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鸥小姐写在韩国偶像离开后,细看无法达到完美的偶像型人格,请勿用“内向”来指责别人的忧郁!

最近有一位南韩人气团体的歌手在自家烧炭自杀,原因是长期的工作压力造成重度忧郁,虽然去看了心理医生,但因为据传看诊时因为问诊上出现了“性格内向”的用语,而造成了反效果。

性格内向是造成忧郁症的主因吗?

我想,对于一个长年在舞台上唱跳的人来讲,他的外在形象必然要外放活泼,热力四射;但对于内心的检视,却必然而然的会出现疑问,我这么做真的是出自我的本性吗?我的工作可以让我做一辈子吗?甚至担心自身的偶象光环会在某天突然消失,而自始至终,都会为了别人眼中的“认可”而生存下去,也因此这样高压的恶性循环造成了身心俱疲。


图|作者提供

最残忍的事,莫过于逼孩子外向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见这两种不同性格的人: 内向 v.s. 外向

很多人形容外向的人,像闪闪发光的太阳。不论走到那,身边总是不缺朋友、人群。他们总是口若悬河,反应灵敏机智,也常常成为众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而内向的人,因为过于安静,从小就不太容易惹人注意,总是独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论是玩积木、阅读、甚至连坐着也都不吭一声,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只有一到两个知心朋友,极少参加多人的聚会和活动。而父母们对于这样的人格特质,总是忧虑多于欢喜,嘴上总是叨念着“要外向一点”、“要多和别人在一起”,这样出社会才不会受到排挤、比较容易得到提拔机会⋯⋯等等。

推荐阅读:【小郁乱入专栏】轻郁、重郁、产后忧郁!六张图文带你认识忧郁症

更惨一点的,是将孩子推向外向的悬崖,让他们知道只要让自己看起来受欢迎,就可以慢慢将“内向”的负面标签连根拔除。

表现的活泼,见人就打招呼,马上获得赞美与鼓励。见人就躲,不开口的行为,是不礼貌与欠缺教养。

孩子明白,唯有表现出开朗的一面,他才能得到和外向者相似的认可,所以他开始用尽一切办法去迎合大多数人的喜好,但因为天生比较慢熟,所以唯有站上舞台,才可以避免一对一的对话与沟通。

这种人知道“表演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粉墨登场,切换声道,为了那短暂而灿烂的掌声与欢呼。

你问他们这样子幸福吗?

他们会认为,透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与身边的人幸福才是自己的幸福。

这样子当然辛苦,但能够破除“内向”的魔咒,让自己拥有名声,有经济能力,他们也只能暂时这样自我催眠了。

内向的人专注力强,情感更丰富

畅销书《安静,就是力量:内向者如何发挥积极的力量!》作者 Susan Cain 的 TED 演讲《内向力》(The Power of Introverts),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内向的负面认识。这种负面认识很普遍,各行各业都有,连隔着萤幕不打照面的远程教育都不能幸免。

“社会对内向及外向型人格总是以不同的框架来定位其才能价值。”

好比说,刻板印象中总认为跑外务的业务员、销售人员必需舌灿莲花、容易和人打成一片;而内向型的人只适合坐内勤或研究员,性格上也比较拘谨。

市面上也多有不同的课程,多是启发孩子对外发展的组织训练,让他们可以快速融入团体,积极的表达自我。

但对心理学来说,孩子们并不会因为上了这类型的课程而扭转了本性。哈佛大学神经科教授们就曾做过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 2 岁时表现出腼腆内向的孩子,即使在他们长大到 18 岁,他们的性格还是内向的。

推荐阅读:焦虑、竞争、压力:台湾当代的集体忧郁


图片|来源

“重点不是改变性格,而是将性格中的不同面相适时的引导出最适合自己的样貌。”性格内向不是缺少社交能力,也不是自卑或自闭,更不会阻碍孩子成为一个友爱、善良、优秀的人。

内向型的人格倾向于专注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透过与自己的独处与自省来了解自身对环境的定位。他们不是讨厌社交,而是不愿过度社交来消耗自身的能量。比起外向者,反而更能掌握与倾听他人的互动与心情,进而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

家里有个内向的孩子,并不是一件坏事,完全没有必要嘲笑、指责孩子在社交上的“无能”。父母更需要的是全心的接纳。知道自己倾向于内向型人格,也更应积极的善用自己的优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上好好发挥。

忧郁症去污名化:为何科技世代的我们反而更渴望与人连结?

不论是脸书,instagram,twitter,微信等各式各样的社群装置,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早已改变了各式各样的商业模式与人际互动。

申请了好多个帐号,只为了切换不同社群中的身份;想要约人,只需滑滑手机看行事历中的附近社团有没有活动;工作时和客户沟通,也用邮件或通讯软体的往返。也许你一整天下来,和不少人都有联系,但实际在真实生活中见面的,确总是熟悉的几人;你的记事本上活动排满满,但能够与你深入交谈的,却一个也没有;你每天关心自己经营的粉丝专业有没有人按赞或留言,但检查过专页后总觉得要维持粉丝心中的形象真累。

推荐阅读:你并不孤单!Janet 致忧郁症的告白:身而为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麻省理工学院科技社会研究教授 Sherry Turkle 在着作《虚拟化身:网路世代的身份认同》(Life on the Screen)与《在一起孤独:科技拉近了彼此距离,却让我们害怕亲密交流?》(Alone Together)正是她眼中科技与人们关系变化的警世语。


图|作者提供

“热中扮演虚拟身份”与“现实与虚拟的落差”让这些需要靠萤幕外成千上万粉丝支持的公众人物、网红们常常会有不知工作外的人生价值是什么的假设性思考。

科技时代人们运用网路来达到变换身份的目的,但矛盾的是,变换身份的人却更渴望真实人际的连结与情感支援。

在真实世界里不擅言词的宅男,在网路世界摇身一变,成为幽默风趣的型男;不擅打扮的女孩,也可透过修图软体来达到美貌与自信的外在形象。

这些早已习惯在科技时代下连络沟通的世代,在诸多虚拟人际中也有诸多困扰,如被“已读不回”、或“被封锁”等,因为欠缺真实互动,反而更容易产生不安等情绪波动; 其他的包括若发表的图片及文字遭受匿名攻击,更有可能陷入低潮、忧郁等负面情绪。

要面对这样的新型态社交及团体圈,必需先体认忧郁症的征兆,并不避讳的去面对情绪黑洞。假设真的不幸的让忧郁的回圈锁住了,请先停止责备自己及他人,破除对“内向”、“玻璃心”、“不够坚强”等负面标签,暂时远离是非圈,找回内心平静的力量吧!