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eman 透过服装与穿搭把性别形象进行跨界互换,以独特方式在生活里诠释时装,他说这是一种他表达自我的艺术形式。

顶着一头漂发的 Koleman,粉发都褪得很淡很淡,打灯后几乎与皮肤融为一体,而那抹带透明感的淡粉红,可是他的最爱。他是一位多媒体创作人,像普遍 Generation Z 一样爱上载自拍到社交平台,但他拍的照片性感程度比我们高一点点,身体线条大方展露人前。他同时以玩票形式办自家时装品牌,店里货品种类也宽一点,卖衫裤之余还卖内裤。如何解释他的创作呢?他说一切都是表达自我的艺术形式。

男女装非二元对立

同时拥有阴柔、阳刚特徴与气质的,生物学叫“雌雄同体”,这样时装则被分类为“中性”,而偏好女装男着的,社会称之为“易服”。男装女装童装不拘的 Koleman,认为衣服是用作呈现自我,他的时装观是这样:“我不会这样看(用性别区分)衣服,一件衫就是一件衫,陈列出来我就有购买的权利。”将男、女装清楚划分,听起来好像很方便,走入店内不会行错区域。可是,行“错”真的是错吗?女装又必然是男性的禁区吗?“当然有些剪裁设计有性别之分,比如女装独有的胸褶等,但混穿又有何不可?”Koleman 把性别形象进行跨界互换,尽情以独特方式在生活诠释时装,从不在意别人的目光,这不是孤傲,而是出自同理心。

推荐阅读:《月光下的蓝色男孩》:别让任何人替你决定,你将成为什么人

他分享:“之前从朋友得悉,我在地铁被人偷拍,照片转载到某 Facebook 搞笑专页,接着许多网民留言说我骑呢,因为那天我戴着一个纱罩。我喜欢站在别人角度去想,如果我是被普世价値同化的一人,或许我同样地认为自己很骑呢!我不觉得他们在攻击我,看那些留言反而感觉有趣,哈哈!”别人未必看透这个骑呢面罩是寓意于象,他想说的是:看不见五官的脸孔是最迷人。

时装和性是息息相关。

Vivienne Westwood

时装里的性魅力

Koleman 认为西太后所甚极是。时装和性,何止是需求,说成欲望更为恰当。而时装与性之相互交织,已不再在于蔽体以压抑性欲,更大程度上衣服如今被赋予性别、权力的象征。像有人说穿西装的男人很性感,穿上后就算体型曲线全被遮盖,性感的风景还在,因为西装所散发的成熟、绅士和权威,也是性魅力的一种。相对而言,Koleman 的时装世界是更率真,来得直接得多。两年前创立自家品牌 Romme Store,网店里货品预览照全由他和好友亲自示范,拍摄无论取景、道具至调色均尽显心思,粉红花花透视上衣、粉红猫耳内裤等单品,毫不隐晦地表达性意味,而目标客群更是男性。他解释:“购买的有年轻客人,40 岁的中年人也有。谁说老了就不能穿得桃红柳绿?我相信我的设计,能聚集一群想法独特的人,虽然我都不清楚他们来自什么国家⋯⋯但他们大概是热爱时装而不在意性别、年龄、种族的人。”

曾经有人 inbox 向我道谢,说我的存在改变了他的人生。我都摸不着头绪⋯⋯可能某种大无畏的 vibe 感染到人吧?——Koleman

拥抱色彩的自主

“男是蓝,女爱粉”的性别色彩,是谁订定下来?追溯到很久以前,颜色并无性别之分,不少古画记录耶稣童年也穿粉色衣裳。至一战打后,时装商人才刻意推销“以颜色区分性别”的现代概念,父母都遵从这个不明文色彩守则,为孩子买服饰和玩具。来到新世代终于跳脱了有关色彩的性别框架,粉色系大行其道,相继被选为年度代表色。何止是粉红色?不分男女都能自由拥抱色盘上任何一种色彩。粉红从红色破茧而出,比红色少一份热情,却流露多点温柔,浪漫主义者 Koleman 尤其着迷。

推荐阅读:【性别观察】当广告创意踩到性别地雷,英国政府说:我不准

“我特别喜爱感觉不存在的淡色系,很 emo。”他强调自己不爱作夸张打扮,纵然外人看还是另类一点,究竟他对“浮夸”有怎样的理解?“假设你不悉 Chanel 是名牌,见到朋友孭着价値两个月人工的手袋,你觉得浮夸吗?街上路人穿萤光黄色运动衣是平常不过,换转成萤光黄色的连身长裙,你又觉得浮夸吗?”浮不浮夸,正跟社会向大众传递的价值观挂钩。不容许社会失衡,就以“颜色”、“风格”等标签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让男生耻于粉红,让风格独特的埋没自我,听起来很阴谋吧?或许某天“男粉女蓝”守则降临,女生穿粉红色才会遭人白眼。​

他活得浪漫而自在。说到性别形象,在自我塑造与满足社会期望之间,Koleman 坦言从未有动摇过,唯一苦恼过,就是如何把商业和艺术平衡至恰当的位置。本月他辞去正职工作,短暂离港,决定游走欧洲,寻找容得下更多小众题材的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