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爱自己是一个长远的课题,当你试着“爱自己”的同时,不如先从试着“放过自己”开始吧。

当我们说要“爱自己”的时候,不如说我们来“放过自己”吧。不要再把外在的标签强加在自己身上,以为这样就是对自己好。

主流的“爱自己”很容易使我们无法进步、困在举步不前的现实中,因为那些向外寻求快乐的方法,都无法让我们将目光导向自己、审视自己。有些人透过追求物质生活,也有人透过学习某个新技能或语言,大家“爱自己”的标准和方法都不太一样,但大抵上来说,我们永远得不停自问:这样做能不能强化自己的内在?还是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外在生活?

总之,所谓“爱自己”的论调之所以如此盛行,我认为是受到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鼓励我们透过各种“消费”,来购买各种“物质”与“享受”,用这样的方式爱自己。但是,这种自我爱怜的方式,跟上一章所说的一样,只不过是用很初阶的物质来喂食我们的心灵,这却根本不是我们的心灵需要的!

推荐阅读:爱自己的日常练习:建立你的仪式感,让宇宙支持你


图片|来源

认识自己在卖什么“招牌菜”

当我们能够把目光转向自己,而非向外在的人事物寻求爱与满足时,就是踏向自在与坦然的第一步。

而在了解自己之前,我们都必须先认知到一件事,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多东西的综合体。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已经太习惯用单一项目检视所有人,不论是看学业成就、看外表、看家世背景,都是在试图简化每个人自身的复杂性。但真实的情况是,每个人都是由各式各样的东西组合而成,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

因此,当我们太过频繁地说“爱自己”、特别是寻求物质享受的时候,会让自己在与人互动时,不太愿意去调整自己原本的状态,进而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转而向其他外在的东西寻求解答。所以,相对于“爱自己”,更好的解决方法反而是先去认清自己的全貌,也就是搞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一个认识自己优缺点的人,才能够适时在人际互动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例如一个比较敏感、较能察觉他人情绪的人,便能掌握互动过程中的情绪波动,避免纷争或引发对方的热情。而清楚自己缺点的人,也较能避免让自己的不足之处危害到与他人的关系。

掌握到自己究竟是由哪些特性组合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独特性。这也是印度哲学在讨论形上问题时,分类事物的一大特色:印度哲学喜欢透过定义每个事物的特性,来判定他们的特质,例如火的特性是燃烧,但火当然也还会有许多不同的种类、颜色、温度、强度等等不同特色,但是,所有的火都必须拥有、共享的特质,就是燃烧——我们不会看到“不燃烧的火”。这种最大的特性,在印度哲学中称为“自相”,也就是不与他人共享的独特性。

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特性,因此才有具体的作用,不论是火、水、空气,皆是如此。放到人身上来说,如果我们没有掌握自己的特性,就无法知道自己的作用是什么、施力点在哪,那就很难去达成我们想做的事情,更遑论成功。

寻找自己的独特性,其实就是在发掘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就好像一家公司一定是主推最强的产品,也就是“招牌菜”—一个别的产品无法取代的东西,不论是功能、价格优势还是设计风格。苹果公司的创办人贾伯斯虽然在人际关系上大大失败,但没有人会否认他对电子产品美学和操作性方面的贡献。

不可否认,不论是在私生活或工作职场上,每个人都会有能力有所不及的地方,但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你有没有办法发挥你强的一面,而不被你的弱点拉着走?

我们往往太过理想,想要把每一方面的能力提升到均等的程度,既要当个人见人爱的好人,又要在工作上尽善尽美,但我们也心知肚明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身而为人,就不可能完美。

不过,正因为我们不完美,所以每个人肯定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质,是其他人没办法取代的。如同苹果公司生产的电脑不是市面上性能最强的,但他们的产品就是有其他品牌的电脑无法取代之处,才会有这么多人购买。因此,最重要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认识自己、找出自己的“招牌菜”?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受众,要去为难自己,寻找一个根本不是自己市场的东西,实在太难了,除非我们就是准备好要把自己变成跟以前完完全全不一样的人,才有可能做到。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特色、认识到自己的“招牌菜”是什么,并且好好发挥它,自然就会吸引到相对应的客群。拿到人际互动上来看,例如有些男生的优势不在于拥有符合主流帅哥标准的外表,但偏偏又只想吸引那些追求主流“高富帅”标准的女生,成功的机率自然就很低。

人不能用单一标准评断彼此

看到这里,或许有些人会说,可是我就是喜欢那些符合主流标准的人呀,那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这样想,就会再度陷入前面所说的思考盲点,也就是用单一、过于简化的标准来检视他人。

其实大部分人看待一件人事物的时候,往往是看到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对感兴趣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就会发现,人对他人的评价都不会是单一的。就算是刚认识不久的人,我们也不会只说得出他长得很朴素,就没了,而是会有各方面的评价综合在一起。

推荐阅读:专访梦想练习曲顾问刘轩:爱自己不是自怜,而是自我疼惜

但是很多人的盲点,就在于把对方的弱点当作唯一的评价标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现代社会各种进步和物质文化的渲染下,我们已经逐渐把人视为物品,而不是“人”。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只要看到别人的优点,而是说,在做任何决定前,看清楚是最重要的。

不只是看待别人,我们在看待自己的时候,也很容易陷入这种思考误区中。有人会觉得自己不够漂亮,或是头脑转得不够快,但这都是太过放大自己的弱点,而看不到一个人是由很多参考数据综合起来的。人类不是物品,不可能每个都长得一模一样,所以过度放大自己的优缺点,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一定有胜过别人的地方,也一定有比别人弱的地方。与其把自己的某项优缺点当作唯一的标竿,不如好好认识自己究竟是有哪些优缺点,然后找出自身的独特性,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来源

“因”与“缘”

印度哲学中,认为“有为”的第三个特质,就是“因缘和合”,用白话文来说,就是一件事情的成因绝对多于一个。其中较为次要的原因称之为“缘”,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才叫做“因”。例如说一件事有七个成因,那我们就会说这件事有六个缘、一个因。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缘”的影响层面较小,可以汰换,但是那一个“因”则不行。

就具体的人际互动中来看,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独特性是让别人觉得你很机智幽默,那你就应该维持你的幽默,而不用去考虑自己是不是也要做到面面俱到的贴心。

当然,如果我们只顾自己的独特性,让其他层面都“摆烂”,也是不行的。但是,想要把每个层面都做到齐头或是最好,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一切都变成“因”,但是一定都有一个“因”,而其他则都是“缘”。

一个男生跟女友吵架,女友威胁他,如果现在不去她家找她,就要分手,该怎么办?到底要不要听对方的?

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最关键的在于两人平常的关系是建立在什么“因”上面。如果今天你的“招牌菜”是机智幽默,那你可能就有别的选择来处理这次的冲突,而不用都听女友的。但是,如果你主打的是一个顺从、乖乖牌男友,那你就得从一而终,好好听女友的话。

你的特性是什么,你的“质”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关键。印度哲学在讨论特性、因与缘的时候,也会把因称为“质”,也就是你的本质,然后把缘称为“增上”。印度古人很喜欢举一个例子,就是对于陶土来说,最重要的陶土本身就是质,而捏陶师、火和温度则称为陶土的“增上”。

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人本身天生的性格和天赋是“质”,而后天的教育和际遇则是“增上”。虽然“增上”可以把我们的“质”养大,但最终还是要看那个“质”是什么。不过也不能忽略“增上”,因为没有“增上”,就无法把“质”养大。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本质,就像我们没办法把燃烧的火改变成流动的水。我们都知道,要在社会上好好立足,最重要的点就在于发现自己的本质和定位,就好像“品牌独特性”这种概念。特别是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可以放弃自己没有足够能力处理的事情,但是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的本质、自己的独特性。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善于沟通的人,你第一步不必是硬要学习沟通,但是你一定得先把本质、特性稳固好。等到处理好自己的特性之后,其他层面的事物就只是“增上”,让自己变得更强而已。但若我们不认清、不稳固自己原有的特性,不论再怎么想加强其他东西,也只是徒增困难而已。

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自己在与人相处中的特点,进而好好把握这个特点,让自己能够处在一段关系中的主控权上,是找到自己适合、适当的人际关系,极为重要的手段。

在现代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昌盛的情况下,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变得扁平而单一,出现许多误差:包括追求遥不可及的真诚、忽略持续经营情感的重要性,到以物质享受作为人际关系的筹码,而忽略了情感与互动的价值,甚至连自己的特质、立身之处都不清楚。

相反地,印度哲学从探讨“有为”的角度出发,架构出刻意为之、必有终结、必有目标与因缘和合的论点,再勾勒出人类这个生物,对付出、情感交流的依赖性,将人际关系从一个扁平的物质交流,回归到鲜活、复杂的立体。

这,才是人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