,是否会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

因此我始终认为,追求成为“第一”或是某个领域“最顶尖”的那个,长期而言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人生策略。反之,追求把事情尽全力做到最好,即便不是“最好”的那个,也至少是“足够好”的那位,这或许才是一个更合理的策略选择。因为成为最顶尖的那个,不仅需要先天的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后天的运气加成,而这一切还是建立在天赋与努力一个都不能少的基础上。然而将事情做到最好,却不需要运气,我称之为追求“卓越”的态度。试着回头想想,上述提到的“成功”人士,似乎都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会成为“最顶尖”的那个,往往都只是一开始就热衷于当时擅长的事物,不正好是追求“卓越”的态度吗?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完成“成功”这件事?我会说,与其追求世俗“成功”,不如先定义自己的“成功”人生是什么,并且致力于追求“卓越”的态度,如此一来才更有机会活出想要的样子,掌控属于自己的人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