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深深感觉到自己与台湾这片土地失联,但其实每在澳洲遇到问题,最想先逃回的地方是台湾,即便一趟航程要花上至少九小时,但是啊,再怎样,台湾就是自己的根啊。

嗨,农历佳节要到了,先用今年我跟墨尔本的朋友一起设计的贺卡跟预祝大家“猪事亨通”。

今年农历年,我没有要回台湾过,这是第三年没在台湾过农历年了。

当第一年向家人提出没要回台过农历年的时候:“我今年可能就不回去过年了,刚好澳洲这里有课要进修。”家人没说太多,只嘱咐我快点完成自己的学业,因为他们深知我的个性不爱凑热闹、自己一个人也能找到乐趣,最后,我自己也会在其它时间挑空档回去看家人跟朋友,所以他们也就不特别强求我得在这段时间回去了。

我是自己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深知自己的幸运,但对于家乡与异地发展之间的微妙情愫,是有很深的体悟的⋯⋯。

以前高中自学英文时,听到美国有首乡村老歌,《500 哩》(500 Miles),不像一般情歌,这首描写出外打拼的人的心境,其中歌词是这样写的:

Lord I'm 500 miles from my home.
Lord I can't go back home this away.

上苍!我离家 500 哩!
上苍!我没办法以这样状态回家!

离乡发展却没闯出什么名堂,还有与家乡之间的断根的感触,让我深刻至今。

成为了理想中的大人了吗?

趁着 2018 年 12 月学校放圣诞假期之际,回了台湾一趟,与家人与朋友相聚外,让自己穿梭在这块滋养我成人的土地上,一块一块拼凑并回味自己熟悉的美食地图,但在此同时,更深的无力感也随之袭击着我:

我好像真的跟这块土地,失联了。

在台湾朋友不知道我在澳洲生活的日常:每天醒来滑开手机,看着脸书的台湾朋友所贴的讯息,跟着追上以为台湾的 youtuber,看着台湾的新闻,看着哪个地方又开了新餐厅,还有好多好多⋯⋯那些我以为可以让自己跟台湾不至于失去同步率的行为。

我以为这样可以让自己跟台湾保持某种程度的同步率,想说可以逃离曾看见自己家族族谱某先祖只有写下:“出外,不复见”这样的状态,还有《500 哩》(500 Miles)深刻在自己脑海里的“离乡发展却没闯出什么名堂,还有与家乡之间的断根的感触”。

但真正的踏上这块土地,除了深刻感受到“近乡情怯”这四个字所带来的厚实重量外,更让自己产生“原来就算我再怎么努力,也是台湾的过客而已”,更贴近自己那位先祖的状态。

第一次产生这些感触,是从香港转机回台湾,随着飞机即将落地,看到窗外那座熟悉的桥梁——立刻认出那是曾与某个在台湾一起生活过好多年的伴侣常去的渔港,即便已经是八点多的夜晚,那桥梁的特征过于明显,方位也太好辨识,又因为夜晚,“失联”、“人事已非”、“过客”这些词汇与前面所提及那些原就在自己心里的回忆慢慢的浸入我的思绪里头⋯⋯⋯⋯。

其实每在澳洲遇到问题,最想先逃回的地方是台湾,即便一趟航程要花上至少九小时,“是自己的根啊”,自己的母亲曾劝阻过我去海外念书的念头的说词反勾回我的情绪。

是啊,再怎样,台湾就是自己的根啊。

路是自己选的,矛盾与哀愁就这样搁在我的心头里发酵。回来墨尔本后,有问其他远离自己家乡到这里发展的朋友该怎么调适与排解这样的情绪:

没办法的,你只能自己吸收这些情绪。

所以,我努力试着在这座城市里,找到自己的归属与社交圈。

在台湾不喜社交的我,渐渐学着怎么与人群互动,怎么让自己开朗,怎么让自己融入澳洲本地文化,同时也让自己的学业得到平衡,更打造了属于自己暂时能舒服过日的家:

直到我在机上看到《幸福路上》这部电影:主角的夫妻互动跟我爸妈好相像、真的有“幸福路”、片中那座有草莓香味的工厂是曾经于新庄幸福路附近兴盛发展过的“小美冰淇淋”、还有那座于 921 大地震崩垮的“博士的家”⋯⋯

推荐阅读:【为你挑片】《幸福路上》:幸福从不在远方,而在我们心上

然后,长大经历过那些事的主角反问自己:

我真的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大人了吗?

这个问题似乎也跟着在反问自己。

而当剧情走到这幕时:

我是一个很理性的人,甚至因为反应太过冷淡而有时被戏称是机器人,但是看到这幕,我再也止不住自己已经满溢的情绪,刚好飞机于目的地盘旋等降落,我就这样默默的拭着自己止不住的泪水了。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必须要说,所幸看了这部片,让自己这闷住已久的情绪得以找到出口,得以反思自己的现在生活与未来规划,还有与台湾这块土地之间的失根状态⋯⋯种种因素重新权衡思量后,我知道:

即便我短期内还不会回去这块土地,我庆幸我是台湾人。

希望这个学位会给我一双翅膀,能够带我飞往我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最重要的是:

不管我在哪里,

抱持“都希望能让台湾走向更好的方向”的信念

做自己份内能做的事。

很感谢能在女人迷这里跟各位编辑与读者一起努力,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在 2019 新年假期时跟澳洲这里一位中年的朋友聊过,很感激他说了下面的话激励了我:

You are at the prime age, just go for it.

所以,想跟各位做个小约定,让我们在 2020 年以及之后,再一起来重看这篇文章。

顺便盘点那时我们做出的成果会有多意料之外?

我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