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 为台湾而教,请来世代青年谈这一代人,所谓勇敢,并非毫无恐惧,而是懂得驾驭自我恐惧。

文字|柏霖

何雪菁:我想让孩子知道,当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老师会陪在他的身边。

甫大学毕业的何雪菁,以榜首的姿态录取台大语言所,却在入学前看到 Teach For Taiwan 的招募讯息,经过漫长的挣扎与考虑,毅然决定放弃研究所的攻读,前往偏乡教书。求学过程一直拥有丰厚资源的她,曾经立志要将自己的幸运分享他人,而偏乡教育,便是何雪菁决定回馈社会的方式。

这位从未离家生活的台北女孩,在聆听内心的呼召时,毅然决然放弃相对平顺的道路,为教育的理念出发。她是如何提起勇气踏出脚步的呢?这中间又经历多少曲折?而两年过去,她是不是没有后悔当初勇敢作出的决定呢?

我拿幸运作什么?

何雪菁,台北出生成长的女孩,气质优雅,思考的时候会安静下来,不断转动灵活的双眼,将思绪整理清楚再告诉大家。看起来谦逊有教养的雪菁,其实是个非常会读书的小孩,高中学测满级分录取台大外文系,毕业之后又以榜首的姿态录取台大语言所,自身的努力当然不能少,但是她很清楚,学习的过程中其实比别人幸运地多一些资源,才能拥有如此顺遂的人生。

“我常常想,这样子的资源和幸运,难道只能停留在我身上吗?”就读大学期间,雪菁时常这样反思,希望有天能够善用自己所学,回馈滋养她的社会。而与教育的结缘,则是她利用大学的暑假,前往南投山区担任营队的工作人员,“直到面对那些小朋友时,我才清楚地看见,原来这里的孩子和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教育环境,差距如此巨大。”虽然营队只有极短暂的时间,却已经在雪菁心中种下教育的种子。

推荐阅读:【独家】刘安婷成大毕业致词全文:“找个值得耕耘的地方,种下你的幸运”

因此当何雪菁接触到 Teach For Taiwan(以下简称 TFT)的时候,她立刻被 TFT 的理念所吸引,开始思考这也许是她能够奉献所学的地方。TFT 致力改善台湾的教育不平等,希望每一个孩子无论出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这与雪菁在大学参加营队时所感受到的境况不谋而合,因此,她彷佛听到自己的内心有个声音,告诉她这就是自己能够付出幸运的地方。

只是要作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当时何雪菁大学毕业,已经申请上台大的研究所,而且还是当年的榜首,父母和师长都对她非常期待。当她把偏乡教育的选项告诉父母时,换来的却是父母的反对。从小在呵护之中长大的雪菁,从来没有自己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不仅要放弃已经考取的学校,还要离开家中去偏乡当小学老师,爱女心切的爸爸妈妈实在放心不下。

没有获得家人的支持,雪菁只能独自面对未知的恐惧。但是当她接触 TFT 的团队时,她看见一群年轻人勇敢地面对现况,试图找出方法去解决教育的问题,并且尽力给予每一个老师最大的支持。TFT 透过教师培训、导师制度、资源合作等,一面解决偏乡孩童的问题,一面帮助老师在面对教育现场时不会孤单害怕。就是这样的团队,让雪菁愿意踏出舒适圈,勇敢为自己冒一次险。

最后何雪菁只问自己两个问题:这是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是不是现在必须做的事情?在经过漫长的挣扎与准备,她确信这就是自己想要付出生命的地方。于是,从未离家的台北女孩终于下定决心,带着她的幸运投入偏乡教育,出发前往台南后壁担任小学老师。

从恐惧之中生出勇敢

两年过去,何雪菁完成在 Teach For Taiwan 的阶段性任务,即将带着这两年的经验,继续为台湾教育的环境努力。今年的毕业季沙龙活动,TFT 邀请到当初全力支持雪菁的台大外文系教授王珊珊,一起来谈谈我们这一代的“勇敢”。

推荐阅读: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在恐惧下仍能往前!大女子 Lara & Esther 专访

“在我还没有相信我自己的时候,老师已经选择相信我了。”雪菁回想当初旁徨的自己,不知道是不是做出正确的决定而找老师讨论的时候,老师只是表达全力的支持,让她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安。珊珊老师则开玩笑地说:“其实我当时超级震惊,因为我是雪菁研究所的推荐人,这样子我的信用不是被打折扣了吗?”

不过珊珊老师选择相信自己的学生。她透过几次谈话瞭解雪菁的信念,二话不说,转而全力支持雪菁。投身教育多年的王珊珊,亲眼看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几年下来她发现,惟有诚实面对内心的呼召,人们才会生出勇气,走得更加坚定、更加遥远。

她引用马克吐温的话:“勇敢是抵抗恐惧、驾驭恐惧,而非没有恐惧。”她知道当时的雪菁正在面对抉择的恐惧,却坚定相信眼前的女孩拥有克服恐惧的力量。她耐心地陪伴雪菁,在确认这是她想做的事情以后,剩下的便是全心的信任。珊珊老师相信,如果那是雪菁内心的呼召,那么信念便会使她生出勇气,克服万难走下去。

果然,在珊珊老师的支持下,雪菁终于克服自己的害怕,勇敢决定投身偏乡教育。

老师会陪着你,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

从生命经验学到勇敢的雪菁老师,让她在教育现场遭受挫折时,更有耐挫力去克服困境。

她深刻记得班上有位孩子,某天因为同学的嘲笑而情绪失控,她看着孩子几乎做出自残的动作,尽管心中害怕不已,却也马上冷静处理,不让事态变得严重。此后她更费心陪伴这位学生,每当这位“大眼仔”心情不好时就会来找雪菁老师,他们利用午休时间在办公室一起画画,而透过绘画的方式,大眼仔也渐渐学会面对自己的情绪,用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

除了情绪管理之外,大眼仔的数学也不太好,于是雪菁老师花更多时间陪伴大眼仔练习数学。“我没有逼迫他学习,而是让他知道老师会陪着他,一个一个将问题解决。”最后因为课程的安排,雪菁老师不能再拨出时间陪大眼仔算数,孩子还主动跑过来说:“为什么不能和老师一起算数学了呢?”雪菁老师问他:“你不是不喜欢数学吗?”孩子却睁着大大的眼睛说:“我不喜欢数学,可是我喜欢和老师一起算数学。”

“对我来说,和孩子每一天的相处,就像一起盖一座城堡。”雪菁老师从自己的生命学会勇敢与坚持,而她也立志用身教告诉孩子,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永远可以有一个选择叫作“不要放弃”。她像是想起学生真诚善良的大眼睛,笑着说:“这是孩子的成长,也是我的成长。”

教育中的“陪伴”无可取代

谈到教育,王珊珊和何雪菁两位老师同时提及“陪伴”的重要性。珊珊老师说,她曾经认为未来的科技会取代老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可是这些年过去,她陪着许多学生走过生命的困境,甚至在走廊看见学生的脸便立刻知道状况,能够即时伸手关怀学生。于是她渐渐瞭解到,老师的角色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原来陪伴的功能更是机械永远无法取代的。

推荐阅读:“薪水少也值得的一条路”谢谢愿意在台湾当幼教老师的你们

雪菁则在经历两年的教学经验后,眼神坚定地说:“我想让孩子知道,当在他面对困难的时候,我可以陪在他的身边。”正如当年珊珊老师陪伴雪菁走过人生抉择的恐惧,如今雪菁老师也陪着“大眼仔”走过学习和情绪管理的恐惧;而正是人和人的羁绊,使得“勇敢”似乎不再那么困难。

何雪菁,当年那个为未来困惑不安的台北女孩,因为老师与团队的信任,而变得更加勇敢。如今,她也愿意伸出自己的双手,让学生知道自己在面对恐惧的时候,永远会有老师的一双大手在背后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