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避型人格的老鸟,最后常常会凝聚成公司里的负能量中心。虽然他们的能力不好,但是不管在哪一家公司,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咒骂老板、抱怨公司、骂一骂大环境,这样的话题绝对政治正确。但因为他们很喜欢传播负能量,所以往往会造成公司的气氛变差。

以逃避的方式面对自己的工作,主管越督促他们,他们就越容易出包,进而造成很多问题。虽然造成客户的困扰,但主管却不知怎么管才好,这就是为什么畏避型人格者的能力不好,态度又差,但却能大量存活在职场的重要原因。

仔细分析起来,畏避型人格者在职场中,就像癌症一样会分期恶化。我把他们在职场里的恶性程度,分成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


图片|Pixta

1. 初期:推拖闪躲飘

只要是当过兵的朋友,不管你是陆海空,你一定都听过“推拖闪躲飘”的生存五字诀。

推:把长官交办的事情推给别人。拖:把很快就能完成的事情拖很久。闪:在忙碌时候闪边,让别人都不知道你在哪里。躲:别人要找你做事时躲起来。飘:别人在做事,你在旁边飘来飘去装忙。

登出国军 online 后,还是有人拿“推拖闪躲飘”这一套在职场 online 继续打怪。此时,身为同事或主管的你,就要特别小心了。医院里有个术语叫做,你不要被这些“马”同事给“马到”。“马”不是“马英九总统”的姓“马”,而是恶性肿瘤 malignancy 的字首“mal”的发音“马”。小心这些推拖闪躲飘的恶性肿瘤,可是会转移、扩散,且无可救药。

2. 中期:待久了,就算你的吧

畏避型人格内心最深的恐惧,就是面对批评所带来的羞耻,所以他们往往选择用逃避来应对。但一个人就算能力不好,职场待久了,总会做些帮忙订便当、预约会议室,这类简单的小事吧!畏避型人格和胆小型自恋人格一样,他们有很强的察言观色能力,这是躲避批评与尴尬的本能,所以年资尚浅的他们在长官眼里,大多是乖乖牌,只要不出什么大包,能力差点,也还算是个人力,不然好歹当作“兽力”使唤一下也行。

我曾和一位老师共同指导一位问题学生,他白天不知都混到哪去,只知道晚上都会出现在实验室上网、吃泡面,所以大家都叫这位同学“泡面”。“泡面”今年实验再做不出来,就超过硕士修业年限,准备要被退学了。

我们整整约了一个星期,才在白天时段,把“泡面”找来实验室里恳谈一番。老师帮他想了一个简单又容易做的实验──吃泡面前后的满足感,还有血压变化。这有心理反应,也有生理指标,勉强拿来毕业,也还说得过去。

我则是苦口婆心地交代他:“每个礼拜可以抓星期一和星期三,跟我们简单回报一下进度,有问题,都还有时间可以讨论或补救。”我认为这些做事的方法和态度,即使离开了学校到职场,也都一样重要。

在会谈结束的那天晚上,“泡面”寄了一封错字连篇,又充斥着注音文的 e-mail 感谢我。

他在信中写道:

“林医生:真ㄉ很谢谢尼跟我说ㄌ这么多在学校和直场都用得到的浅规则⋯⋯”

我心想他不只没有理科头脑,文科底子也不行。“潜规则”的“潜”写成“浅水湾”的“浅”。我讲的那么多道理,原来都只是肤“浅”的规则啊!

隔天,我跟老师又聊了一下“泡面”同学的能力既不好,态度又懒散,要不要考虑,他如果实验做不出来的话,就让他被退学算了。

老师摇了摇手,对我说:“算了,算了,赶快让他毕业吧。他这几年来,也帮大家订了很多便当、买了不少饮料,而且很少像他这种愿意晚上待实验室的同学。这半年有个新实验,刚好可以请他帮忙记录一些老鼠夜间的血压变化。”

我想想也是。待久了,就算你的吧!

3. 末期:办公室的负能量中心

一年后,我见到的“泡面”,是在脸书上一个“靠北XX”的社团。他已经算是个小有名气的网红了。他一样错字连篇,但可能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总是能激起许多的按赞与分享:

畏避型人格的老鸟,最后常常会凝聚成公司里的负能量中心。虽然他们的能力不好,但是不管在哪一家公司,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咒骂老板、抱怨公司、骂一骂大环境,这样的话题绝对政治正确。就算你不喜欢这些摆烂、不做事的老鸟,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人陪你一起讦谯公司,挖些老板的陈年八卦来骂,也不错吧!

但因为他们很喜欢传播负能量,所以往往会造成公司的气氛变差,甚至会让一些员工感染到他的坏习惯,更严重的是,一旦公司这样的人多了,老板甚至会认为我们公司就只配拥有这样的员工,这必然会削弱公司的竞争力,所以说畏避型人格就像是公司无法手术根除的癌细胞,也不为过。

畏避型人格者的心理剖析

畏避型人格特质的核心,在于害怕被批评带来的尴尬与羞耻,因此,在职场上他们的心理特质会展现出“拖延症候群”和“被动攻击”。

1. 拖延症候群

畏避型人格最明显的行为特征,就是“拖延症候群”。讲难听一点,摆烂不做比要做不做的拖延都还要好。他们总是到最后一刻才处理事情,因为他们面对任何事情的第一个反应,常常是推拖闪躲飘,还会有特别多的藉口。等到了逃无可逃,拖无可拖的最后一刻,他们常常狗急跳墙,这往往会麻烦到非常多的同事。

我曾经有几次与一位部门祕书交手的经验,她拖延的功力堪称一绝,总是“人在办公室,没在办公事”。等拖到快下班了,才开始处理早就该办好的事情。

有一次,在下班前五分钟,四点五十五分的时候,我接到她的电话。她开头就不客气地问我:“林医师,有份明天中午就要给主任送出的公文,你怎么还没签?”

我一头雾水,打开电脑,收了信件,才看到祕书在四点五十分时,寄出这封我要批的公文。再看看公文的收发时间,祕书在两个星期前就收到公文,而截止日确实是明天中午。

这就是畏避型人格者的问题。他们之所以拖延,极有可能是因为拖到最后一刻,别人会帮自己打理好这一切,于是他们拖到最后,再用很急的方式,把责任转嫁给别人。

2. 被动攻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精神科医师用“被动攻击”(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来描述在大战当前的压力下,军队里弥漫的一种推拖、摆烂、没效率的反应。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前身战略服务办公室,在二战期间,曾有一本祕密的小手册《简易破坏野战手册》,教导盟军,如何用各种“被动攻击”的手段,在敌对的轴心国里成为摆烂的“猪队友”,搞垮敌人。这本只有三十一页在一九四四年祕密发行的小手册,已经可以在美国 CIA 的网站下载。

其中几条经典的守则,蕴含着许多我们讨论过的病态的人格特质,在工作环境中如何被发扬光大。

◎“工作时,请记得一切都要慢慢来,事缓则圆”:畏避型人格的拖延症候群。

◎“无时无刻,把自己犯的错误归咎成外在环境设备不好。切记,要把这些让你无法把事情处理好的系统问题,好好痛批一番”:畏避型人格的散发负能量。

◎“为了更集思广益,尽可能让会议越大越好,最少不要少于五个人。一个人做的每件事都该化简为繁,每件事都要三个人批准同意,才开始动工”:依赖型人格与畏避型人格的拖延症候群。

◎“对于不重要的产品,要坚持落实完美主义。一点点瑕疵,就要退回重做”:强迫性格的病态完美主义,加上畏避型人格的被动攻击。

看看你的同事,以上的守则,他们是不是早就无师自通,而且已经身体力行一段时间了?畏避型人格通常是身为组织的最基层,他们最容易和依赖型的同事、强迫性格的主管连成一气,而发挥被动攻击最好的效果,这可是当年美军最高机密的战术,也是搞垮公司最猛烈的冷暴力手段呢。

与畏避型人格者的相处之道

1. 针对具体事实赞美

畏避型人格害怕被批评,除了不要用激将法或是带有调侃的方式与他们对谈外,更要注意他们的人际敏感度往往也非常高,一个轻蔑的眼神或是太过客套的称赞,他都可能感受到你的敷衍或口是心非。

虽然他们需要赞美,但千万不要口头禅地老是说“你真棒!”这类和称赞小朋友一模一样的话,而必须点出他们具体的表现与成就,比如:“今天谢谢你把会议的大纲整理得很清楚,客户也觉得时间掌控的细节做得很好。你真是幕后的大功臣!”

有两句在职场上已经陈腔滥调到臭酸的话,也千万别再用了:一是“辛苦啦!”,二是“三明治沟通法”。“三明治沟通法”大概是近一百年来在全球各大企业里,职场沟通都会教的第一课。这堂课来自一百年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对经常出包的祕书的经典对谈。柯立芝总统有一天对祕书说:“你今天的穿搭真漂亮,这份品味很适合你的气质!”正当祕书心花怒放的时候,柯立芝总统却接着说:“你如果处理公文再细心点,有检查出里头的错误的话,我相信它也会和你一样漂亮!”

但是这个把批评藏在两层赞美间的老哏已经被用烂了,以至于很多人一听到主管一开口客套的称赞,就像闻到放了一百年的腐臭三明治,丝毫不会有被称赞的感觉,反倒觉得作呕。

2. 少量多餐,划清界线

把一件任务切割成许多小的里程碑,是避免拖延症候群的好方法。因为一项任务通常充满了许多细节、眉角,而畏避型人格会因为一个小困难而卡关,一遇到卡关,他们就越做越没信心,便一直拖延下去。更糟糕的是,畏避型人格进展到中、末期阶段的时候,他们的负能量会越积越深,这一定会影响到团队士气,甚至联合同事,一起攻击主管。

特别是有些主管和同事,老是喜欢像妈妈照顾孩子一样地照顾下属和同事。看到他们事情做不好,干脆捡来自己做,甚至在分配工作时,每次点名到那位工作效率不佳的同事时,自然有很多自告奋勇要来帮忙的好心人,这都会更恶化畏避型人格的工作态度。

心理学有个非常着名的“比马龙效应”。在职场上,当大家都觉得一个人很无能,那这位员工会因为同事们的眼光,而逐渐沉沦的自证预言。因此,主管必须要让同事们与他划清界线。自己的分内工作,就必须自己负责到底,而主管和同事需要扮演的角色,则是“少量多餐”地关心就好。

3. 被讨厌的勇气

畏避型人格在职场的存活率会这么高,最大的元凶,常常是不想扮黑脸的主管。畏避型人格在刚进入职场时,他们的主管常常明知他们大有问题,但却迟迟不愿意出手解决。

因为很多主管害怕自己被贴上坏人的标签,这就是所谓的“黑武士症候群”(Darth Vader syndrome)。所有人都想当好人,总想再给表现不好的人一次机会。因为当主管要痛下杀手,开除一名员工时,内心都曾经煎熬过,接下来,主管还必须承受“心狠手辣”、“惯老板”、“沟通技巧差”⋯⋯一连串的骂名。

还有些过度谨慎的主管,一看到超级摆烂的员工,会想到他们是不是背景、后台超硬,所以怕得罪他们背后的靠山。有些主管则习惯要看数字说话,也为自己的不敢决定,找个逃避的理由,但一个月、一季过去了,等到数字真的能反映出一个畏避型员工糟糕的情况时,主管往往已经错过了黄金时期。

再过一阵子,等到这些畏避型员工待久了,主管又姑息地认为他们纵然能力不怎么样,但没有功劳,还是有苦劳,甚至觉得开除他们,再重新面试找新的员工,是件很麻烦的事,就任由畏避型的员工癌化、恶化了。

我们都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畏避型人格在职场中的危害虽然不紧急,却很致命。他们像恶性肿瘤一样,慢慢转移、蔓延到全身,等你发现,想要根除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一位好主管,不只要政通人和,还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以及“不施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的手段与魄力。别忘了,很多人在职场里打混一辈子,可是奉行着日剧《月薪娇妻》的原日文剧名:“逃避虽可耻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