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没有跟爸妈来一场促膝长谈了呢?好像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与亲近的家人朋友沟通, 8 个沟通技巧,让你重拾关系中的亲密。

如何跟最在乎的人说话

随着年纪的成长,脚步越走越远,我们跟亲近的人说话的时间、次数也变少了。我意识到跟认识的人说话,虽然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不能只知道如何跟陌生人说话,却不知道怎么跟最熟悉的人对话。有一些小技巧,是对我学习这门功课上很有帮助的。

抛下成见

越是彼此熟悉的人,越要记得在谈话中保持距离,同时抱持着好奇心,不能以为自己已经都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或认定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又来了⋯⋯”或是“你总是这样⋯⋯”这样的句型跟“芝麻开门”作用恰恰相反,是立刻让对方关上心门的魔法句。

了解谈话的目的

认清楚对话的主角是谁?当 A 来寻找 B 谈话,B 要记得 A 才是主角,谈话的中心也必须停留在 A 身上,纵使 B 有再多的想法,也不能绑架整个对话进行的方式,跟对话的方向。

跟熟悉的人说话时,特别容易忘记人跟人之间的基本礼貌,突然岔题,或是没认真倾听,这并不会让对方觉得亲近,只会觉得不受尊重。

信任

相信对方可以自己思考,自己做出对的决定。

推荐阅读:带孩子看牙教会我:与孩子沟通,该建立信任,而不是恐吓

你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告诉”。抱着指点的好意说:“我跟你说,这件事情你就应该如何如何……”就是一种不信任对方的表现。如果你真的信任他,就应该帮助他思考,但是让他自己做决定。

合作

跟认识的亲人朋友说话,是为了能够增加彼此的能量,而不是抵销,扮演对方的夥伴、指引者、灌溉者,引导对方可以想得更深,表达得更清楚。

“你记不记得几年前,你遇过一次类似的事情,那时候是怎么解决的?”这样的引导,是只有彼此熟悉的人,才会知道的,所以特别有价值。

我们能帮助对方勾起回忆、引发思考,但是切忌帮对方下结论。


图片|来源

创造安全的空间

因为是认识的人,更应该可以自由地表达,但是我们却常常在这方面犯下诉诸权威的错误,让对方觉得跟你很难沟通,久而久之,就干脆不沟通。

推荐阅读:亲密关系里,我们都需要“沟通的勇气”

如何从“你是我生的,我怎么会不知道?”变成“虽然你是我生的,但是我不一定知道”,是一门跟最亲近的人说话的艺术。

互相感染影响

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我们会怎么说话,跟父母怎么跟我们说话,他们之间如何跟彼此说话,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家人之间平常说话的习惯,是会传染的,所以很多人在家说话的方式,跟在外面说话的方式,判若两人,那就是沟通上的落差。这个落差越大,对于家庭成员彼此互动品质的影响就越大。

共学

对话双方一定从彼此身上可以学习,不应该预设成单方面的传授者、接收者的关系。长辈不需要、也不可能事事比晚辈更懂,但是很多长辈误以为自己要表现出什么都知道的样子,在这个家里才能保持地位。所以对于最新的 AI,多元社会,科技生活,有国际观的教育、育儿,这些陌生的题材也一定要不懂装懂,或是只要不懂的,就抱持反对、排斥的态度,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样只会加深世代的鸿沟。

熟人对话的好处,就是可以暂时放下面子,去学习不好意思对外承认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记录

当我们意识到对方重视我们说的话,我们会更认真面对晤谈,下次的谈话品质就会更好。所以每次说话后,记得用通讯软体,把说话的重点寄给对方,或是你们共同属于的家庭群组、亲友的小圈圈分享。

推荐阅读:正向思考练习:替自己准备一本好事笔记

这种随手简单的记录方式,除了确定彼此没有误解,也可以取代过去的书信功能。回顾的时候,知道我们一起共同经历了什么,彼此的情谊,就会因此更加巩固。

懂得跟最在乎的人说话,正是学会如何说话,给自己最棒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