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整合之父”荣格,带你认识内在原型,了解内在原型造成的情绪阴影。恋人原型:痴恋与执着,重复童年时未被满足的情感。

  • 光明面:高度投入的热情,全心全意为外在人事物奉献与付出。

  • 阴影面:痴恋与执着,重复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情感,朝向毁灭性行为。

所谓的“恋人”,大概是除了父母亲之外,第一个能引发我们强烈情感、令我们神魂颠倒的人了。在心理上,“恋人”原型象征我们对外在人事物的浪漫与热情,让人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奉献与付出,到家庭以外去寻找更精彩的生命价值。

“恋人”原型的阴影面,则意味着一种“执着”。当我们对人事物的热情达到失去自我掌控力的地步时,就变成一种“迷恋”、“痴恋”、“狂恋”,因为太过渴望,就变得不能没有。于是,我们年幼时未被满足的地方,也会随着这种“执着之恋”而被激发出来,比方说:重演童年时对于分离的害怕、想要逃离掌控性父母的心情、渴求缺席父母而不可得的怨恨⋯⋯。所以“恋人”原型时常趁我们觉察力薄弱时,和其他原型(特别是“父亲”和“母亲”原型)纠结在一起,变成掌控我们情绪的巨大阴影。

用荣格心理学的概念来看,“恋人”原型的发展是有层次的——荣格曾经用几位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人物,来象征男性与女性内在对于爱恋的不同形象层面的追求。若将这些层面整合来看,其中包括:追求身体线条的性爱形象、具有引导性的独立自主形象、启发心灵深度的神性形象,以及诱发灵感的创造力形象。所以,当“恋人”原型的热情投注到亲密关系上,我们对于伴侣就会有一种过于理想的完美想像,以为眼前这个人(伴侣)可以满足我们心灵不同层次的面向,却终究发现原来这只是一场幻想。

推荐阅读:认识内在原型|女皇:你的控制欲,来自你的不安全感


(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

幻想破灭后,才是热情能否持续的考验。比方说,一个母亲从事灵媒工作的男孩,在恋爱启蒙阶段,可能先倾向于追求能够一起探索心灵深度的恋人,等到进入婚姻之后,才开始探索性爱方面的形象;所以他娶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婆,却意外地发现老婆的女性特质竟是那么索然无味,转而迷恋起路上穿着紧身衣的性感女郎。又比如,另一位男孩的母亲性感而貌美,因此他恋爱启蒙时也以交往性感美女为职志,在情欲被满足后,他突然惊觉眼前的美女原来是胸大无脑,转而恋上那种聪明绝顶却面貌平凡的上班女郎⋯⋯

“热情”是一种内在能量,当里头缺乏意识的觉察时,就彷佛无脑的冲动而已。在持续的自我觉察下,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心灵上的发展与转变,用一种适当的方法往自己还未拥有的层面去追求。这也是一种透过亲密关系朝向“整合”的心灵力量,就像在玩拼图一般,我们的人生也会不自觉地重复捡拾的动作,在关系的刺激当中,把那些心灵的缺块找回来,直到自己心灵回复丰盛的感觉为止。“恋人”原型,就象征我们心灵朝向的热情所在。

只是,当亲密关系发生时,我们常常以“我”和“他”的角度在看待之:因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你和我”是“适合”或“不适合”在一起的。然而,回到“恋人”原型的概念,原始本质谈的却是一种“热情的投入”,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一起尝试去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再回到前面提到的,有个灵媒妈妈的男人的故事里。如果这个男人能够觉察,并且善用“恋人”原型的功能,他便可能先去学习和他身边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婆,一起尝试探索性爱层面的快乐,而不是热情一来,就盲目地寻找路上的性感女郎谈恋爱。倘若如此,我们会说这个男人落入了难以驾驭内在热情的“恋人”原型的阴影面,所以他无法等到结束一份热情之后,再开启内在新的热情。当我们的内在热情毫无分寸与界限可言,现实环境中的关系也可能因此变得混乱。我们空有热情,却难以驾驭它,就反过头来被这股热力所吞噬。

推荐阅读:海苔熊导读《情绪阴影》:我是谁、我此时像谁、我如何平衡

所以说,“恋人”原型的存在不是为了让我们面对不同人事物时感到心猿意马,而是学习在同一段关系、同一位伴侣、同一份工作、同一种处境上,去寻找不同层面的心灵需求的整合。“恋人”原型不是只为了美好而存在,而是将在热情投入中所知觉到的痛苦,纳进内在,形成面对未来的韧力。“恋人”原型也具有一种“超越过去”的意义,在一次次投注热情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不同于上一次经验的更成熟的表现。

【面对“恋人”的原型阴影,可以怎么做?】

数一数,你过去曾经“热情落空”、空欢喜的经验,并将它们记录下来。

想一想,这每一次的经验中,你是如何度过的?

请为你每一次度过的方式,以一到十加以评分。检视一下,随着时间进展,你是进步或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