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里的性别观察:当我想吃鸡肉,却眼睁睁看着长辈夹起鸡肉放在弟弟的碗里。同样是长孙,为什么会因为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待遇?这个问题长久一来一直困扰着我。

文|阿宝

在奇摩知识输入“起家”,会找到以下的回答:

鸡:过年一定要买全鸡来当作供品,不能采用分切过的。有一句台湾谚语说‘吃鸡会起家’,意思就是说过年吃了鸡,来年家庭就会兴旺,未婚的家庭成员都能成家立业。

终于懂了,鸡的台语发音,也是“家”的意思。“吃鸡会起家”这句谚语,很难忘记了。除夕夜在南投鹿谷吃年夜饭的晚上,阿公夹起鸡肉的瞬间,我兴奋地伸出手去乘鸡肉,没想到阿公的手一转往弟弟的方向过去,嘴巴说着:“来,弟弟吃鸡才会起家,咱黄家才会旺。”

不知道有没有亲戚看到我的窘样,赶紧将碗放下,若无其事的夹了一块乌鱼子。当下,心理有一种失落和愤怒,觉得自己明明是黄家的长孙女,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

推荐阅读:餐桌上的电影|《小偷家族》维系家庭价值的,不是血缘


图片|韩剧《一起吃饭吧》剧照

这股莫名的情绪直到大学接触性/别论述,才豁然开朗,原来当初生气的不是那块没入口的鸡肉,不是阿公,更不是弟弟,而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习俗文化所传达“男尊女卑”的观念。

对阿公来说,夹鸡肉给长孙子是多么自然的事。对弟弟来说,不过是一块鸡肉,干嘛大惊小怪。阿公阿妈在父权文化中长大,也生活了过半百的时间,应当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用去改变,也不需要,加上长辈们也少有反思的机会与资源。

但唯有当我是那个被忽略,被当成隐形人的长孙女时,才深深体会到习俗文化中的不公平。明明都是长孙,却由长孙的性别来决定家族对她/他的期待。男生不只要娶,还要成家立业,最好拚个男孩子来传宗接代。女生只要嫁出去就好,最好还生个男孩子才不会丢娘家的脸。

夹鸡肉事件发生之前看性别文章,“父权体制”只是白纸上的四个黑字,知道它的概念,但没什么感觉,也不觉得独立自由的大学生生活会受到它的影响。等到,一瞬间体悟到父权根本不在书上,它就活在我的生活中,活在阿公的观念中,天罗地网,也无以名状。“父权体制”不用出一系列性别书籍,来宣扬父权结构的丰功伟业,只要一个夹鸡肉的动作就赤裸裸的曝露出习俗文化的性别不平等。

好“男”起家,预设了所有未婚的家庭成员都要成家立业,家族更无不冀望有一个好男生(儿子、长孙子)来起家。立意良善的习俗文化,重男轻女外,背后更是异性恋预设立场,让身为女同志的我感受到,真的是好“难”起家。

推荐阅读:重新定义餐桌的温度:打破只吃饭不谈心的家庭聚会

感谢一块鸡肉教了一堂习俗文化与性别平等的课。学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因性别而异,不用别人决定,而是自己定义。明年何不就建议阿公带家族去吃 Buffet(自助餐),每个人自由选择,不要再让一块鸡肉伤了下一个长孙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