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深陷“有毒姻亲”的影响里吗?你是不是从来没有真正检视,有毒姻亲的行为及对自己和伴侣所造成的影响?它让你的情绪反应不断累积、越来越强烈,最后被沉重的绝望感压垮;更糟的是,无形中就成了负面回圈。

残酷的真相(一):有毒姻亲的行为

接下来我们会仔细剖析的有毒姻亲行为,深入探讨他们常用的手段、方法及背后的动机。就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研究对方的行为举止根本没用,所以不愿意退一步审视,以客观的角度重新思考,理由不外乎是“我没得选择”、“我就是没办法跟他们切割”、“我总不能请人把他们干掉吧”、“反正我们没办法改变别人”,所以何必花心思呢?

很多人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从来没有真正检视有毒姻亲的行为及其对自己和伴侣所造成的影响,导致自身的情绪反应不断累积、越来越强烈,最后被沉重的绝望感压垮;更糟的是,有些人甚至还会发展出固定的回应,以致在无意间称了对方的意,变相鼓励他们的行为模式,形成一而再、再而三的负面回圈。 五种典型的有毒姻亲类型包含:

挑剔型

会因为你的想法、偏好、信念系统、价值观或处事方式跟他们不一样,就认定你能力不足,或是有性格上的缺陷。此外,那些爱找人背黑锅的姻亲也属于挑剔型——不管你或你的伴侣出了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

吞噬型

把你的结婚证书当成卖身契,要你在“签下去”之后抛弃自我,全心全意投入、经营家庭生活,跟他们保持密切的关系。

控制型

认为他们的孩子(也就是你的伴侣)没有能力应付生活中的大小事,还是由他们来做比较好,因此时常亲自介入干涉。控制型姻亲不仅要求绝对服从,而且还会依照你取悦他们的程度给予有条件的爱。

脱序型

几乎或完全不控制自己的瘾头、婚姻冲突与财务问题,经常制造混乱把你的伴侣卷进去,甚至影响到你的原生家庭。

排挤型

刻意采取激烈、残酷且往往带有虐待性质的手段伤害所谓的“外人”,同时积极挑拨离间,让你和伴侣之间产生心结,企图破坏你们的婚姻关系。

这五种分类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很多有毒姻亲同时具备好几种类型的特征,例如有些时候很挑剔,有时又无孔不入、全面渗透你的生活,不过从他们跟你和你伴侣之间的交往关系来看,大多都可以归纳在某一个特定类型,而这些类型常见的行为模式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透过深入分析与真实案例的辅助,你会更了解各种有毒姻亲,知道该如何应对自己的公婆或岳父母,进而看清事实,朝改变迈进。

延伸阅读:有孩子就会变好?踏入婚姻前该思考的七个姻亲迷思


来源|unsplash

一个巴掌拍不响

姻亲问题之所以特别难缠,是因为这些症结来自复杂的三方体系,也就是你、伴侣与伴侣父母之间的三角关系。

假如你的伴侣拥有一群善良、快乐又充满包容心的家人,自然不会出现什么姻亲问题;要是对方真的恐怖至极,但先生或太太愿意为你挺身而出,重视你的幸福大于自身父母的喜好,那你成功处理冲突、化解分歧的机率也很大。现在就让我们用事实来打破姻亲迷思,将焦点转向有毒姻亲关系中另外两个关键角色:你和你的伴侣。

残酷的真相(二):伴侣问题

有些人只要跟父母共处一室,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很多人都觉得很困惑,当初嫁的那个坚强又有能力的男人怎么一到父母面前就变成胆怯的男孩了?当初爱上的那个自信亮丽、热情洋溢的女人为什么会对爸妈唯唯诺诺、充满罪恶感?你以为自己娶的、嫁的是个永远都会站在你这边的队友,结果对方居然在父母面前彻底崩溃,这种落差令人大为震惊。 荷普(二十二岁,柜台接待人员)很期待能和未婚夫共度两人的第一个圣诞节,没想到迎接她的却是令人愕然的转折:

“我在跟杰瑞交往时就听过所有关于他父母的事。据我所知,他们夫妻俩很讨厌对方,但还是住在一起,只是分房睡,生活也各过各的。杰瑞的爸爸很少出门,总是在车库的工作台旁边忙东忙西,而且他非常冷漠,对太太更是不闻不问。杰瑞的妈妈很寂寞,加上杰瑞是独子,所以她经常在他身上寻找陪伴和亲密感。他们母子俩一起去了很多地方旅行,有时杰瑞还会护送她去电影院之类的。总之,我们当时打算去夏威夷共度两人的第一个圣诞节,结果他妈妈打电话来说,她玩股票赚了很多钱,所以想带他去欧洲,毕竟这可能是母子俩最后一个单独旅行的机会了——当然啦,全都是因为我。可是……圣诞节耶!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杰瑞完全不懂我为什么这么生气。”

至于提姆(三十八岁,平面艺术家)则是在婚后四个月才发现妻子态度不一致。那是个阴雨蒙蒙的礼拜六:

“当时我们躺在床上,我问崔西今天想干嘛。她起床打开窗户,背对着我,说她要把客房收拾整齐给她爸妈住什么的。我以为我听错了,因为我们说好,朋友来可以住客房,但家人来就去住饭店。我家人来的时候就是这样,所以我想她的家人应该也是吧?但崔西说这样她爸妈会生气,以为我们不想跟他们在一起。于是我就跟白痴一样妥协了。她妈花了一整个礼拜刷厕所,还想重新整理房子;至于她爸每天晚上都会喝掉半瓶威士忌,然后没完没了地教训我们,说我们太挥霍,他要教我们怎么理财。我跟崔西完全摆脱不了他们,简直是噩梦一场。”

另外,有位女性投书给知名的谘询专栏〈亲爱的艾比〉,字里行间反映出未来即将面临的姻亲问题:

“亲爱的艾比,我是个三十二岁的失婚妇女,很快就要再婚,但我跟未来的公婆处得不太好。我这辈子从来没遇过这么粗鲁无礼的人,他们也不想跟我有任何牵扯。 在我还没跟他们的儿子交往前,他们对我很热情、很友善,可是交往后一切都变了,他们开始露出丑恶的嘴脸,行为也很恶劣。艾比,我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伤害或冒犯他们的事,就连我未婚夫也说我没有做错什么。 有一次,他妈妈直截了当地对我说:‘等妳儿子被人抢走,妳就知道是什么滋味了!’这时我才明白她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宝贝要离开,所以很难过。可是,天啊,她的‘宝贝’都已经二十六岁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啊!这不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吗? 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半,他们还是很排斥我,而且三不五时就要我未婚夫回家,他也乖乖照办。我很生气,觉得他明知道他爸妈是怎么看我的,却还是会去他们那里……我该怎么办才好?”

以上三个人分别面临了不同的姻亲问题:内心充斥着寂寞和不满,拚命博取儿子关注的妈妈;未经询问就主动提供建议,讲个没完没了的岳父,以及认为未来的媳妇想篡位,因而将她视为眼中钉的准婆婆。不过,这些案例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身边的伴侣基于某些看似无法理解的原因,不愿意为另一半挺身而出,主动设下适当的界线来抵御父母无理的行为。

这种“缺乏枕边人支持”所带来的伤害,往往比有毒姻亲的所作所为还要严重。大多数人在面对问题公婆或岳父母时都会希望伴侣能跟自己同一阵线,一旦伴侣不愿伸出援手,甚至变成扯后腿的“猪队友”,就会激起我们心中的愤怒、怨恨、沮丧与被抛弃的感受。先前提到的个案安妮就是最佳写照:

“乔不愿意为我挺身而出,只要我试着跟他解释,他就会变得像刺猬一样防卫心很重。我猜他应该一直都很怕他妈妈吧。我有种被背叛的感觉,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孤军奋战,没有人在我身边。我真的快受不了了,觉得他好胆小、好懦弱。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应该对他大吼,叫他妈妈滚开然后离婚吗?还是忍到自己得胃溃疡?我以为我和乔能携手克服一切困难……他娶的到底是我还是他妈啊?”

没错,你现在正处于一场“争夺伴侣忠诚”的激烈拉锯战,如果你发现自己似乎屈居下风,也不用太意外。有时你的公婆或岳父母只要丢出一个眼神、多说几个字,就能唤醒你先生或太太心中几十年来的忠诚、规矩,以及“本来就应该这样”的感受。对你的伴侣来说,他们的行动模式熟悉到就像重力一样——无形、无法避免,也无法改变。

同场加映:情商高手的春节长辈过招:“深度思考”跳脱恼人问题


来源|unsplash

你的配偶是这段三角关系的把关者,他们会在有意无意间允许父母涉足你们的生活;这表示有毒姻亲多半会从自己的子女(你的伴侣)下手,例如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剥夺他们的情感自主权,不让他们保护你或挑战父母的权威等。

了解对方对你的伴侣的影响,可以帮助你克服姻亲冲突所带来的愤怒和困惑,也可以舒缓内心的痛楚。书中的策略和观点可以减少你的愤恨之情,让你可以更富同理心的态度来看待伴侣的行为;如果你和伴侣分享共读,那他/她将会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新的角度,并且进一步理解、改变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亲子互动关系。

残酷的真相(三):你的角色与责任

你可能不想承认自己需要为这些姻亲闹剧负责任。你对伴侣家人的期待和反应为双方的互动定下了情感基调;虽然这些情绪对你来说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对方却能感知到关系中的氛围,并据此做出反应。不过,有时他们的解读跟你的表达完全是两回事。

你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故事中看到很多熟悉的行为和反应,这些人都跟你一样试着努力面对有毒姻亲以及不支持他们的伴侣。透过检视这些案例,你会开始了解原来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与过激的情绪,不仅无法解决问题,甚至越演越烈。

同场加映:给老公的一封信:我不想当恶媳妇,我只是想过个好年

你到底在这段三角关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下是莱丝莉的故事:

莱丝莉和汤米从高中就开始交往,结婚四年后,她第一次来找我谘商。当时她才二十八岁,内心充满沮丧和恐惧,担心自己的婚姻会被公婆毁掉。 聪明又活泼的莱丝莉是个非常出色的股票经纪人。她从小在充满混乱与情绪虐待的家庭中长大,一路上历经了不少风雨、克服了许多困难,好不容易才取得现在的专业成就,但她还是对自己没自信。 汤米家则经营印刷事业,而且非常成功,莱丝莉在他的催促与要求下放弃自己的工作,进入他的家族企业帮忙,可是汤米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非常反对这桩婚事。

“汤米来自一个庞大的义大利家庭,所以我就想,太好了,我的童年惨不忍睹,现在说不定有机会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就像我从小到大梦想的一样。”

很多人都对婚姻怀有极高的期待,希望能从中得到除了伴侣关系以外的事物(例如新的家庭,或是温暖又有爱的父母等),一旦期望落空,就会彻底失去平衡。

“汤米不但在家族企业上班,也跟家人住在一起。我是他第一个带回家见爸妈的女孩。最初的引爆点发生在我准备进门那一刻,因为他们家铺了很厚的白地毯,我不想把地毯弄脏,所以就脱了鞋子。结果汤米的爸爸说我很没礼貌。我竭尽所能想讨他们欢心,像是送花、送小礼物什么的,可是完全没用,他们还是不断批评我,对汤米说我是‘外人’。”

汤米父母的行为让莱丝莉一头雾水。他们不仅在还没深入认识莱丝莉之前就对她百般挑剔,对她的行为过度反应,但是没有人指出这些无理的举动,也没有人设下适当的界限,表明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接受、什么不能;相反的,莱丝莉无意识下选择了自己最熟悉自在的角色,也就是混乱与虐待的受害者。

接下来几年,莱丝莉始终觉得自己被汤米的沉默和他父母的言行压迫,饱受身心煎熬。没错,汤米的父母大多时候都很刻薄、很不友善,而且汤米在爸妈面前确实很软弱,也没有保护自己的太太,但事实的真相不只有加害者和受害者这么简单。

莱丝莉带着不切实际的期待走进人际关系,希望对方和自己的经验或情感连结能填补父母过去在她身上所造成的情绪空虚感。一旦期待落空,任何听起来像批评的话语都会让她大动肝火,进而陷入沮丧、痛苦与失望的无限回圈。

莱丝莉很想找到背后的症结点,她认为公婆之所以会这样,一定是因为她不够好。这种想法反倒把她推进自我挫败(self-defeating)的行为泥淖,让她更加否定自己的价值:

“我真的好希望他们能爱我、可以喜欢我。一旦期待破灭,我就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是我做得不够好。这种感觉并不陌生,而且这样一切都说得通了。”

莱丝莉在谘商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脆弱,包含低落的自我形象、对批评极度敏感,以及容易陷进受害者角色。然而,这并不能为她公婆的举止开脱,也无法合理化他们的行为。但是,不安全感导致莱丝莉几乎没有办法捍卫自己的权益,以不一样的角度来面对冲突。幸好最后她和汤米两人都有能力、也愿意为这段关系做出改变,调整和汤米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让婚姻重回正轨。

过往的印记

某种程度来说,急着想讨公婆或岳父母欢心、希望新家庭能接纳自己等,都是很自然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不过,一旦这些需求引发自我挫败的行为,就会变成问题的来源之一,不管对方做了什么,你责无旁贷。

个人的情感经历会影响到婚姻生活。伴侣过去的家庭经验决定了他/她在面对姻亲问题时的心态,以及他能保护你的程度。莱丝莉的故事说明了自信与自我形象在姻亲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自我价值不但形塑了你对他人行为的反应,也会让对方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