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际网路时代,当社交网络上虚假的自我,挤压了真实的你的空间时,保有真实自我,得对自己的目标有更多独立思考和决策。

公号 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泛心理学。

我有一个朋友,是朋友圈“小红人”——几乎每一条她的朋友圈都是高赞。有度假时灿烂的笑脸,有新入的包包鞋子可以晒,经常出席峰会和行业论坛,还有和男朋友的红包转账记录截图。此外,她也是一个很有自己的生活品味的人,看歌剧、电影节、插画油画等等。

好几年没有生活交集,我通过朋友圈了解着她的生活状态,觉得她是元气满满正能量的典范了——直到有一天深夜,我无意间刷到她刚发送的一条状态。

她说,深夜应该没什么人看吧,那就让我吐吐苦水好了,然后她写了感情中的困境、工作中的焦虑。这条消息几分钟之后就被删了,我想了想还是小窗她问候了一句,结果她对我说了很多—— 她说,这些话根本没办法往朋友圈里发,也不知道可以对谁说。

推荐阅读:解读当代欲望的心理学:为什么你的脸书比人生更幸福?

第二天早晨,她的朋友圈又回到了岁月静好的推送模式。

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她——是那个在朋友圈里的她,还是那个我在深夜撞见的她。我相信都是真的。只是,她会觉得自己在朋友圈里的样子很假,却好像也不知道如何去袒露一个更全面和真实的样子。她并不享受这种扮演,但朋友圈里的那个自己,彷佛有着某种惯性,始终一致地存在着。

其实仔细想一想,很多人会有和她类似的感觉。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远远不是虚假这么简单。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自我”,是有自我进化能力的,甚至已经挤压了真实的你可以存在的空间。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社交网络上的“假自我”。


图片|来源

01. 每个人都有虚假自我

没有一个人是没有“虚假自我”的。即便是非常真实的人,也会在一些场景里,展现出背离“真实自我”的表现。

心理学家 Higgins 在 1987 年就提出了着名的“自我差异理论”。自我差异理论提出,人们会把“现实中的自己”与“他们内心对自己的标准”做比较。

而自己和那个标准之间的差距,会带来一系列不适的情绪,比如抑郁、羞耻、失望等。

自我差异,指的就是真实自我和内心标准之间的差距。Higgins 提出,人们会有天性的动力,去弥合两种自我之间的差距(Higgin,1987)。

如果,内心关于自我的标准,可以基本由自身定义时,人们缓解差距的一种策略,是降低内心的标准。但当“好的自我的标准”更多地被外界定义、而提升现实的自己又需要时间,人们会选择用“印象管理”的策略美化自我,直接在他人面前构建出“理想自我的表象” ( Tesser et al., 2000 )。

这种策略化的行为,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在一些只需要浅浅接触的场景里,比如工作上的合作、或者短期的约会关系等。

社交网络扩大了虚假自我

在过去,即便我们想要采取印象管理的策略,我们塑造自我的手段还是很间接。毕竟,我们无法在短时间里,就呈现很多关于自我的信息给对方。在浅交往的关系里,我们很难给对方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推荐阅读:澳模 Essena O’Neill 拒绝社群虚名:别再为了追求赞浪费青春

但社交网络,给了广大戏精们发挥的舞台。从文字到图片,从图片到视频。从 ps 到功能日益完善的美颜滤镜—— 你多久没有见过手机自带相机镜头里的自己了?最后还有一个大招:分组可见。从此在不同的人面前做不同的自己,不是梦。

这些精心挑选并呈现出来的碎片信息,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印象管理——严密操控 po 文读者感受和思维,去有意识地引导读者认为这些片段就是 po 主的整个生活状态 ( Tesser et al. , 2000)。

而且这件事正在变得太过容易——我们似乎不用付出什么,就能呈现出理想中自己的样子,那我为何还要让别人看到不够好的自己呢?

按赞:实时的反馈推进网络自我的进化

“按赞/点赞”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们存在的方式。人们有时会在发完一条状态以后重复刷新页面、计算赞数——尤其当人们觉得这个状态的表达和“自我”关系深刻时。

点赞把他人对自我的反馈变得无比及时、直接、显着。赢得他人认可的本能,不知不觉中就通过这个机制驯化了我们——让我们感到压力,撤掉那些“不被点赞”的状态,而更呈现受到赞许的样子——很多生活中不是讨好者的人,也无法自控是一个“网络讨好者”。

监察:更多的他人监察与想像中的自我监察

现代网络的透明性和开放性,为社交媒体用户带来了时刻存在的隐形观众——你永远也不知道你发的哪条状态、在何时、被谁、怀着什么样的态度观看了。这些真实生活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隐形观众,营造了一个类似于“全景式监狱”的环境( Gil-or et al.,2015 )。

(*全景式监狱/环形监狱: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Jeremy Bentham 提出的一种理想监狱模式。监狱为环形建筑,环形中间有个灯塔式观察台。监狱的窗户被精心设计,使得监房中有强光照入,犯人看不清观察台上的人是否正在看着自己,而在假想中始终担心自己正在被监察——从而自我规训。)

哲学家 Michel Facoult(2013)强调,这种“全景式监狱”重点不在于监狱,而在于“因为感到被注视而带来的心理影响”。在人们持续地感觉到自己被注视的情况下,会自主监视自己去做权力(power)认可的事情。由此,它被认为是一个完美的权力实施机构,只需要一双“权力的眼睛”就可以控制所有人的行为。

在社交媒体上,这双权力的眼睛无处不在。Facoult(2013)的权力理论认为,权力不是一个固定的机制。权力是一种关系,每个人都同时是这个关系网上的权力施加者和权力被压制者。

虽然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喜好的权力,但也在承受着他人行使批判自己的权力。因此,在社交媒体上与大多数人喜好相似的人,可以更多表达自己的喜好、更少的被批判,从而站在权力关系网络的更有利地位。

在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界面和算法设计下,往往会形成一种特定于在某个平台的“大众偏好”。这些大多数人的喜好,建立起了一个微型社会机制和这个微型社会中的行为准则,进而限定了每一个人的行为(Kalsnes, 2016)。

比如说,大多数人们发到朋友圈和微博的内容就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两个平台上大部分用户喜欢的东西(调性)不一样。在权力面前,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真正想说的话和想做的事,都被会被不自觉地自我监察、自我妥协掉。

印象管理,从来都不是只与自己相关的事情。那些有时我们自己都说不清原委去塑造虚假自我的举动,与社交中的他人有关。

社交媒体的问题在于,它给人们营造了一个永不下线的社交平台、高度创造的空间、实时的激励、以及更严格的自我监管。

这是最好的时代——在现代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人的社交圈变得更为宽广。即使身处地球的两极,也可以虚拟出天涯若比邻。但这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流于表面,高度依赖于社交媒体来维持自己的人际关系。

很多人都依赖于这些高度拟真、永不下线的社交媒体来维持关系。也进而提醒自己时刻准备好图片、po 文、视频等塑造出的、具有高度一致性、和高度拟真的虚假自我,准备好时刻被他人的眼光所检阅。

有的时候,虚假自我存在的时间之长、拟真度之高,慢慢就连自己都信了—— 你可能已经忘记了真实的镜头里自己长什么样了。


图片|来源

1. 社交网络上虚假自我的过度存在,会提高人们自我厌恶的水平

在社交上不断美化的理想自我的行为,实际上抬高了理想自我的标准,进一步加大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

也许在塑造虚假自我的时候,人们可以收获一些当下的快感。但这样的快感和对真实自己的满足感是截然不同的。快感会在人们必须面对真实自我的时候消失殆尽。甚至会进一步提醒,他们真实的自己有多让令人失望。

因为人们长期作为社交网络里的人设存在,真实的自我无处安放,就会让人的存在感降低。人们因此感到空虚——只有当真实的自我与他人发生链接,我们才会感到满足。

推荐阅读:敬三十岁的友谊模样:再见短暂社交,寻找长远的人际关系

2. 降低自我成长的动力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异,并不只有负面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个差异的存在,给了人们努力的方向。

但社交网络上那个“更好的自己”的存在,让一些人逃避了在现实中改善自我,并沉溺于从假象中。一个恶性循环:沉迷于虚假自我的快感——削弱提高真实自我的动力——对真实自我更加失望——渴望更多虚假自我带来的快感。

网络社交媒体上的虚假自我,的确是一个问题。但网络、社交甚至是虚假自我都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甚至虚假自我在某些时候,能够帮助我们更得体地应对不同场合。

真正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不让社交媒体上的虚假自我去控制、操纵我们的想法和行为。这需要我们保有自己的真实自我,对自己的理想目标都应该保留更多出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决策。

根据社交媒体上虚假自我的独特现象,Osborne(2016)给出了 5 条具体的意见来帮助我们在网络上赋予真实自我更多空间:

1. 知道你每一条 po 文背后的动机

当动机和优越感或者价值感的需求有关,说明这条 po 文可能已经背离了你记录生活、分享想法的初衷。

2. 直接把一些有趣的内容分享给群聊或者个人

你会在这些人真实的非单方交流中获得更多真实的想法,远比非黑即白的“点赞”的反馈有意义。

3. 关闭数字性的提示设置

尽量不要专注于被直观、可计量的反馈。

4. 屏蔽你认为格外虚假、表演型的社交媒体帐号

不要拿自己的真实人生和别人精心设计的内容作比较。

5. 发展更多的线下社交。

用心感受到真实可触的情感,他人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评判自己的。

做真实的自己是很难的。在众人的注视下(即便是想像中的注视)更难。在社交网络上,我们都可以享受它与真实世界有所分割带来的空间,但希望你能保有明辨自己的智慧和不为他人撼动的勇气。

你可以选择做一些策略性的事情,但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这样你才不会与自己的存在发生脱离,从而陷入空虚和自我厌恶的深渊。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