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总在爱里受伤?透过心理学解析三种依恋型态,或许你需要的不是新的亲密关系,而是认识自己。

公号 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泛心理学。

在对于爱情的研究中,依恋理论影响深远。心理学家将人们分为不同的依恋类型,认为它们是从我们婴儿时和父母的相处中发展出来的,并由此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我们公号在过去推出依恋类型测试时,有很多小伙伴做过后都来问,为什么我测出来是两种类型的交叉?这是因为,新近的研究倾向于认为依恋类型不是绝对的分类,而是每个人都在坐标轴中的某个位置。你可能是非常典型的某一类依恋,也可能是两种类型的交叉。另外一种大概率的可能是你的自我认知还不稳定,自我形像还不清晰,还需要更多自我探索。


图片|来源

依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儿童的依恋类型

上世纪 60 年代,英国心理学家 John Bowlby 发现,哺乳动物的幼崽自身没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获得父母关注的幼崽则比较有机会获得照顾,最终存活下来,所以,幼崽会通过哭泣、尖叫、纠缠等方式,来拒绝和父母的分离——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婴儿对其主要照料者(一般为父母)的依赖会以不同的模式表现出来。“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是进化造成的人类的天性。

1978 年,他的学生 Mary Ainsworth 继而根据当婴儿需要父母时,父母对婴儿的行为和回应程度,提出了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 (Ainsworth, 1978)。

如果当婴儿需要照顾时,父母总是在婴儿身边的、有回应的、给孩子注意力的,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这种婴儿会比较不拘谨、爱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发展出“安全型”(Secure)依恋。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照顾时有时无,行为无法预测,婴儿就会开始用各种行为试图找回自己的父母。由于不确定照料者什么时候会回应,婴儿会表现出紧张和过分依赖,发展成“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依恋。

如果当婴儿需要的时候,父母总是不出现,态度是冷漠和拒绝的,婴儿就会认为他人是无法信赖的,从而对他人充满怀疑,甚至陷入抑郁和绝望,发展成“回避型”(Avoidant)依恋。

Mary Ainsworth 认为,这三种依恋类型形成后,婴儿在之后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对新环境的反应上都会体现出差异。当孩子面对新环境时,安全型的儿童会向父母寻求支持,但很快就会安静下来,勇于探索新环境;焦虑-矛盾型的儿童则会不敢面对,转而对父母大哭大闹;回避型的儿童即便是在害怕的情况下,也会和父母保持距离,不向父母寻求帮助和安慰(Ainsworth, 1978)。

2. 成人的依恋类型

后来研究者发现,依恋类型也同样适用于成人。1987 年,Hazan 和 Shaver 发现,成人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也会表现出类似的反应方式,并且和童年时受到的父母对待方式和依恋模式一脉相承。比如,都会因为另一方在身边,并及时回应自己而感到安全;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很紧密,都有身体上的接触;当无法“联系”到对方时,都会觉得不安全;都会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新发现;都会喜欢对方的长相,相互迷恋,为对方专注;都会有一些“baby talk”:用孩子的方式对话(Hazer, 1987)。

1990 年,Bartholomew 从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出发,提出了成人的四种依恋类型 ——他根据回避的原因,将回避型分为两种:一种人既期待亲密,又害怕被拒绝和欺骗,因此不愿意与他人亲近,称为“恐惧型”(fearful);另一种人完全不愿意与他人亲密和相互依赖,称为“疏离型” (dismissing)。除此之外,他还将“焦虑-矛盾型”改名为“痴迷型”(preoccupied)(Bartholomew, 1998)。

这四种依恋类型的,是由两个维度区分出来的:“回避亲密”与“焦虑被弃”。“回避亲密”程度高的人,在与人亲密时会感到不舒服,程度低的人则会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轻松;“焦虑被弃”程度高的人,会害怕他人离开自己、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注意力,程度低的人则不会担心(Bartholomew, 1998)。

推荐阅读:《喜欢你》读依恋关系:一个人拥抱孤独,两个人自在陪伴

从上图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四种类型是如何根据两个维度分类的:

低焦虑、低回避的人是安全型,他们容易与人亲密,并安心地依赖和被依赖,不担心会被抛弃;

高焦虑、低回避的人是痴迷型,他们渴望与人亲密,但总是发现、怀疑和恐惧另一半并不想达到同样的亲密;

低焦虑、高回避的人是疏离-回避型,他们感到与人亲密是不舒服的,难以信任和依赖他人;

高焦虑、高回避的人是恐惧-回避型,他们期待亲密但又恐惧亲密,因此还是拒绝与他人亲近。

如我们在文章一开始所说,研究者如今更倾向于认为,每个人的依恋类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在这个坐标轴上的某一个点。有的人在某个维度上的位置居中,所以他们会被认为是两种类型的交叉;有的人在两个维度上都居中,那么他们被认为不属于任何一种依恋类型。同时,这个位置也是可以浮动的,随着自身经历的变化,我们自身的回避和忧虑水平都会发生变化。(Bartholomew, 1998)

不过,大多数人仍然会处在四种区间中的一种里,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不同依恋类型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

总的来说,安全型的人是在亲密关系中满意度最高的,他们能够舒服地待在一段亲密关系里;而不安全型则不然。我们以回避型和安全型,回避型与痴迷型的比较,可以比较好地理解这四种类型各自的表现。

回避型(包括恐惧、疏离型)与安全型的比较:

Sharon Dekel 的研究认为,安全型和回避型的人都需要亲密。尽管回避型的人会表现出不希望得到亲密,但那只是他们需求的形式和目标不同。她比对了回避型与安全型在亲密关系中的不同诉求和表现:

1.安全型和回避型对亲密的理解不同。在描述自己对亲密的需求时,安全型的人会强调这几个方面:分享(sharing,即希望和另一半分享生活、经历和观点见解),理想化(idealization,即对另一半有很高的评价和理想化的看法),依靠与独立并存(dependence & independence),激情(passion),愉悦(fun),关心(caring)。他们在亲密中会希望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 (Dekel,2012)。

而回避型的人,则会强调掌控(holding,即希望能够对另一半有所掌控),自我验证(self-validation,即从对方身上获得对自身的确认),平静(calmness,不希望与对方发生任何争执和冲突),轻松(easiness,即希望另一半是令人轻松的,不对自己提出要求的)。不同于安全型,他们在亲密中主要寻求的是个人的满足和期待(Dekel, 2012)。

2.安全型和回避型都有对距离的需求。但安全型的人既强调独立,又不反对彼此依靠。而回避型则过分强调双方之间清晰的边界,反对依靠。

3. 安全型的人寻求的关系是“两个成年人”的模式,他们的交往是成熟的,双方平等地分享需求,没有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既彼此依恋,又向外探索。

回避型的人在寻求的,则更多地是一种“婴儿-母亲”的关系,他们在关系中,会努力去满足一些自己幼年时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其中,疏离型的人更喜欢陷入一种“假性亲密”的关系,而恐惧型的人则容易进入戏剧化的、大起大落的关系中 (Dekel, 2012)。(复习一下,回避型是儿童依恋类型的名称,疏离型和恐惧型是成人依恋类型的名称,它们两种都是由回避型发展而来,彼此有相似也有不同。)

4. “回避型的人并不是在抵抗亲密,他们对依赖的反抗是一种防御机制。” Sharon Dekel 说,他们的独立是一种“伪独立”:只是表现出冷漠和不在意,以此来抵抗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压力感。在 Bowlby 的实验中,回避型的孩子在父母离开时,并不会表现出不高兴或者有压力。然而,对这些婴儿的心率及与压力相关的荷尔蒙水平测试却显示出,这些孩子并不是真的感受不到压力,而是一种防御机制隐藏了他们的压力感。(Bowlby, 1969)

Fraley 等人对“回避感”高的成人做了实验,让他们假设双亲过世,并就此进行讨论。对这些人的皮肤测试显示,他们和其他人一样会感到焦虑和压力。而当研究者让这些人压抑自己的这种压力感时,疏离型的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减少自己的心理压力反应,不把注意力放在与依恋相关的想法上;而恐惧型的人则无法做到这一点(Fraley, 1997)。


图片|来源

痴迷型与回避型的比较:

1. 痴迷型与回避型同为不安全依恋,他们也拥有一些共同点,比如都有一些没有实现的希望,自我意识上的焦虑,存在自尊问题等。(Waller, 1994)

2.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痴迷型的人总是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饥渴”,以及对依赖和承诺的强烈需要。他们总是死死地抓住自己的伴侣,希望对方能够拯救他们,或者使他们完整。他们拥有过多的对亲密的渴求,会用很多行为试图让对方开心、获取对方的爱。Robert S. Weisskirch 针对 459 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痴迷型的人更爱发色情短信,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也是由于他们在约会中的不安全感决定的,发色情短信是他们努力吸引他人注意、保持他人兴趣的方式(Weisskirch, 2016)。但是,痴迷型对安全感的渴求和不重视边界的行为,却总是把自己的伴侣推开(Waller, 1994)。

3.同为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的人则总是贬低爱情,喜欢游戏式的亲密关系,但正因为如此,痴迷型的人很容易被回避型的人所吸引。因为,在和回避型的人交往的过程中,那种若即若离,时常让自己焦虑不安的感觉是生动而熟悉的,即便这会使他们感到更不适和焦虑。他们也很容易陷入“依赖共生”(codependency)的关系之中。

在亚洲地区,不安全型依恋比安全型更多

在 Hazan 和 Shaver 的研究中,安全型的人占人群的 55%,回避型(包括恐惧型和疏离型)占 29%,痴迷型的人占 16%。因此,以往的研究一直都认为,安全型的人占人群的一半以上(Hazer, 1987)。

推荐阅读:三种影响爱情的依恋型态!用心理学找回感情安全感

但 2008 年,新的研究发现,在美国的数据中安全型的人超过 50%,但在其他国家并非如此。David P. Schmitt 针对 56 个国家的样本数据(来自 the International Sexuality Description Project,不包含中国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欧洲、美国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地区,安全型依恋的人数都不到 50%(Schmitt, 2008)。

依恋类型受哪些因素影响,是稳定不变的吗?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与天性(基因、气质等)相比,照料者的对待是婴儿依恋类型形成的关键因素,而这种影响会一直延续至成年。Russell A. Isabella 通过对婴儿出生 1 个月、3 个月和 9 个月时母亲表现的记录,及婴儿成年之后的依恋类型比对,发现母亲对新生儿的行为几乎可以用来预测成年后的依恋类型:那些母亲表现出更敏感的回应、更少的拒绝的孩子,会更多地发展为安全型;反之,婴儿则会更多地发展为不安全型。(Isabella, 1993)

荷兰学者 Dymph Van den Boom 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即便婴儿的天生气质偏向焦虑、敏感、易怒,母亲仍然可以通过高回应度、高可及性的养育过程对其造成影响。如果母亲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就在婴儿需要的时候对其表现出更多的注意与回应,那么从第二年开始,婴儿就会表现出自信心提高,安全感增加。并且这种效应在长期仍然发挥作用,他们今后在与同伴玩耍时也会表现出更多积极的互动。(Boom, 1995)。

但同时,依恋类型也被发现会受到成年后的经历(主要是亲密关系经历)的影响。2001年,Ann P. Ruvolo 等人对 301 对伴侣的恋爱过程进行了跟踪。在他们第一次被评估依恋类型、冲突回避水平之后的 5 个月,他们被要求报告关系的现状并重新评估依恋类型。结果发现,经历了关系的破裂、分手后,男性和女性都会更偏向不安全型;复合则会使他们更偏向安全型。(Ruvolo, 2001)

这也意味着,成年人的依恋类型是可以改变的。

依恋类型如何改变?

安全型的人更容易健康、生活得更幸福、更可能获得稳定的亲密关系,几乎已经是共识。那么,如果做完我们的测试,发现你是不安全型中的一种或两种,怎样才能改变成安全型?以下几种途径可能会有所帮助:

1. 设法理解你的过去,给你过去的经历赋予意义。理解过去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建立起对自己过往经历的连贯叙述,这会帮助你理解,为什么你的童年经历在今天依然发生着影响。这个过程可以在谘询师的帮助下完成,也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进行梳理。只有当你找到自己的羞耻感、低自尊、不安全感的根源时,你才有可能修复它们。

2. 找一个安全型的伴侣,和他建立起长期的恋爱关系。一个能够读懂你的需要、用成熟的方式对待你的人,也能够帮助你读懂自己和改变自己。(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也可以找一个长期的谘询师。)对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来说,安全型的人也许会在一开始接触时让你觉得“很无聊”,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有所改变,那么第一步也许就是忍受这种无聊感,给对方和自己更多接触的时间和机会。

推荐阅读:没有人天生有安全感,一辈子的“安全感”练习

3. 痴迷型的人需要学会对自己更负责,而回避型的人需要学会对伴侣更负责。这就能够带来更健康、更独立的关系,而不是一方过于依赖,或者看似独立的虚假的自给自足感。

4. 了解自己和伴侣的依恋类型,然后坦诚地与对方沟通一些自己的内心戏,向对方解释自己的行为、情绪背后的想法。无论何种依恋类型的人,都要理解,爱的语言从来都不是通用的。每个个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言”,同一个行为,由不同的人做出来,代表的意义可能截然不同。

每个人都不能强行用自己的语言去解读对方,并要求对方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爱意。比如说,对有的人来说,是否立刻回信息和爱的程度有关,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两件事的确无关。而同时每个人也要愿意去体会和理解对方的语言,愿意学着至少在一些时候用对方的语言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