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咪从斜杠人生领悟到的道理,所谓勇敢是当你在恐惧时仍积极行动,努力前行,因为心有恐惧,生出坚强的动力。

不少次,我都被问到“妳怎么会这么勇敢?”,我总是有点惭愧地说:“其实我想我是特别胆小。”这绝非假谦虚,而是真正走过这些抉择后的体会。

其实我不是不害怕,反而是特别恐惧

的确,如果看着我一行行的人生经历:23 岁大学甫毕业就结婚,移居上海工作一年,27 岁挺着大肚子回台湾创婚顾公司,几年后又与朋友开始第二份事业,闪电离婚后又移居欧洲,在 39 岁生了第二个孩子,一边带孩子又开始了新的角色成了专栏作家,竟然还出了一本书,会觉得这个人还真“敢”啊!

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要决定改变一个人生的角色(例如当全职妈妈、换跑道、创业、离婚、退休等等),是十分需要勇气的事。跨那一步,心理的障碍总是比现实的困难还来得更大。

我过去也觉得自己超级勇敢。毕竟经过联考制度的洗礼,过五关斩六将,到了研究所时我觉得很多事情应该是难不倒我!我当时一边读书,一边负责教会的学生团契服事,顶着榜首考入台大研究所的光环,加上时常带领着学弟学妹,给予他们意见,让我觉得自己实在挺“行”的。直到“现实”真的打在自己身上,真实而残酷!


图片|来源

我过去成长的家庭虽非富裕,但爸爸是个自己开业的建筑师,妈妈也在香港商公司担任主管职,我们一向都过得不错。我想吃什么爸妈就买来,家里也总有进口的水果,厂商送的礼盒,和各种外国的亲戚带回来的新鲜货。我从小“琴棋书画”什么都学,现在想起来爸妈应该在我身上花了很多银两,但当时觉得这就是生活啊!还抱怨得很。

直到父亲突然在我大一时过世,我才赫然发现,“好日子”不是伸手就有的,而是爸妈焚膏继晷的付出,加上奶奶付出地操持家务,才能让我们有着物质与精神都富足的无忧生活。

于是乎,我开始跑家教赚钱。“台大”的名号很好用!我马上一整周就能接上三个学生,一个月算起来就能有两万多的收入,在当时简直就是大富婆!又搭上银行办“学生卡”的风潮,我是第一批“台大联名信用卡”的持有者,每个月虽然都是上万元的刷卡消费,但也都能过得去。那时,我开始不只对自己“念书”的能力有信心,更是觉得“赚钱”对我也不会是难事!但“一人饱全家饱”的我,真的是太天真了。

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我成为了母亲。不知道是贺尔蒙作祟,还是将母职看得神圣而伟大,我在一怀孕就决定从上海的工作立马辞职,要当个“全职妈妈”。

十四年前的社会与工作环境,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想要陪伴孩子,就只能够当全职妈妈。不像现在有着各种不同的工作型态,当时只能够在“陪孩子/发展事业”中间择一。从小我的父母亲都是全职工作者,虽然家里有奶奶,但我时常仍是自己拿着钥匙回家。

爸妈虽然会在餐桌上与我们聊聊学校的事,但我时常羡慕家有全职妈妈的同学(当时还不“流行”全职爸爸)。他们的妈妈会在家迎接他们,陪他们聊天。因为这种“童年幻梦”,我在“职业妇女”与“全职妈妈”中间,毫不犹豫就做出了选择。

然而一回到台湾,却发现过去从来没有思索过“现实”,只天真地着眼我想要完成的梦想,结局就是任性辞职后,我户头里完全没有钱,连台湾简单套房的房租都付不起。我母亲牺牲出租老家房子的收入,让我免费住进去,这种“觉得自己好无能”的感觉,以及担心不能给孩子像我儿时同样稳定成长环境的恐惧,让我决定开始找寻创业的机会。

没错!我不是因为“梦想自由”而跨出那一步,故事没有那么美好。当时的我做了很多尝试,从书籍编辑、翻译书的校稿、写一本养生果汁的书(天知道我根本自己都不喝果汁),什么都想试试看。

而在贵人的一句“妳很适合当婚顾”下,终于让我找到了第一个“施力点”。我当时对婚礼一点兴趣和专业也没有,就靠着一股“求生意志”,一种对“再不拼,孩子得要跟着我过苦日子”的恐惧,我创业了。

看起来勇敢的人,往往最常得面对自己的恐惧

而创业难免会有风雨,会经过这么多挫折还坚持下来,其实也是因为恐惧。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还是很穷,每回为摩托车加油,只加五十块(有时甚至二十块),为的就是看看能不能多一点中统一发票的机会,就算只是两百块也觉得很快乐。

买菜和生活花费,一个月不能超过五千,所以数学超烂的我,只能够硬着头皮学记帐。从小被疼惯了的我,竟然得要站在全联的架子前,计算一片尿布多少钱,买最便宜的给女儿穿。

我不敢停下来,我只能前进!因为有孩子等着我养,有家等着我支撑。

当时没什么人理解“婚礼顾问”在做什么,我也是“零经验”的婚礼人。等于在一个“没人知道我”的产业,做着“没人知道我为什么而存在”的工作。时常要面对饭店资深的订席人员对我的鄙视,说着“妳是哪里冒出来的?我会盯着妳喔!”这般的威胁,或者是新人的长辈对我的质疑和排斥(因为当时大多是新人想请婚顾,而长辈觉得浪费钱)。

从小习惯别人总是用“肯定”的眼神与赞美对我的“娇娇女”,突然变成随处都在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我常常手脚发抖,在厕所里咆哮,回到家偷偷哭泣。但每回我的“大小姐臭脾气”发作,或者觉得自己实在做不来,想要推掉 case 不干了的时候,内心害怕的声音又会响起。所以我只好收起情绪,擦干眼泪,努力把自己“装备好”,继续迎战。

推荐阅读:现代人都想修的一堂情绪课:珍妮佛、贝克汉谈如何面对恐惧与焦虑

渐渐我发现自己变得“勇敢”了。

我也了解到,勇敢的人不是不会怕,而是他们就算哭着、发抖着,仍然硬着头皮告诉自己“要前进”!

我更发现,自己最大的“勇气”来源,竟然来自于我的恐惧。因为内心坚强的动机:“我要给孩子好的生活!”,所以就算什么都不会不懂,我还是要积极地学、努力地做;因为没有“富爸爸”撑腰,就要自己扛下财务的压力;就算同业再怎么竞争中伤,我还是要微笑前行。就因为我害怕把自己的未来放在别人的手上,所以我更要勇敢扛下“自己承担”的重担。

想想看,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人,我们觉得他们“好勇敢”,然而他们要面对的“害怕”一定比坐在电视机前面看着纪录片的我们来得多几百倍。那些在战场上的士兵,看起来“好勇敢”,但他们每一刻决定从围墙后方冲出,迎向敌军时,那种恐惧,我相信是能把所有肾上腺素都激发出来的寒毛直竖。

他们都是外人看来非常有勇气的人,然而他们要面对的害怕,也同时间与他们的勇气成正比。

所以也可以说,当我们越感觉害怕,却仍旧行动,那也就是我们最勇敢的时刻!


图片|来源

自由的秘密是勇气

慢慢地从因为恐惧而迈出脚步,过了十几年后,“跨出舒适圈”竟然变成了我的习惯与生活定律。

我仍旧时常有恐惧,常担心自己做不到,但我也从过去的经验中知道,“待在原地”才是最恐怖的命运。

只要不断前进,就算怕得要死也前进,痛得要命也还是前进,到最后等着我们的,就是“自由”。

这“自由”不仅仅代表财务上的自由,时间上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自由”。我不再介意自己过去怎么样,现在拥有什么,因为只要我持续前行,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这种不被过去与现状捆绑住的自由心灵,是过去我没有跨出舒适圈之前,无法体会到的。

在多年的练习下,我已经习惯不要被恐惧瘫痪,而是被恐惧激励。现在我挺自在于“害怕”,甚至觉得“害怕是人生的常态”了,重点是接下来我们做些什么。

积极的行动,是消灭恐惧最好的方法

当面对到新的挑战、陌生的环境、别人的指责、环境的考验,都会让我们感觉到恐惧。但若当我们仍旧继续往前行,其实会发现“行动”就是消除恐惧最好的妙方!

当我决定要搬到德国时,在事业上要做很大的调整。我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事必躬亲,对事业的掌握度也没办法百分百。害不害怕?会不会担心自己做错了决定,之后全盘皆输?当然!我相信只要是用心投入过事业的人都懂,要十多年都高度投身工作的我,突然将自己的事业发展交托给远在台湾合作夥伴,这是比移居德国听不懂德语,还要令人慌张的事。

但决定既然已经做出了,就是前进。我尽力安排好了交接,将想得到的需要都列出来,一一处理完毕。虽然在一开始的确颠簸不断,甚至也面临到“前脚一离开,后脚就被踩”的痛苦过程,但终究拖着我自己担心害怕的身躯往前行,我与公司都还是走过来了,而且还因为我移居欧洲而有了更多有趣的发展。

我的女儿十一岁时,就全然从熟悉的环境拔起,搬迁到新的国家,进入新的学校生活,有很多台湾的亲友总会担心她无法适应或压力太大。临行前,一位关心她的长辈告诉她:“如果不能适应,就回来台湾吧!”,这是我们对于负面感受的一般做法:不舒服,就不要做了吧!

但我的人生教练,也是我的母亲与女儿的外婆,却是这样告诉她的:“妳不能想着回头!妳要告诉自己‘我可以的!’,然后一个个挑战去突破。妳一旦想着可以放弃,就不会那么努力了。”

她虽然同样有着担忧与关心,但她给予孙女的建议,是不屈服于不舒服的感觉,是就算感受不好,我们仍要前进。这就是为什么女儿从第一天就挑战满满,却从来没有想要放弃的原因。而甚至,我觉得这是她为何能够每日开怀的关键,因为她相信:害怕很正常,但决定怎么做更重要。

所以,当恐惧疾病上身,那就在生活中多照顾好自己,吃得健康、多多运动;担心自己停止成长,那就每天花一个小时阅读;怕没时间陪孩子会与他们疏远,那就来计画一下与他们的个别约会;害怕被世界淘汰,那就每周花一个时段精进新的技能;觉得想要创业却不知道该做什么,那就列出可能可以做的十件事,找有成功经验的前辈讨教一下。

推荐阅读:写一封信给最终去爱的自己:害怕但依然去做,就是勇敢

当一感觉“恐惧”,就“行动”!重复这样的方式下去,我们的能力只会越来越强大,而当“自我控制感”越高,也就会越来越勇敢,越来越自由。

不需要羡慕那些戏剧性十足的人生,因为“精彩”总与“辛苦”共存相生。

然而如果我们对目前的生活不够满意,期待能走出目前的小圈圈,那就要记得:你绝对会吓得屁滚尿流,然而你也会拥有超凡的经历与人生,还伴随着对自己的深度认识以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